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对家居用品的精简诉求,与山野里人们所追求的淳朴生活不谋而合。把两者结合,家居用品有了一种少见的动人之美。
29岁的澳洲人沙恩·契申(ShaneChesson),酷爱旅游,无论是法国雪山或是中南半岛神秘谷地,这数年来都留下他跋涉的足迹。
沙恩在旅游时,他那双对民俗手艺特别敏感的眼睛,更把焦点集中在泰、寮的偏远山地村落里,尤其对当地手艺所选用的“质材”,更有浓厚兴趣。
圆碗与方碗
两只碗都不轻,捧在手里,会对食物有一份尊敬。筷子可以稳当地停放在叉口上并穿进对面的筷洞里,肯定不会再掉筷子了。
手工烧瓷的“不尽然平滑”,在光影之下,竟也造成另份立体趣味,不至陷于单调。
筷子上绑住的梅花,其实是只筷垫,置于饭桌上,为膳食添上点点幽雅。
高低瓷烛台
瓷烛台上的蓝釉,是梦般颜色。在高低参差不齐的烛光摇曳下,整组烛火,像是心灵的小小城堡。
聪明之处在于烧的只是碗蜡。市面上常见一些方形大蜡烛,但就算四根放成一组,也不一定能烧出比例刚刚设计好的参差高低。用这个烛台,每回换个碗蜡就行了。
方壶
这套烧瓷方壶,美在两处:一是配色的品味,一是形状的调和。
方壶下层其实并非哑黑而是炭灰,而且是自然的泥烧色。上层的瓷白和略带粗犷的纹裂,像农家里也出了个读书人。裂纹稍微掺杂浅灰,除能与炭灰相呼应,还增添了朴质感。
形状上,“方形”与“扁平”配合得很巧当,亲切随和中仍带一份稳重。实际上这方壶颇重,幸好那可爱的圆盖、大耳朵和藤柄,缓和了气氛。
炖盅
炖盅的洁美白瓷、朴素的木制提柄、藤条编成的垫底,就凭这三种简单质材,便能显现出一份人文悠久的气质。
炖盅炖好后,可直接提着当饭盒,盅盖打开后又能当碗,生活虽简单,却质感分明。
掌心味
这是一些装盛盐与胡椒粉的瓶子。但最喜欢还是前面叠在一起的一对。
平素看惯盐与胡椒并排,竟然能叠在一起?,那就有了不同味觉感受。
形状好像是把两团陶泥在手里猛捏,然后才心甘情愿做成饼状,主宰桌上的味觉。
感性的设计,当然就有感性的解读。
焚香炉与烛台
大的圆盘是个焚香炉。宽阔的圆盘,有石的质感,中间挖空一个小圆,置入黑色砂砾,黑砂上就能点一圈宁静的塔香。
小的白色月亮,也是石般质感,蚀月的黑色圆形,其实是个扁烛台。拿走了一点月色,偿还一点烛光。
两个摆设都具有浓烈的东方禅味,可以细细玩赏。
一加一的美丽构想
终于,他孕育出一个美丽构想:以自己的审美观加上当地手艺的传统优点,打造出一批源自民俗手艺及质材,却又拥有现代流行风格的家居用品。
沙恩一边还在念工商管理学位,一边就兴致勃勃开起自家小店--Orientation。在这家布置温馨的小店里受访时他说:“形状绝对有沟通的魔力,因为它本身就是无需声音的语言。欣赏同类型美感的人,自然就会汇聚在一起。开这家小店,除了乐于分享形态之美,也想认识同样审美角度的朋友。”
尊重手艺的气质
沙恩不断谦虚的说自己只是个“品味中介人”,也就是说,他会在众多民俗手艺里“挑选”适合进行“再度创作”的项目。他会根据现代家居的实际需要及审美需要而参与意见,但也同时尊重手艺的原有气质。
他说:“你也许会很意外,其实,我们都市人所崇尚的精简审美观,跟许多乡村里所采用的淳朴质材是个绝妙配搭。而这些山地手艺工匠,在多次要求配合之后,也渐渐能够领会到都市人那套形态审美哲学。这会是个冲击,也算是交流吧,而我觉得整个是一种感动,很好。”
·北京五大新兴商圈雏形初现 07/07/05
·刘广仁:安华给我们北美生活 07/07/05
·地板业内再起“厚度”之争 07/07/05
·品牌管理的三大趋势 07/07/05
·提高设计师水平势在必行 07/07/0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