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开发商中,阳光100,万通地产和首创置业算是进入异地开发的佼佼者,而国企背景的首创最近表现更为突出。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汪勇博士直言不讳:“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比较特殊,透明度不如上海,从目前来看,万科和复地尚未站稳脚跟。”
这些外地来京的企业拿地处处碰壁,于是开始改变途径,去年万科通过与朝开中心股权合作,间接获得大片开发项目,而复地也倾向于在北京收购项目公司,不久前曾买下北京荷华公司的股权。
不过,这种形势给北京本地的企业留足了调整战略的时间,借助地主优势,首开、首创目前仍然是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主流,尽管背负着国企的一些体制包袱,首创已经从容不迫地开始了全国性布局。
目前,天鸿宝业和城开集团新组建的首开集团正在酝酿整体上市,随着北京国有企业本身资源的整合,北京籍的房地产企业还会冒出全国性的大开发商。
5月18日,首创置业竞得成都市一幅住宅用地,成交价为4.28亿元。更早之前,首创置业分别通过收购形式取得沈阳银河湾一个93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开发权和天津滨海新区一个规划面积约53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
从目前首创置业拥有的土地储备看,北京占42%、天津占18%、太原占11%、无锡占6%、成都占6%、沈阳占17%,已经有大半业务分布在外地城市。
首创在外地发展不错,这和决策层的理念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就认为老总刘晓光是个有进取心的人。
汪勇博士也一直在观察首创集团,从首创最近几年的圈地动作来看,已经显示出了清晰的扩张战略,主要把开发力量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和万科的布局不谋而合。“在中西部,首创已经选择了成都作为落脚点,这就是所谓的3+x战略。”
事实上,由于房地产行业对政府关系的依赖,很多开发商在进入异地时也往往选择那些“最易接近”的城市,首创要放弃本地政府的资源优势背井离乡,难度可想而知。
顾云昌还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从目前国内上市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看,在香港上市和大陆上市差别很大。由于香港证券监管相对宽松,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融资额超过了大陆的上市公司,目前北京籍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中,A股上市的居多,未来企业能否打通一条融资渠道,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公开渠道拿地难满足北京开发商需求 07/06/11
·5月东莞楼市:供需两旺 房价微升 07/06/11
·上市公司创新股权激励方式 07/06/11
·珠峰5200米已经没有冰川 07/06/11
·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自省与救赎 07/06/1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