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随着消费升级和城市发展,国内的商业地产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与此同时,在模式和业态的更新迭代之下,“多元”和“混搭”的创新融合成为时下商业演变的趋势,亦是一道摆在众多商业运营者面前的考验。
自K11把“商博物馆零售学”打造成为业内的典范案例以来,“文化+商业”的融合成就了商业模式中的独特路径探索,而在众多的企业尝试中,宝龙地产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2017观点商业年会期间,宝龙地产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肖清平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指出:“在宝龙的业务版图中,文化并非只是适当加入的元素,而是实实在在从整个产业链着眼的。”
据了解,与大多数企业不同的是,宝龙的文化业务是与地产、商业、酒店旅游和工业信息业相提并论的五大业务板块之一。截至目前,已在青岛、上海等城市开设成立宝龙美术馆、书藏楼、宝龙画院、宝龙艺术中心、言午画廊和宝龙拍卖等多层次的文化艺术机构。
2017年11月份,随着上海宝龙美术馆迎来其历经七年酝酿的开馆仪式,宝龙集团的文化板块也凭借这个旗舰项目达到更完整的链条产业。据肖清平介绍,该馆为宝龙地产与上海政府合作的PPP项目,宝龙投资2亿元建设打造,而其中收藏了宝龙董事局主席许健康价值超过一二十亿元的画作。
无疑,宝龙的文化布局源于许健康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个人研究和兴趣情结,而肖清平也坦言,文化板块有一定的收益,但文化很难有暴利,“许先生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回馈社会,而在回报上他要求从各方面控制好,从各方面努力,争取少亏或者能平衡”。
不过,从商业角度来看,宝龙对于文化的青睐也并非如此“不求回报”,同时亦希望打造自身商业的独特竞争力和赢取未来商业混战的砝码。
据介绍,宝龙的文化艺术产业一般开设于涵括商业、酒店等多产品业态的综合项目中,文化艺术产业为宝龙的商业吸引人流,同时将文化艺术产业与商业相结合也将形成更为丰富的商业业态。
以宝龙酒店集团旗下第二家自营“艺悦酒店”——富阳艺悦酒店为例,除了常见的艺术画廊和衍生品,酒店还设置了艺术家工作室和少儿艺术体验空间,为前来入住的客人提供不同的艺术体验,同时也吸纳了周边社区的家庭和文艺人群。
此外,宝龙的文化艺术产业还形成了包括公益文化事业、收藏与艺术品创作、艺术品经营与拍卖在内的立体全方位文化产业链。
“文化艺术的传承对于宝龙发展地产的机会与空间是越来越多,比如说有一块地,你可以拿,他也可以拿,政府需要有文化的项目,这就是别人不可竞争的,所以文化已经成为宝龙的竞争力,这是别的企业无法模仿的。”
肖清平进一步表示,宝龙仍会将文化与商业更好地协调融合,“我们也相信若干年以后,这个产业会发挥出无比的活力和业绩”。
而对于商业地产的资本需求,肖清平认为,资本的问题每个企业都要面对,没有资本做不了商业,但是全靠自己的资本,公司的发展是很有限的。他介绍,除了通过上市获得融资通道以外,自2015年开始,宝龙开始建设资产管理部,为未来的资产证券化做准备。
“我们大概到2020年内的时候,资产管理应该会形成规模,现在我们也在考虑基金的问题,也适当参加了一些健康领域的基金投资,试水多个领域,因为毕竟要多方面去思考你的融资方式。”肖清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