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群里一派宁静的乡村氛围
广东开平的碉楼,记载着一个个华侨家庭或家族的兴衰,至今还维系着源于当地而延伸到世界各地的乡情和传统。当年,碉楼的主人不管世外的战争与纷争,回到这里,亲手打造了一片世外桃源。在这里,宁静与闲适是主旋律。
赤坎镇的清晨,79岁的关润林老人像往常一样,喝过早茶,然后准时到小镇西边的关氏图书馆里编族谱,他的亲戚中有三十多人在美国和加拿大。在侨乡开平,像关老先生家这样的家庭比比皆是。据说,目前开平有65万人口,在海外的乡亲则有75万之众。每一个家庭后面都有一个故事,而这故事的涉及面又是世界范围的。不过,在开平,承载这些故事的,大多是碉楼。
“晚亭夜寂自有琴棋助雅兴,幽宝秋深还待书画伴遐思”。这是开平碉楼中众多楼联中的一副。在开平的城镇乡村,散落着几千座欧式风格的碉楼、别墅和庐。它们全都是人去楼空,楼的主人行走在世界各地,这楼是他们对乡土最深切的怀念。
云幻楼
建筑时间:1921年
性质:居楼
拥有者:马来西亚华侨方文娴
成片开阔的绿色稻田、弯弯曲曲的小河、密实挺拔的竹林、盛开的各色鲜花、充满浓郁欧式风格的成片碉楼群,这样美妙的田园风光不是虚构出来的,开平塘口镇的自力村就是这样的地方。
云幻楼楼主方文娴是一位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为在老家安家落户并躲避匪患,在村里建起了一座碉楼。
云幻楼高五层、外部造型和装饰带有明显的西式特征———檐角、浮雕、环行的回廊、高大的石柱、圆拱的小门,完完全全的西洋风格。穿过绿树掩映的小小庭院,上两三级石阶,推开那并不宽敞的厚重暗色的木头大门,进到里面一看,楼内还完整地保存着方文娴及其妻儿们使用过的生活用具,一派传统的中国南方农村家居的生活景象。与整幢楼的西洋风格完全不一样。
一层是方文娴在家乡的妻子黄氏的卧室和客厅,发黄老旧的照片上是一位清瘦朴素的女人。二、三层分别由两个儿子居住,四层也是居住层,据说是要留给以后的儿子使用的。而五层就是供奉祖先神牌的地方了,那也可以说是整幢楼最隆重的地方。走出五层就是一个带柱廊的平台,四角各有一个突出的“燕子窝”,这是最能够体现碉楼防卫功能的设计,向外向下的射击孔就开在燕子窝的墙上。
不过,云幻楼最让人难忘的地方就是它上面的楼联。虽然是一名商人,但方文娴也有着满腔的政治抱负。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只能将自己对民国政府治理无能的愤懑和无奈表现在楼联之中。在云幻楼五层柱廊正中的门匾上书写着的“?谈风月”四个大字,看了真是令人感慨。旁边那长长的门联是他亲自题写的:云龙风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莫酬只赢得湖海生涯空山岁月,云影昙花身世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比阳春烟景大块文章。
读着这副楼联,我仿佛看到了一张无力回天的失望的脸。他躲进小楼,站在长长的回廊上默默地守望夕阳。
南楼
建筑时间:1913年
性质:更楼
拥有者:司徒氏家族
开平碉楼除了有全村或多户人家集资建造的众人楼和单家建造的居楼外,还有一种就是矗立在村外要道边、河流旁、山岗上、田野间发挥预警功能的更楼。
更楼一般是几个村庄为了联防而集资修建的,它的地理位置好,可以提前发现匪情向村里预报,使村民有充足的时间由民居进入碉楼躲避。更楼里的联防队员都是来自参与建楼的各村青壮年男性,他们的武器和探照灯、报警器等装备也是由华侨从国外购买的。
赤坎镇潭江旁司徒氏家族的南楼就是这样的一座更楼。从民国初年建成以来,它多次发挥了防匪预警的作用。
南楼南面潭江,北靠公路,是扼守潭江和陆路交通的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南楼楼高7层,19.6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门、窗均为铁制,楼体四周开设有枪眼,第六层是一个平台,架设有探照灯、轻机枪。
1945年夏,原来驻扎海南岛的数万日寇沿潭江向广州方向撤退。要顺利通过潭江,必须占领南楼。7月16日深夜,日寇开始偷袭南楼。当时,楼内有7名自卫队员,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18岁,队长司徒煦是东南亚的归侨。
几天下来,坚固的南楼仍岿然不动。恼羞成怒的日寇在第八天向南楼发射了毒气弹,致使七名队员中毒昏厥,落入敌手,在遭受惨绝人寰的酷刑折磨后罹难。
今天,司徒氏家族将南楼交给了市政府管理,七壮士的事迹在开平侨乡流传千古。
逊志轩
建筑时间:清朝光绪年间
性质:居楼
拥有者:旅美华侨周成敏
开平碉楼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主人出国,进城以及功能设施的落后,有相当部分已是人去楼空,不再使用。但是,碉楼并没有完全从侨乡民众的生活中消褪。它仍然维系着海外乡亲的牵挂和思念,是侨乡人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塘口镇岐兴村的“逊志轩”是一座具有一百一十多年历史的碉楼,楼的主人周齐佑(67岁)老人现在与碉楼仍然是难分难舍。
老人身体很好,也很健谈。老人的曾祖父叫周成敏,十几岁就去美国做工。经过很长时间,在村里建了这座碉楼。周齐佑自幼与曾祖母生活在一起,曾祖父专门请人在家教曾祖母识字,“务时书室”就是为她建的。
在老人看来,碉楼里的房间虽然小一些,也不像住在洋楼里方便,但是他们在碉楼里住了几十年,它早已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对它非常熟悉,很喜欢那里的环境,还是愿意住在那里。
每天,周老先生和老伴都喜欢在自家果园里锄锄草挖挖地,打理打理果树,种点菜,或者与村里的老人在村口的树下聊聊天,日子过得非常开心。老人说,要是让他们住到集市的洋楼里去,会感到很不舒服的,还是碉楼好。周齐佑老人对碉楼那份质朴的情感,让人感动。他的眷恋与坚持,在这个喧嚣的年代,更显得可贵。
链接———
交通
开平市的水陆交通便利,距离广州有1个半小时的车程。三埠港每天有2艘豪华客轮往返香港,4小时可达目的地。位于广州火车站旁边的广东省汽车站每天都有开往开平的班车,从早晨6时30分到晚上19时30分,每隔35分钟一班。市区公交车10站以内1元。出租车的起价为2公里5元。经过各景点的班车频密,义祠至马冈班车经过迎龙楼、加拿大村、立圆、方氏灯楼、自力村碉楼群,义祠至金鸡班车经过迎龙楼、加拿大村、赤坎古镇、马降龙碉楼群、适庐、雁平楼、锦江里瑞石楼。
·莫让“申遗”变“损遗” 07/08/03
·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 07/08/03
·丽江束河:惠民遗产 中国模式 07/08/03
·江门地产全透视 07/08/03
·广东开平碉楼2007将代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07/08/0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