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所有的挑战都是一种机遇。我们常说每次宏观调控就是一道门槛,你的能力强过去了就是“门”,你能力弱没有过去就成了“槛”。
观点网:首先请你讲述你如何看待光大地产在华南的发展历程?
陈洪志:我现在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公司在做一些调整,现在不方便随便讲关于公司的事情。
观点网:在一个高度敏感的市场气氛里,开发商本身考虑的东西应该是什么?
陈洪志:个人认为现在是一个买卖双方博弈敏感的,很关键的时期,我们看到这个十一出现了一些情况,比如广告力度加大了,营销又开始加码了。营销手段又开始重现江湖了,过去的一些折扣啊,优惠啊,礼包啊都重新出现了。现在说价升量跌实际上是买卖双方博弈的一种体现吧,这个时候对消费者、开发商和政府都是一个非常关注的时段,也决定了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一个走势。
回到开发商的角度来说,在以前的时代,什么楼都卖得出去,什么房子都在涨价,职业经理人睡觉都能发达,老板不管内行外行都能挣钱,这种房地产发展的进程我觉得更多是市场的因素,是供需关系不平衡导致的。并不能体现房地产行业进步了,也不体现开发商的开发水平进步了,当然也不体现政府的管理水平在进步,更不体现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在进步。所以说这只是特殊市场状况的特殊现象造成的。事实上,我认为对开发商而言,有危机感会更好一点吧。
我比较喜欢两个企业说的话,一个是海尔,海尔在什么时候都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哪怕是他在企业最好的时候,最辉煌的时候。而在深圳的任正非写了一本书《华为的冬天》,实际上他写的时候是在华为高速发展的时候,他写这本书本身就是说企业有一种危机感。这种惊觉和危机意识是每个开发商应该学习的。
在过去提这个事情大家可能会觉得危言耸听,但是在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加大对产品的研发,加大对消费者的关注,加大企业良好的管理,开发模式的研讨,大家就不会觉得是杞人忧天的事情了,而应该觉得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所以我说过去华南地产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控制和产品精细化,这是华南楼市的立足之本,走到今天还应该在这些方面加码。
以前说全国地产看华南,华南地产看广州和深圳,但最近几年我们看到来广东的人应该说是越来越少吧?从广东出去的人应该说是越来越多了。比如说我们去成都、西安等西南和西北的城市参观学习。我们自己和自己比起来可能还是有进步,但这种进步可能不大。虽然说我们的钱挣得可能比过去多了,但产品和售后服务的进步不是很大。现在这种情况可能对行业来说是好事吧,督促大家更加往细走。
我觉得所有的挑战都是一种机遇。我们常说每次宏观调控就是一道门槛,你的能力强过去了就是"门",你能力弱没有过去就成了"槛"。
观点网:刚才你有提到要"居安思危",是否说明你其实对中国的房地产是很担忧的?是否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没有经历过像香港过去的几次大的跌宕,而这种周期你认为什么时候会在国内发生?
陈洪志:我觉得中国跟香港也好,或是中国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香港比也好,甚至把中国的情况和美国比也好。我始终觉得在很多层面上都没有很大的可比性。因为中国现在处于一个经济腾飞的阶段,在这个经济一片大好的前提下,出现一些价格销售的波动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像香港这样的有很大波峰波谷,或是突发性崩盘的事情,是不太可能的。
第一,我们国家的经济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第二,人民收入水平在增加;第三呢,现在政局稳定,人民对未来的预期是乐观的。所以我觉得市场在中国未来的走势基本都是上升的,但在其中有波动也很正常。基于这几点,我认为中国很难像香港金融风暴那样出现大的崩盘。
而且中国的地域很广阔,如果说在一二线城市我们已经改善了居住环境,已经开始享受了物质文明。但实际上,在三线城市或四线城市并没有开始享受这些。人想要改善生活的愿望,想要享受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愿望并不会因为调控而出现改变。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了,那里的人有钱了,收入提高了,对未来看好了,也尝到了改善居住的甜头了,那么他一定会想办法改变居住的环境的。中国地域太大,我们只看到一线城市房价太高,二三线城市房价刚刚开始涨,而四五线城市房价还没动过呢。
所以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总体我觉得是向好的发展,但是目前宏观调控带来的压力我认为不是因为房价上涨,而是因为房价上涨得过快,且没有产品进步相匹配。就像产品只进步了10%,而房价上升了30%,那么上涨的速度太快。人家半年甚至一年走完的路,我们只用了一个月就走完了。
观点网:那么中国现在的这种经济快速腾飞,是否会使得很多人对中国经济过渡乐观从而造成投资过热,最终是否会使得房价上升比正常速度快很多?
陈洪志:我觉得这种现象会慢慢改善的。
我们以前所有的东西都只有一个渠道。投资呢,就只有股市和楼房两个方式,在楼市投资呢又只有房改房这一个,这样呢房价的升高就影响了所有的人。既影响了吃白菜的,也影响了吃鱼翅的;既影响了百万富翁,又影响了市井小民。那么在以后呢,多渠道的住房体系形成了,低收入的有廉租房,中低收入的有经济适用房,广州还有限价房,只有中高收入是通过商品房去体现的。
按照合富辉煌的统计,以后广州100套房里面,可能只有40%是中高档的商品房。那就是说以后大家可以各取所需了,吃白菜的吃白菜,吃肉的吃肉,吃鱼翅的吃鱼翅。这样对市井小民的影响就降低了,对社会的破坏力也降低了。
这种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以后,我觉得会弱化这种破坏力和影响力的。
但是在目前要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我认为还是比较虚,而且这也不是房地产这个行业能承受和解决的。
·“城市·观点论坛深圳行”的前沿观察 07/10/31
·开发商牢狱之灾调查 任志强曾含冤入狱 07/10/31
·招商广州项目本月动工 拟明年8月上市 07/10/31
·2007深圳东部人居发展战略论坛即将召开 07/10/31
·蓝域宏图 2007深圳东部人居发展战略论坛 07/10/3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