地产企业上市融资,是为了发展,还是为了圈钱?这个问题,业界与经济学家的看法,一直存在争议。而万科因为其龙头地位,在这场纠葛中,立于“风口浪尖”。
2007年,房地产上市公司增发了1000多亿,万科此间已定向增发100亿。万科“圈钱”流言更甚。导致一向低调的董事长王石,也不得不出来回应。
10月29日,北京,万科更改标识的新闻发布会,因为此种流言,戏剧化地成为了一堂“地产知识”普及课。
王石:“圈钱”有三个特征
这是一个概念模糊的年代。
面对质疑,王石不得不先解释:关于企业正常融资与“圈钱”的区别。
“所谓的‘圈钱’,应该有三个特征。第一,它过度融资;第二,钱没用在企业的主营业务上;第三,它没带来合理的回报,侵害了股东尤其中小股东的权益。”王石如是陈述。其背后的含义是:无论行业内对比还是跨行业对比,万科融资的规模都低于公司的经营规模。不能称为“圈钱”。
王石的理由是:从融资规模来看,今年一到九月,房地产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总共融资304亿,其中万科大概占33%。而在这些有融资的公司中,万科的总资产、净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别占41%、45%和52%,这是行业内的对比。而从跨行业的对比,今年一到九月,除银行业之外,A股市场增发的前十名,总共融资是951亿,其中万科占11%,但是万科的总资产、净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别占24%、26%和18%。“也就是说,无论行业内对比还是跨行业对比,万科融资的规模都低于公司的经营规模。”
“其次是资金投向。万科是个非常专业化的公司,只有住宅开发一个业务,募集资金100%投到了指定的项目上去。”
在回报方面,王石表示,“最近三年是万科融资相对比较多的三年,同时也是净资产收益率比较高的三年,一直保持在14%以上。从2003年到2006年,万科的每股收益增加了5倍多。所以,股东的收益不是被摊薄了,而是大大增厚了。可见,万科的募集资金得到了高效率的使用,实实在在地为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创造了收益。”
在此观点下,王石总结得十分清晰:第一,万科的融资规模和经营规模是匹配的,甚至偏低。第二,万科的募集资金全部用到了主营业务上、全部用到了指定项目上。第三,万科的融资为广大中小股东创造了分享行业成长的机会。所以不能把这样的融资行为称为“圈钱”。
冯仑:万科不慎成了“章子怡”
为何万科的正常融资行为,被看成“圈钱”?冯仑(万通董事长)很幽默:“万科不慎成了‘章子怡’”。
冯仑说,万科的发展超出了同行的预期,更让媒体慌了。万科已成地产界最大的明星,就像章子怡出事全国人民都关注一样,万科是不慎变成了章子怡而引起了人们短暂的不安。
“现如今,有‘小事成为大话题,而大问题却变成小话题’的风气,万科融资100亿,只是A股市场增发的前十名的11%,纯属小事。对于万科未来的发展媒体更要有心理准备。”冯仑如是解读。
回应:“我们不搞寡头垄断”
有人担心,资金和土地的过度集中会促生行业寡头垄断。尽管万科不是中国最大的地主,但有人认为,若寡头时代来袭,万科难逃其咎。
对此,王石有发言权:“行业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确实存在。但如果现在就担心‘寡头垄断’,那可能太早了一点,甚至是担心反了。”
寡头垄断难在中国出现
王石认为,寡头垄断一般来说至少应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少数企业占据行业绝大多数份额,比如说,前三名占50%以上。另外,别人不能随意进入此行业,少数企业就有操纵价格的能力。这两个特征缺一不可。一个行业如果没有进入壁垒,即使集中度很高,也不是寡头垄断。
“中国房地产业现在是什么情况呢?”王石说,首先,它的集中度很低,不仅不太集中,恰好是过于分散。对比一下2006年中国和美国的数据:2006年中国第一名是万科,占有率仅1.25%,而美国第一名是4.9%。
其次,房地产行业谁都可以进来。近几年,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也开始做房地产,这样的自由准入行业,是不容易出现寡头垄断的。
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是趋势
王石很理解许多人对寡头垄断时代的担心,但他认为,“并不是行业的集中度越低越好。像我们现在这种过于分散的状态,有很多问题。”
王石说的问题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在过于分散的状态下,购房者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一个行业有几万家公司,不可能都做品牌。房子是要住一辈子的,售后服务是需要开发商来负责的。只有那些走品牌路线的公司,才能真正负得起这个责任。”他认为,上市公司的透明度比较高,比较规范。房地产公司上市后,负债率一般都明显下降,因此,资金向上市公司集中,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此外,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票大家都可以买,是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在此行业里面赚钱的机会。”
王石解释道,万科现在有70多万股东,这还不包括通过基金间接持有万科股票的中小投资者。万科主要是在帮中小投资者赚钱。“还有,万科最近几年来获取的土地,一半以上是盘活存量土地。周转率现在比行业平均水平差不多高一倍,也就是说,把土地变成房子的速度,比平均水平要快得多。”
所以,“行业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这是一个事实,也是未来的趋势。”王石称。
为何富豪榜里多是地产商
不管什么富豪榜,里面最多的行业,都是房地产,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对此,王石认为,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九个月,万科的房屋均价比去年提高27%,但毛利率只上升了1.7个百分点。一是因为装修房比例上升,成本提高;第二是因每平方米房子里面包含的税金增幅超过150%。
房地产并非暴利行业
从上市公司的行业对比来看,房地产业的平均利润率确实比较高,2006年是11.4%,而制造业只有4%。但是,两个行业的资本回报是差不多的,净资产收益率房地产是10%多,制造业是9%多。为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周转比较慢。“所以,至少从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房地产行业并不是暴利行业。”王石说,在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中,万科的毛利率、净利率都比较低。
但是,既然房地产不是暴利行业,那为何很多富豪都是做房地产的?
王石认为,去年以来,很多公司上市了,财富得以放大,加上中国股市的形势非常好,估值也比较高。
“我们看一下中国A股公司的行业对比,对比一下它们的销售收入、净利润和市值,就会发现,房地产行业和资源采掘、金融、通信等行业根本没法比。如果考虑目前还没有上市的一些大型国企,房地产行业的企业规模就更不用提了。”
为何房地产多产富翁
那么,为什么房地产行业生产富豪呢?“看一下名单就会发现,规模排名前三的基本都是国有控股的。”王石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房地产行业是中国所有能够上规模的行业里面,唯一一个从一开始起就对民营经济完全开放的行业。且此行业是最近20多年才诞生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完全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再仔细看,富豪榜比较密集的行业,一开始是IT,尔后是零售业,然后是房地产业,它们的共性是什么?就是从开始起就对民营企业完全开放。”王石说,可以来设想,如果金融业、资源业、烟草业、通信业一开始就对私企开放,那么,中国的首富一定会出现在这些行业,而非房地产业。
“中国首富现在的财富水平,比不上美国首富是正常,但也比不上墨西哥和印度。现在全世界市值前十位的上市公司,一半已经是中国企业,如果所有行业一开始都对私营经济开放,以中国股市目前的估值水平,可能世界首富已经是中国人了,但是这个首富一定不会出现在房地产业。”
·盐田片区发展研究报告 07/11/01
·碧桂园豫、鄂三线城市囤地调查 07/11/01
·地产巨头竞赛债券融资 07/11/01
·中国十大烂尾楼传奇 07/11/01
·杭州地王 众安地产本月香港上市 07/11/0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