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建筑·城市 >> 正文
    美国有个“总统山”
    https://www.guandian.cn综合2007-07-26 08:55:01来源: [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关闭

      全美闻名的拉什莫尔山耸立在南达科他州巴登兰以西不远的地方,山上雕刻着美国四位著名总统的巨大头像。从左至右,这四位总统是:开国元勋华盛顿、《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佛逊、奠定20世纪美国之基础的西奥多.罗斯福和解放黑奴的领导者林肯。

      这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巨作系出自美国艺术家夏兹昂"波格隆之手。1923年美国历史学家多恩"罗宾逊首先萌发出在群山上雕刻巨像的念头,但他只设想在山头上雕刻一些西部武打好汉供入参观。1924年秋,他邀请波格隆前来观看地形。波格隆一眼望见由花岗石形成的拉什莫尔山居于群山之上,沐浴在阳光之中,便认定这是他实现自己的夙愿、雕凿美四位著名总统头像最理想的地方。1927年8月10日,柯立芝总统宣布将拉什莫尔山辟为国家纪念场,雕塑工程也与此同时正式破土动工。工程伊始,资金全靠私人捐助,联邦政府到后来才给予财政支持。由于经费短缺和气候恶劣。工程经常被迫中断,所以工期长达十四个春秋,而实际施工只有六年半。工程动功之时,波格隆已年逾六句,从此他把亲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这件艺术杰作上,仅艺术造型,就反复设计达九次之多。1941年波格隆与世长辞,没能亲睹工程计划完成。他的儿子林肯继承父业,于1941年底勉强完工。

      这四尊巨人头像与山峰浑然一体,十分壮观,游人来此无不肃然起敬。石像的面部高达18米,仅鼻子长就有6米。华盛顿像是一座胸像,肩部与胸部巧妙地依山形雕出。其余三人都是头像,西奥多.罗斯福和林肯的像只雕刻了面部。因此四人的肖像十分突出,他们的表情都严肃而庄重。那紧闭着的嘴唇、凝视着远方的眼睛,维妙维肖,颇为传神。同时四人又各具特色,显示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可谓栩栩如生,音容宛在。

      为了表示对四位总统的崇敬之情,拉什莫尔山禁止游人攀登。在山脚下设有观瞻中心,上午阳光洒满山峰是瞻仰巨像的最好时机,每年6-9月,这里还备有照明设备,即使在夜间也能真切地欣赏这一艺术杰作。

      《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石雕头像,由美国著名画家和雕塑家格桑"博格勒姆( 1867 --1941)在1927年至1941年间创作并初步完成,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西南部布莱克山区,高600英尺的拉什莫尔山山峰上。

      1923年,南达科他州的历史学家多恩"鲁宾逊提议在拉什莫尔山的花岗岩上雕刻美国开国元勋的雕像,作为弘扬美国精神的永恒象征,并以此来吸引游客游览美丽的布莱克山区。1924年,鲁宾逊的想法引起了作为雕塑家的格桑"博格勒姆的注意。他决定以巨大的总统像雕刻来创建一个“民主圣地”。博格勒姆本打算要雕凿到他们的腰部,但由于资金、自然条件等原因和他的过早去世,这一工程并未能最后完成。

      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包括了美国历史上四位功勋卓著的总统的头像,他们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头像的雕刻采用了高浮雕写实的手法,突嵌在高大的山峰上。每尊头像的高度约为18米,总面积约为20平方米,其中鼻子长度约7米,嘴的宽度为2.6米,眼睛宽1.5米。他们目光前视,仪表庄严,代表着美国业绩的四大象征:创建国家、政治哲学、捍卫独立和扩张与保守。

      博格勒姆在接受工程后,首先制作了一幅1:10的设计图,通过后按图塑造出等于真实大小的十二分之一的每个头像的石膏模型,然后用水平棒作垂直测量定出基准点并放大标定在山岩的相对位置上。工人们以此点为起始,在一只用手摇绞车来控制的吊箱上进行“划线”和“雕刻”。“雕刻”中采用了基点定向爆破,并用钻机和炸药在预定的位置上作逐段碎石处理。到雕像基本完成,共炸下碎石45万多吨。

      1927年8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库利奇主持了作品的开工仪式。期间由于资金不足、天气恶劣和岩层厚度等自然条件发生变化等原因,工程曾经几次中断,实际的开工时间集中起来约六年半左右。1930年,华盛顿头像揭幕;1936年,杰弗逊头像揭幕;1937年,林肯头像揭幕;1939年,罗斯福头像揭幕。

    相关文章

    ·美国有个“总统山” 07/07/26

    ·我听过你的歌,我的大哥哥 07/07/26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