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建筑·城市 >> 正文
    中国建筑史
    https://www.guandian.cn梁思成2007-04-05 20:14:10来源: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关闭

      简介······

      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最大意义。

      相关评论······

      1)不可不读梁思成

      这两本是建筑大师梁思成的早年著作,是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集大成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梁思成,相信对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是他建议完整保留北京城,而择地另建新城。如果当初国家领导人采纳了他的建议,那么如今北京将是中国乃是世界最大的一座古城。可惜当初毛主席希望北京到处都冒烟囱,于是一个个城门被拆除了,一垛垛城墙被拆除了,北京变成了一个工业化的大城市,直至今日仍然在大拆特拆,于是老北京的四合院,小胡同渐渐地消失了,这着实是令国人极为痛心的。照这样的速度下去,也许多少年之后,我们只能在大师的著作里才能找寻历史的影子。事实上很多东西已经是这样。

      《中国建筑史》的封面上印着梁先生的一段话:“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备而系统的中国建筑史,为后世了解中国建筑的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2)好就一个字

      这是本力荐的书。关于中国建筑此前没有这样的著作,此后不知道有没有,至少我没有看见。现今大学用的教科书没有达到这个高度的。

      书写的好是因为梁先生做人的态度和做学问的态度。书中的很多建筑都是梁先生亲自丈量的,他也可以不那么做,但是他做了。

      书中的图实在是精品,可惜我拿到的这一版书质量实在太差。很多很烂的书用了很好的纸很好的印刷糊弄人,这本却用不上,实在可惜,就像被损被毁的古建筑。

      不知会不会有更好的再版,但逝去的建筑不会再有了。

    相关文章

    ·中国建筑中的西方风格 07/04/05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07/04/05

    ·古建筑:千年文化读本 07/04/05

    ·建筑设计意义及其方法初探 07/04/05

    ·中国式别墅的回归与国际化趋向 07/04/05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