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交易情况综述:
一季度成都主城区(五城区和高新区)土地市场共发布拍卖和挂牌土地33宗,总供地面积达1348497.5平方米,合计1857.1621亩;其中成交30宗,成交净用地面积1247790.24平方米,合1706.1012亩;成交总金额1165451.015万元。与上个季度相比,供应土地宗数增加了15宗,供应面积增加了165%,成交面积也增加了185%。
其中,拍卖方式供应土地24宗,成交23宗,总成交面积为1450.6134亩,同比增加达451%;挂牌方式供应9宗,成交7宗,总成交面积为255.4878亩,同比略有上升。
从流标的土地来看,本季度未成交的土地均为商业(服)用地,共3宗,总面积为151.0609亩。
从以上数据来看,整个二季度土地市场呈现供应—成交双双“井喷”之势,政府对土地进行大范围的放量,市场也对土地的大放量欣然地吸收。
2007年二季度主城区土地市场交易简况
二、主城区土地供应特征
3.1供应月度走势
从2季度各月五城区供应土地的走势来看,各月的土地供应宗数都较为平均,基本上在10宗地左右,差异甚微,4月份的供应面积最多,为742.572亩;5月份的供应宗数最多,为12宗;6月份的供应数量和面积都最少。但总的来看,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2季度每月的土地供应都有大幅度的增加。
3.2供应分布特征
从行政区域看——高新区供地数量和面积均居各行政区域首位
注:上图中外圆环表示各形状区域供应土地的数量占比;内圆环表示各形状区域供应土地的面积占比。
与一季度相似,本季度高新区仍是土地放量的大户,供应土地宗数和面积分别为13宗、820.4485亩,分别占到了主城区的39.39%、44.18%;其次是成华区;二季度武侯区的供地数量和面积都是各行政区域中最少的,仅1宗地、23.5006亩。
从方位看——城南、城东仍是供应的热点
注:上图中外圆环表示各形状区域供应土地的数量占比;内圆环表示各形状区域供应土地的面积占比。
与高新区作为供地主力区域相对应,城南仍然保持了供地的火热之势。2007年二季度城南的土地供应总量为12宗,供应总面积为686.5345亩,分别占主城区总供应的36.36%和36.97%。随着成都成为“新特区”和领事馆区的南迁,城南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除城南外,城东、城西、城北的供应量都普遍偏多。
从环域看,三环外土地放量仍在继续,二~三环供应也较充足
注:上图中外圆环表示各形状区域供应土地的数量占比;内圆环表示各形状区域供应土地的面积占比。
二季度各大环域均有不同数量的土地供应,从一环到三环呈递增状。三环外的土地供应数量和面积都是各环域中之最多的,同比数量增加13宗、面积增长575%,涨幅之大。其次,二~三环的供应也很充足,共计8宗地、533.2034亩。一环内也有4宗地供应,但面积都较小,总净用地面积才28.7878亩。
从环域和方位的交互看
各环域和方位土地供应交互图
二季度主城区交易最活跃的区域为城东和城南。城东各个环域均有土地供应;城南的土地供应最多,主要分布在二~三环之间以及三环外;城西的土地供应则全部集中在三环外;城北三环外无土地供应;市中心供应土地2宗,共20亩。
3.3供应土地的用地性质
住宅类用地仍是最主要的土地用途。在本季度供应的住宅类土地中,城镇混合住宅用地最多,总量为22宗,面积为1423.9644亩;此外,纯住宅用地1宗,净用地面积为78.5669亩。10宗商业(服)用地大部分都位于三环外,总面积为354.631亩,成交7宗。
四、主城区土地成交情况;4.1成交土地概况
本季度成交土地的分布特征与供应特征完全一致,仍然是以高新区、城南、三环外为主要热点区域。
4.2成交总金额
二季度主城区共成交土地30宗,成交总金额1165451.015万元,与06年同期相比,成交地块数量增加了15宗,总金额也增长了345%。其中一级市场(出让)成交940026.3545万元,二级市场(转让)成交225424.68万元。
4.3平均成交地价
2007年二季度平均地价为737万元/亩,而2007年一季度的平均土地成交价格则为604.53万元/亩,二季度每亩上涨132.47万元,增幅达21.91%。其中,拍卖成交土地的平均地价为772万元/亩,挂牌成交土地的平均地价为622万元/亩。
不同交易方式成交土地平均单价(万元/亩)
本季度所有成交住宅类土地的平均楼面地价大约为2266元/平方米,具体价格分布如上图,与一季度相比,楼面地价基本保持在稳定。但是各地块差异较大。楼面地价在2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有3宗;2000-3000元/平方米的共11宗,占了近一半的比例;3000-4000元/平方米的有7宗;4000元以上的也有2宗。其中,最低的楼面地价为974元/平方米(槐树店巨峰玻璃厂地块);最高为红牌楼西部汽车城旁的二手车市场地块,楼面地价为5111元/平方米。
从环域来看,一环以内、二~三环的楼面地价较一季度都有所下降,但三环以外的楼面地价却上涨了59%。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三环内可开发土地日渐减少,三环外的土地价值也正在被市场发掘,市场竞争激烈。
4.5.拍卖成交价比率
备注:①拍卖成交价比率=(成交价-起拍价)/起拍价
②图上标注的号码为自编土地号代码,具体地块详情见附表。本季度拍卖成交土地的拍卖成交价比率主要集中在0.8~1.8之间,最高为1.8。有2宗地的拍卖成交价比率都为1.8,且这两块地都位于高新区的花荫村、都被来自香港的嘉里公司竞得,起拍价都是300万元/亩,一块地以840万元/亩成交,另一块地的成交价则为850万元/亩。由此可以看出实力房地产公司对城南高新区的认可和看重。
附表——本季度供应及成交宗地详情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