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12个月,有意于香港境内及境外配置资金的受访投资者比率,分别为71%和89%。
高力国际今天发布最新的《2019年度香港投资者问卷调查报告》。调查发现,尽管香港社会动荡加剧,加上中美贸易战久未平息,本地投资市场面临不少挑战,但投资者依然抱乐观态度。展望未来12个月,有意于香港境内及境外配置资金的受访投资者比率,分别为71%和89%。
高力国际香港及南中国研究部主管邓淑贤表示:「社会动荡持续不断,全球亦受种种不确定因素所困扰,以致营商气氛转弱及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正进入巩固阶段,如此同时,我们预计于未来12个月内,香港将是买家主导的市场,投资者会物色折让的物业,议价时间或会延长。3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很大机会是『净买家』,而只有1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净卖家』,然而这亦反映出投资者并不急于出售其资产。」
境外投资意欲依然旺盛
香港投资者对境外投资的意欲依然旺盛,有89%的受访者表示,将于未来12个月内在香港以外的地区投资。尽管英国脱欧带来不确定性,但调查结果显示,就进行境外投资而言,伦敦(40%)是最具吸引力的地点,投资者对伦敦的长远前景保持乐观。作为通往亚洲市场的主要门户城市,上海(37%)及新加坡(37%)仍然是该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热点。鉴于香港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加上中国经济发展放缓,对于期望部署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投资者来说,新加坡将是另一个稳妥的资金避风港。
自中央政府于2019年2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以来,投向区内的投资意欲与日俱增。接近一半的受访者(49%)表示有意增加大湾区内的投资。在大湾区众多城市中,受访者尤其对深圳(57%) 感兴趣,皆因中央政府于规划纲要中,表示推动深圳成为「先行示范区」,迸发强劲竞争力及高质增长,并致力于2035年转型为集创新、创业及创意于一身的枢纽,地位足以影响世界。
政治不稳成为拖累市场气氛的首要因素
三分之二的受访者(68%)认为,「香港社会动荡」是影响本地投资市场的首要因素。根据房地产资本分析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以港币一亿元(约1,280万美元)或以上的商用物业而言,总成交量由2019年第二季的472亿港币(61亿美元),下跌69%至2019年第三季的149亿港币(19亿美元)。跌幅或源于由六月起不断升温的社会事件,导致投资气氛普遍转淡。我们预计,2020年的投资成交量走势将视乎社会动荡是否持续不休,并且卖方于未来12个月内是否愿意扩阔议价空间。
2020年投资策略
尽管投资意欲仍趋正面,但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投资者的投资取向趋于审慎,其中7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太可能/完全不可能」承担更多风险。然而,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7%)仍透过「增值」投资策略,想方设法获得更高回报,而香港各行各业的利润依然处于低水平。就工业物业而言,我们建议可考虑采用「增值」投资策略。投资者应善用「活化工厦计划2.0」中有关工业大厦的新措施,并应从资产优化、翻新或重建各方面多加留意。
至于未来12个月最具投资吸引力的资产,我们的建议是核心商业区内分层出售的写字楼。高力国际资本市场副常务董事胡孝直指出:「我们预计,核心商业区的写字楼价格和租金于2020年将会下调。这将为投资者创造机遇,让他们有机会以相比过往数年较低的价格,觅得分层出售的写字楼空间。因核心地区的供应有限,当市场回暖时,核心商业区的写字楼价格应会迅速反弹。」
审校:欧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