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那有享誉“江南第一镇”横店和横店影视城,更有那以“民间故宫”而驰誉海内外的明清住宅建筑群——卢宅,作为建筑业媒体的摄影记者,我更是情有独钟,一有机会就把镜头对准那些精妙绝伦的建筑及其构件。日前,沐浴着暖暖的春风,我走进了卢宅。
东阳的朋友对我说,“北有故宫,南有卢宅。”起先我实在不敢苛同,怎么能将卢宅与集中国古代建筑精华之大成的北京故宫相提并论呢?莫不是爱家乡的感情至深使然吧。
疑问暂且放在心中,当置身于姜太公后裔的聚居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时,我一下子就被那浑厚淳朴而又凝重丰盈的民族文化所震憾、所陶醉了。随着镜头的不停的移动,我对卢宅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内心的感动也越来越强烈。
卢宅是江南保留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其中肃雍堂轴线是现存国内民居建筑保存最完整、纵深最长的一条建筑轴线,前后有九进院落,以封建礼制“前堂后寝”为格局,纵深320米,由十余组按南北轴线布置的宅院所组成。主轴线沿照壁穿过三座石牌坊转折至肃雍堂、乐寿堂而止于世雍堂。是由雅溪卢氏十四世孙卢溶建于1456-1462年。
住宅周围有河流环绕,通过跨河的九座桥梁而沟通宅内外联系。宅前大道西通东阳城东门。从门前众多牌坊可知,这是一处世代为官的家庭聚居地。肃雍堂是全宅的主厅,其布局和曲阜衍圣公府相似,前有门屋两重,堂前两侧设东、西厢。肃雍堂平面作工字形,以穿堂将前后二堂联结成一体。其中前厅原是歇山屋顶,后虽改为两厦悬山顶,但室内木构架仍保留歇山转角做法,斗拱式样也很华丽。按明制规定,品官住宅不准用歇山顶,因此肃雍堂前厅的屋顶改形是否系宅主为逃避“逾制”之罪而采取的补救措施?这种现象在明代住宅中甚为罕见。
走进肃雍堂,往南看,开门见山,三座山峰刚好映入捷报门的门框中,这三座山峰形似笔架,俗称笔架山,与捷报门后檐枋的“笔锭如意”雕刻相映,笔架山被视作雅溪卢氏家族的文脉,卢氏家族历来都非常重视保护笔架山的景观,严禁有所遮挡。
在卢宅,看到最多的是木雕。卢宅的厅堂宅第广泛采用东阳木雕装饰,无论是建筑构件如斗、拱、梁、枋、檩、牛腿、雀替、门、窗还是室内的家具,均巧构细镂。东阳木雕题材广泛,寓意丰富。如渔樵耕读、福禄寿喜等,反映情趣盎然的民俗民风。花卉动物题材常取吉祥花草动物,表达卢氏先民的各种美好愿望。石雕、砖雕、彩绘、泥塑等装饰工艺在卢宅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与木雕相辉映的是卢宅灯彩,大者高可寻丈,上与大厅梁栋相齐,下与地面相接;小者仅为尺余,取材用料,极为广泛。据东阳市卢宅文物管理所的人介绍,肃雍堂大堂灯,最负盛名,已被列入1999年吉尼斯“最大的堂灯”的纪录。该堂灯呈六角形,高4.05米,直径2.10米,重127.5公斤,用40万颗玻璃彩珠穿就。整架堂灯华丽典雅,色彩斑斓,与《红楼梦》荣国府中的“联三聚一玻璃彩穗灯”如出一辙,而肃雍堂大堂灯更胜一筹,比其还大二挂,足见肃雍堂大堂灯之壮观。
在这深阔繁复的宅院里,走在那曲回幽静的檐廊下,听了那么多关于卢宅建筑、文化、历史的讲述,我仿佛感受到了卢宅先民的那种“承姜子牙道述之精华,受孔孟儒学之熏陶”的民族文化。同时也领悟到:紫禁城中轴线与卢宅肃雍堂纵轴线为什么是儒家礼制、伦理观念在宫廷建筑、民居建筑的极致表现,而两者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序列的异曲同工之妙,更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卢宅,集儒家礼乐文化之大成,汇传统工艺于一体,真不愧“民间故宫”之称号,“中国民居建筑瑰宝”之盛誉。
[相关链接]浙江东阳卢宅
位于浙江省东阳市东郊卢宅村。卢氏自宋代定居于此,世代聚族而居,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卢睿成进士起,到清代中叶科第不绝,陆续兴建了许多座规模宏大的宅第,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群,也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群三面环水,南对笔架山。雅溪环绕,一条卵石小街贯穿东西。全宅平面布局以肃雍堂为主轴线。左右与之平行的有世德堂、大夫第、世进七第、五台堂、柱史第、五云堂、冰玉堂等组建筑群。还有卢氏祠堂、善庆堂、嘉会堂、宪臣堂、树德堂、□叙堂等建筑。肃雍堂轴线上的建筑有照壁、曲尺形甬道(甬道上原有风纪世家等3座石坊,现已无存)、捷报门、国光门、肃雍堂、后堂、乐寿堂、门楼、世雍堂、中堂、后堂等。肃雍堂是卢氏大族的公共厅堂,建造于明景泰七年(1456)至天顺六年(1465)(见图),面阔三间,带左右挟屋,进深十檩勾连搭。前檐斗□明间用平身科四攒,次间用三攒,后尾斡杆挑住金檩。梁间不用瓜柱,用坐斗及重□,梁头伸出柱外雕刻成各种图形。脊檩下用云牌,也雕刻花纹。不论斗、□、梁、枋、檩,凡可雕刻和彩绘的地方,都刻上了花纹和线脚或绘上各种图案,极尽东阳木雕和彩绘的技能。
1985年开始国家陆续拨款对肃雍堂轴线上的建筑进行修缮,并建立了卢宅文物保管所。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