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一书,主要汇集1965年至1992年於世界游历中思考的轨迹与心路历程的反省,藉由旅游,造就了建筑师的深度与成长,一如科比意藉旅行中的速写记录其感动与创作灵感来源,安藤亦从世界各大小通路、街道、城市中透过身体实地经验空间的过程,感受建筑的每一向度,并於体验中与思绪中自省,藉自省检视过程作品的适切性。在建筑的世界中,除了可看见构筑的实体外,就是创造层面的重点亦即对本质的探索与呈现,而本质又与空间所欲展现之空间精神共荣共存。安藤的理念亦即在此,对“本性”的要求与莱特东方观点相似外,“本性”最重要的还是材料在还原後的单纯化,并认为唯有舍弃与质简所造就愈纯静的空间,才能愈呈现事物的深度,亦才能震憾直至人的心灵,及一种人类至高情操的反映。这亦是其执着於简朴的混凝土形象世界之意念与理想。我认为这重点亦是建筑空间於看不见的层次中建筑生命力与完美的呈现。这是一本述说旅行的见闻录,同时也记载了安藤先生年轻时自我追寻的心路历程。安藤忠雄通过旅行邂逅了真正的建筑,而在体会建筑时从中见到了人生最大的梦想。希望这本安藤的经典旅行札记能使大陆的建筑同好与朋友们对安藤、对建筑、对旅行甚至对于人生的梦,都能有更深刻的体会与感触。
【书摘】
旅行,造就了人。
我仍旧探访着世界各地的都市,穿梭漫游在大大小小街道之中,行走或驻足于绵延不绝的巷弄里。紧张与不安中,一个人迷失在不知名的地方,因为孤独而感到严苛、迷惘,甚至不知所措。但是总能从中找到一条出路,顺利地全身而退,并继续迈向下一个旅程。
这么说来,我的人生也可算是一段旅程吧。没有接受过专门教育却矢志建筑,这就如同独自一人在紧张与不安中迷失在一个陌生地方一样。当然在那段日子里,我也遇到了成百上千的人们,有时会得到他们的帮助,但有时却只能擦身而过。快乐的时候当然也是有的。然而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倒以为,正是因为那段艰苦岁月中的体验,自己才得以生存到现在。而往往在孤独与不安,一个人在都市里彷徨的时候,那样的感觉便更明显而具体地流露出来。
旅行是孤独的,而且总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料的事。人生似乎也是一样的吧。旅行,也造就了建筑师。
所谓的建筑,如果仅从图纸、照片或语汇这些二维的角度上进行描述,是无法了解它的全部的。随时间的改变而移动的光影,吹过的风所携带的味道,建筑中人们的交谈声,在周边漂浮的空气给肌肤带来的触感……除非亲自前往现场,使用人的手足乃至全身的感官与灵性来体验和感悟,似乎并没有其他的办法。所以,建筑师就是要旅行的吧。
此外,所谓旅行并不意味着单单只是为了观看那个建筑的实体而做的身体移动而已。在心里临摹曾在旅行中反复行走所留下的轨迹,再三玩味旅途中和他人相遇时种种天马行空的对话,进一步深化探索在漫步时曾思考过的一切,旅行便能一直不断地持续进行下去。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成为一个建筑师。要解答这个问题的确很不容易,甚至究竟是从什么时候立下这个志向连自己也搞不清楚了。但是,至少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一对我而言,建筑是为了了解人类而存在的一种装置。
因此身为一个人、身为地球上的一份子,为参与社会使用这种语言是必要的。而我即是使用着“建筑”这个语言,想对社会呈现并传达我的想法。
因此现在将关于过去旅行中的种种拼凑书写成文章,在记忆中重游那些曾经造访过的城市,再一次漫游于自己的思绪中,乃是重新确认并修正在旅行中曾思索的表达语汇,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询问与对话的工作方式。
直到现在,旅行仍从未在我的内心世界中结束。
·安藤忠雄都市彷徨 07/04/20
·成都土地市场成交面积约2840亩 07/04/20
·博鳌地产今夏举行论坛 07/04/20
· 重庆造西部家居工业第一园 07/04/20
·滨州:环渤海经济圈上的明珠 07/04/2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