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处于培育期缺乏全民消费环境
出于对家电信贷消费的一致看好,北京苏宁将银行、家电销售商、家电制造商及业内专家请到了一起,共同探讨家电信贷消费趋势。
●一个故事的演化
在天堂门口,一位中国老太太和一位美国老太太相遇了。上帝让她们各自说出自己一生最高兴的事情。中国老太太高兴地说,“我攒了一辈子的钱,终于住了一天新房子,我这一辈子活得也不冤啊。”“我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在我去世之前终于把买房的贷款还清了。”美国老太太也高兴地说。这个故事在很多年前通常被营销行业解释或理解为中美两国消费者在消费意识上的差异。
时至今日,“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已经没有什么质的差异。从1995年开始,随着贷款买房、贷款购车等信贷产品的相继推出和普及,人们对信贷消费的认可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短短10年的时间,贷款买房、贷款购车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了85%和40%,这足以证明信贷消费的强大生命力。但与房、车的信贷消费相比,家电的信贷消费却是刚刚起步,目前占整个家电市场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这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这同时也说明中国家电信贷消费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只是时间问题。
●两大瓶颈的制约
第一、家电信贷消费仍处于培育期
2005年6月,北京苏宁率先推出“0首付、0利率分期付款买家电”服务,开创了家电信贷消费的先河,短短两年的时间,在北京苏宁,家电信贷消费的比例已经提升到15%,家电信贷消费队伍也进一步扩容,从原先的一家银行扩充到了近10家。但与房贷、车贷相比,家电信贷消费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指出,首先从时间上讲,家电信贷消费刚两年时间,这与房贷12年的历史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发达国家的40年历史;其次,截止到2006年,中国信用卡发卡总量虽然已经超过5600万张,但13亿人的人均持卡量才0.04张。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最高人均5张的差距仍然很大,但中国信用卡的增长速度却非常惊人:以标准贷记卡为例,2004年增长83%,2005年与2006年都达到了100%。信用卡爆发性的增长给家电信贷带来了发展的春天。
第二、缺乏全民支持的消费环境
那么,家电消费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不妨对比一下住房消费和家电消费。反思一下住房消费最近几年来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政府有关部门在住房消费上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和法规文件;不难发现住房消费环境对住房消费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是今天的“中国老太太”在住房消费上已经与“美国老太太”看齐的根本原因,因为中国的住房消费环境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中国的家电信贷消费环境呢?只是依赖于银行和商家的大力度推广,仅此而已。因此,中国家电信贷消费问题的关键是消费环境。“中国老太太”的购买欲望只是潜在欲望,中国家电信贷消费环境还不足以把“中国老太太”的潜在消费需求变成现实需求,使“中国老太太”的购买欲望成为真正的消费行为。
特别关注
“免费午餐”还能吃多久
目前,对于中国信用卡的持卡人而言是幸福的,因为众多的利率、手续费等费用都是由银行和商户买单,这与发达国家是截然相反的。比如,兴业银行在推广双币种信用卡时,一旦申请人申卡成功,并在30天内消费99元,除免年费外,还可以获赠价值200多元的小家电礼品,比如电熨斗或者吸尘器;浦发银行的一次金卡促销活动,还吸引了其他行的工作人员前来办卡,诱惑大家的是浦发银行提供的价值1000元的飞利浦HI-FI音响一套,要求只是申请金卡成功后,在一个月内刷卡满三次即可;其次在持卡人使用过程中,各家银行纷纷通过提高透支额、降低提现手续费、免年费等方式来打“价格战”的方法,也从根本上积累了风险。
当各大银行再无力承担高额的发卡费用及信用卡运营费用时,信用卡赖以赚钱的来源势必逐步转由持卡人承担,所以与会专家及银行代表一致认为,在未来3至5年内,信用卡消费过程中的“免费午餐”将逐步取消。
·家电信贷消费“卡”在哪里? 07/07/20
·十一家电卖场综述 “各村尽显各村的高招” 07/07/2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