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在经济格局中,可以形成南北对抗,可以出现三足鼎立,也可以造成中外比肩,然而在同一个省份或者城市出现同行业的两个以上的巨头,在中国却是很普遍的事情,象青岛的海尔与海信,象浙江的方太和帅康,老板等。
这个现象就是所谓的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它相关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
目前在中国国内的家电产业的最主要制造企业均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除此之外在北方的天津和青岛等地有一些零散的企业。其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上百个具有专业化分工协作特点、年产值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产业集群。
这种产业集群的存在使每一个家电产品品类都有一些地理上较为集中的生产企业存在,这些企业周围又存在大量的零配件供应企业,供应链的缩短带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由此带来行业的不断优化组合。
本文就从方太和帅康两个典型的产业集群企业来分析该形态下的竞争。
A,品牌之战
菲利普·科特勒提出:"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一个公司必须努力寻找能使它的产品产生差异化的特定方法,以赢得竞争优势。"
2004年,国内外很多大家电企业挥师指向小家电市场,给一些小家电的民营企业造成了假象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帅康集团宣布启动"三精计划",开发精致、精彩、精湛的厨卫家电,并发誓打造"厨卫电气专家"的新品牌形象。方太也重整品牌战略,提出"三专"概念———"专业、专心和专注",并声称要做"厨房专家"。
在这一场可以称为自卫反击的战争中,传统的小家电企业都活了下来,而一些大家电的企业则黯然离去,证明了小家电的品牌传播还是比较深入人心的。
在方太之前,原来很多企业已经进入这个行业了,要后来居上,就必须要抓准这个市场的切入点。
方太成功借助了自己商标中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名人效应请香港方太女士拍摄形象广告,请国内著名黄格选制作企业广告歌《让家的感觉更好》。方太的品牌一打出来,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方太是香港卫视台节目主持人,炒菜节目的主持人。她在电视台里面炒了20年的菜,炒了4860个菜,在广东一带,东南亚一带是相当出名的。很多大城市都知道方太,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声。
这样一来,不仅省了很多广告费,更树立起一个品牌。
一个企业要生存,必须要有一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B,价格之战
中国家电企业一直将价格战作为竞争法宝,但厨电行业却是一个例外
同行同类产品出现低价竞争,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常常出现的现象?像家电业,价格战一直是此起彼伏,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些企业动不动就举起降价大旗,以期迅速获得市场份额,推动行业洗牌?
国产吸油烟机品牌已基本上跳过了价格竞争的泥沼,迈进了品牌经营时代?与价格战十分激烈的彩电业不同,吸油烟机行业多年来发展比较顺利,没有发生过恶性竞争?这虽然有体制方面的关系,更主要的是行业领导品牌重质量?讲规范的结果?目前,在吸油烟机领域,生产厂家多达400多个?
其中,有帅康?方太?海尔等知名企业,但更多的则是一些没有规模?不重质量?不重品牌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技术等原因,只能在低端市场上竞争,而像帅康等知名企业,由于在产品开发?技术?规模及品牌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所以使得一些中小企业难以进入高端门槛,所以从根本上避开了价格战?
如帅康在新品开发上,每年都有不少新产品投放市场,但由于投入新产品开发的费用不菲,这样就直接淘汰了一些实力不强的企业出局?另外,吸油烟机行业内领导品牌企业都比较重视产品的质量?
1999年的时候,很多厂家都实行降价促销的策略,对很多本不愿意使用这种两败俱伤的手段的企业实施压力,造成了一股家电的恶性竞争的潮流。
当时方太的创始人茅理翔给销售员写了一封信,我们方太只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茅理翔是理性的,他曾经在电子点火枪上实施过价格竞争,但是后来并没有获得什么彩头,于是再也不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所以坚决不打价格战,转而打价值战。去研究顾客的需求,创造一种新的价值,附加值高一点。
比如有报纸上经常出现居民煤气中毒死亡的新闻。方太把高科技电子模糊控制技术,运用到油烟机当中去,万一煤气泄漏,它会自动报警,自动开关开启,自动把有害气体排到室外。所以这个产品的价格在行业当中是最高的,当时都出现贷款提货的现象。
现在销售渠道的势力越来越强大,特别在家用电器领域,渠道商有倒过来指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产厂家的趋势。
这个问题是现在中国所有的工厂、商家之间的一个共性问题。现在出现了像苏宁、国美、永乐、大众这些家电连锁商,它们在全国的销售网络非常齐全的情况下,开始跟工厂叫板了,因为它现在要大量地扩张,扩张的资金,从企业的头上来,返利、进场费、展台费、促销费,甚至于有的企业没有同意促销。
这就造成了一个企业被动降价的局面。商家的渠道,现在出现了一种强势,这样的强势对工厂造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随着国外的一些渠道、零售商大量地进入,市场进一步开放,情况慢慢会对工厂有好处。第二个,毕竟商家还是需要工厂的。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品牌也要强势。
C,质量之战
海尔张瑞敏戏剧化的砸冰箱事件开创了海尔的品牌之路?
砸产品不是解决质量的办法,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领导砸产品只是表明一种姿态?
帅康首先进行了赤裸裸的学习。一次,一批价值18万元的吸油烟机各项性能指标都完全符合要求,只因操作工技术不熟练,主壳体因喷塑设备调试不到位,导致壳体微微有些泛黄,如果不仔细分辨还看不出来,该企业领导立即找来一把榔头,让生产这批产品的员工把这些产品砸掉?
1995年,与帅康配套的电机厂由于用料不符合要求,电机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并演了一出砸配套电机的喜剧。能赤裸裸的学习是件好事,而一连两次,全部照搬,虽然创意上不敢恭维,但是决心却似乎很大,怕是张瑞敏看了都要咋舌,自愧不如吧。
相比之下,方太则显得理性的多,并没有演出砸的喜剧,毕竟砸的都是次品,都是你生产的。方太在创新中寻求质量的保证。比如电子点火枪,五腔驱动燃气灶等等。
但是可以看出,这两个企业的几番叫阵中,没有网络营销的身影。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失误。
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几乎成为大部分厨房家电目标销售人群的主要的生活和娱乐形式,人们从中获得信息,并进行交易,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开拓蓝海,扩大影响,实现以小博大的策略的最佳机遇。谁能抢到沙发,谁就能占据优势,而连地板都坐不上的时候,怕是要危险了。
目前的家电还是在竞争的阶段,谁想成为家电的寡头,必须关注网络营销,以及多研究80后的消费观,切记切记。
·日本建材品牌成都挑战传统住建模式 07/05/08
·厨柜三巨头齐聚珠三角分天下 07/05/08
·家居八大件品牌联盟发动百店捆绑攻势 07/05/08
·美国厨卫展K/BIS首次登陆中国 07/05/08
·华南首家超高档家居中心即将开业 07/05/0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