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家乐福一直被认为是深谙亚洲人情文化,善于通融和变通的。目前看起来的情势也颇为支持这一点——在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社会里,家乐福都拿到了第一。沃尔玛则一直被认为古板而顽固的,迟迟以所谓“美国文化思维”阻止了自己的亚洲之路。
事实真是这样么?沃尔玛其实并非顽固之徒。1996年在深圳洪湖开业的沃尔玛中国第一店,起初是和美国本土的沃尔玛一样,不提供生鲜,仅有冷藏冷冻食品。但沃尔玛迅速发现了生鲜之于亚洲人的重要性,很快他们的一楼就有了让外国人瞠目结舌的活鱼池——而1984年就进入中国大陆的百佳超市,几乎到了2000年后才开始分批转型提供生鲜。
现在,站在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的节点上,沃尔玛的中国高官们更显踌躇,势头也显得比其他公司更稳重且快速。“世界500强第一名”的名头威力四射,与地方政府的招商渴求相交,让这个公司的“天天低价”进入到了包括获取土地的重重环节。
有一个说法,是沃尔玛这样的企业在东部大城市寸土寸金的地方,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而在内陆中小城市,政府官员几乎是夹道欢迎——因为来年的工作报告中可以出现一个“世界500强第一名”,在如今居然出现安检局局长没完成400万招商任务便被免职的官员考评体系下,无疑是个巨大的政绩。
四川宜宾,在沃尔玛相关人员调研仅仅90天内,当地政府就完成了所有的手续,签下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成交确认书,拆迁时有国土和公安部门联合发文护航,其用心用力要是换做其他企业估计得受宠若惊感激涕流。更极端的例子是,湖南益阳为引进沃尔玛,竟然在新的市政府办公楼没有建成的情况下,自拆了老市政府办公室原用地,在公安局的办公楼借了一个地方办公。讽刺的是,在市政府拆了一年多公务员们流落办公后,这个沃尔玛购物广场仍然没有见到开工迹象。
为追求投资最小化,沃尔玛在中国基本上放弃了购地自建,在大部分的项目中选择租赁的方式。而沃尔玛的租赁合作对象,就在这场土地争夺战中获取相当的价差利益。深国投、万达和嘉德、莱蒙等房地产企业,以“捆绑沃尔玛”的名义,在地方政府定向打造的“500强”招标条款中,易如反掌的实现了二三线城市的圈地运动。
在东部城市中,大卖场的租金大多在50-100元/平方米/月之间,而沃尔玛往往能达到15-20元/平方米/月的超低价。内地的价格就更为低廉,太原的和信MALL甚至给沃尔玛10年免租、40年租期,以及0.5元/平方米/天的条件,市政府并返还其3年的营业税。
如此优惠之下,发展商却仍然有钱可赚,和信MALL的其余部分,售价2.4万元/平方米。深国投商用置业也因此成为优质资产,被金融投资者们所青睐。
问题来了,在这么容易获得丰厚收益的时候,为什么沃尔玛不弄个关联地产公司来赚钱呢?尤其是中国几家被认为是冲刺世界500强干将的电器和IT企业,在此时纷纷成立地产公司以图遮掩本业的失利。
·上海高境淞南亟待爆发的潜藏势力 07/07/27
·小家电企业遇寒冬 07/07/27
·沃尔玛新推客户在线评估系统 07/07/27
·家乐福广百合作僵局未破 坐拥广州仍是梦 07/07/27
·沃尔玛布局中国 07/07/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