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早。立春赶在年前就来候场了,可春雪、春雨轮番探访似乎要把整座城市活生生拽回冬季去。可恨心里那一丝丝踏青、探春的念头却兀自发芽、抓狂:找寻踏青地。
无论是周庄,还是乌镇,现在的古镇,游人常如过江之鲫,其热闹劲早已赛过了旧时喧哗的商埠。古镇宁静不复,颇令众多欲觅静、探春的游人心有不甘。
春时已到,拗不过心中的渴望,踏青游记半径仍锁定江浙,只是将一些生僻、陌生的村名、镇号“扶正”。相比周庄、乌镇这些个日日笙歌的热闹地,殊不知,时下向往那些寂寥村镇的游人更多,盼望着能在一座座“空城”里,真正体验踏青、探春呢!
既然是古村、小镇,我们此番探寻之处都有些“藏在深闺”的羞怯。去这些古村、小镇并不容易,没有直达交通,或需辗转而至,可别就此却步,正因为躲过了过度的开发、免去了便捷的交通,才给这些古村、小镇留存多了一份古意浓郁的意境呢!
无论是文中提到的浙江千柱屋、龙门还是江苏的千灯、震泽、黎里,探春的路上都颇费周折:不是需要火车转汽车、就是长途车倒小巴,常常是颠簸路经一个小站头,有时根本是无站可停,一不小心这就到了。
既然将这些个古村、小镇作为今春特别的踏青推荐之地,我们自然也为各位驴友们备好了周到的出游锦囊,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环———“探春指南”则是搜肠刮肚的心血。
“偷得浮生半日闲”,放宽了心吧!天晴了,你只管打点行囊启程喽!
上海踏青:庙桥间品味四朝文化
庙桥间品味四朝文化
说到上海的古镇,手指头掰来掰去似乎就这么几个:不是青浦的朱家角,就是金山的枫泾,至多再加上嘉定的南翔。不过就在你的眼皮底下,其实还有几座经常被人们遗忘的古镇,例如同在青浦的金泽以及它附近的商榻就各有特色。
金泽,“江南第一桥乡”
金泽是一个以桥闻名的古镇,向有“江南第一桥乡”之称,桥多水多是它的特色。在下塘街一带有一段相距350米的河道,河道上并列的五座古桥,竟然跨越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所以有“四朝古桥一线牵”的说法。
万安桥(宋桥):又名万安亭桥,建于宋代景定(1260-1264)年间,弧形单孔石拱,坡度平缓,拱跨大,曾有“水天一碧”的奇景。
普济桥(宋桥):由紫石砌成,俗称紫石桥,建于公元1267年,桥顶圈板石上镌有“咸淳三年”四个字,为上海最古老的拱形石桥。
迎祥桥(元桥):金泽镇南端,6柱5孔,桥面由砖块砌成,桥身极薄,如长虹卧江,金泽古八景之一的“迎祥夜月”即指此。
放生桥(明桥):明代崇祯年间重修,因桥头有总管庙,又名总管桥。桥型古朴典雅,拱杆坚固,为市镇至东岳庙的通道。
如意桥(清桥):弧形单孔石桥,清光绪年间重建,为金泽现存古桥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
桥桥有庙,庙庙有桥
金泽古镇,桥多水多庙也多,历史上有“桥桥有庙,庙庙有桥”的说法,据说一直到民国时期,镇上还有一观、二寺、三阁、四庵、十三庙等建筑。经过历史的变迁,许多与桥相连的庙早已不在,但从桥名和桥的侧壁上所刻的对联,还可以看出很浓的佛教意味。现在的许多桥旁还能寻到一些寺庵的痕迹,如塔汇桥旁有玄通庵,林老桥旁有关帝庙,放生桥旁有总管庙,如意桥旁有祖师庙,天王阁桥旁有天王庙,而最著名的则是普济桥头的颐浩禅寺。
颐浩禅寺为南宋宰相吕颐浩所建,元朝时达到鼎盛,曾有“江南之冠”的说法。元代书画家赵孟兆页、文学家唐顺之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颐浩禅寺内一块著名的“不断云石”上就留有赵孟兆页的手迹。
据说周庄和朱家角的繁盛都与她们的邻居商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古镇,到底有过多少商人进出,今日已难以细考,但有一点却是令人称奇的,便是这些与周庄或者朱家角有过贸易往来的商人在选择下榻之地时竟然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商榻,商榻的镇名由“双塔”改为“商榻”据说就和这一奇特现象相关。
当年的商榻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留住那些脚步匆匆的商人?我充满了好奇。而更令我感到惊奇和诧异的是,今日的商榻在周庄、锦溪、朱家角等旅游古镇的包围下,守着一份旁人难以企及的历史和辉煌,却依然气定神闲。
其实,商榻的饮食、风俗和周庄、锦溪、朱家角都极为相似,兼容并蓄的个性或许就是商榻当年吸引四方商旅之士的一大奇招吧。
·开平碉楼延续久远的故事 07/08/08
·约克—寻根者的胜地 07/08/08
·华侨城35亿打造首个生态旅游项目 07/08/08
·究竟是谁动了丽江古城? 07/08/08
·阿比特:倾情演绎简约之美 07/08/0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