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近日,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联交所正式递交上市申请,采用介绍上市模式启动资本化进程。
继8月22日首次官宣上市计划后,仅40天岚图就跨出了关键一步。
此次动作与东风集团股份同步推进的私有化退市形成协同——通过“股权分派+吸收合并”双轨机制,东风集团股份将所持79.67%岚图股权分配给股东,同时以10.85港元/股的“现金+股权”对价完成私有化。
值得关注的是,岚图汽车此次登陆香港联交所采用了“介绍上市”方式。与传统IPO不同,岚图汽车无需通过发行新股募集资金,也不涉及配套融资安排,仅依托母公司东风集团股份已发行的存量股份完成挂牌上市。
据悉,东风集团股份自登陆资本市场后,从未进行过股本再融资操作,港股上市平台的融资功能已基本丧失。如此“腾笼换鸟”,意在破解东风集团股份长期面临的估值倒挂困局。
数据显示,截至私有化方案公布前,东风集团股份在港股市场的市净率仅为0.25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因业务涵盖燃油车、商用车等多元板块,难以获得新能源赛道的估值溢价,长期丧失有效融资功能。
岚图作为东风集团旗下新能源资产,凭借央企背景及清晰的赛道定位,被推向了资本市场中央。
业务根基
作为东风集团自主打造的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自2021年成立以来已构建四大产品系列,实现SUV、MPV、轿车全品类覆盖:2021年推出的中大型SUV岚图FREE奠定高端定位,2025年迭代的FREE+车型优化动力配置;2022年上市的高端MPV岚图梦想家车型正进军欧洲市场,2026款改款后成为全球首款800V插混MPV;2023年推出的中大型轿车岚图追光搭载自研智能座舱,聚焦商务精英用户,采用溜背式设计与无框车门;2024年上市的中型SUV岚图知音,作为中国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车型,标志品牌进入规模化阶段。
截至2025年4月,岚图累计产量突破20万辆,成为央国企旗下首个达成该里程碑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销量方面,2022-2024年交付量从19409辆提升至80116辆,复合年增长率达103.2%,为增速第3快的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2025年前7个月销量66680辆,连续5个月突破万辆,7月单月交付量更是超过12000辆。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高端MPV车型“岚图梦想家”成为销量主力,2024年该车型销量4.7万辆,占全年总销量(80,116辆)的58.7%,但却形成了“单腿走路”的格局。
一方面,MPV市场整体容量有限,过度依赖该细分市场将制约岚图销量天花板。另一方面,梦想家虽稳居新能源MPV销量第二,但当前新能源市场竞争对手层出不穷,销量增速能否持续,仍有待市场验证。
此外,岚图的SUV与轿车车型(如FREE、追光)尚未形成同等规模的销量支撑。据岚图汽车招股书显示,岚图追光是目前唯一还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车型,相比其他车型,追光就显得格外惨淡,也凸显了岚图产品矩阵均衡性不足。
技术体系上,岚图依托东风集团丰富的造车经验,结合自研,形成“架构+动力+智能”三位一体格局: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支持纯电、插混、增程三种动力形式共线生产,使得岚图不同车型的硬件架构通用化率达70%以上,极大缩短了新车型开发和迭代周期,降低了研发和制造成本。
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则构建了整车的“神经系统”,通过将传统分布式ECU(电子控制单元)整合为“中央计算平台+区域控制器”,实现车辆硬件与软件的解耦,OTA(远程在线升级)效率提升3倍,2024年该架构已支持L3级天元智架系统完成千万公里实际道路测试,覆盖高速、城区、雨雾天气等多场景,为高阶自动驾驶量产奠定了基础。
动力系统领域,岚图自主研发的“岚海动力”品牌涵盖全动力形态:插电混动系统采用1.5T四缸发动机与双电机组合,发动机热效率最高达45.1%。
智能生态方面,岚图自研智能座舱支持多模交互,鲲鹏智驾系统搭载激光雷达与Orin-X芯片,可实现城区高阶辅助驾驶。
研发投入方面,东风自主乘用车板块2024年研发费用86亿元,占营收8%,单车研发成本超2万元。截至2025年7月,岚图累计申请专利超3000项,涵盖电池管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
生产与供应链领域,2025年7月岚图通过发行新股收购东风集团旗下云峰工厂,实现核心生产资产自主可控。该工厂采用柔性生产线,可同步生产不同动力车型,设计年产能15万辆,2024年产能利用率已达85%。
质量控制则引入东风集团“QDR”(品质、耐久性、可靠性)标准,关键零部件检测覆盖率100%。供应链管理采用“核心自研+头部协同”模式,三电系统核心部件自研率超60%,电池采购自宁德时代与赣锋锂业(后者为A轮投资方),芯片与华为、高通深度合作;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稳定在25%-31%,平衡供应链稳定性与单一依赖风险。
财务表现
市场布局方面,岚图采用“直营为主、生态伙伴为辅”的销售模式,截至2025年7月底,已在全国148个城市布局407家门店,其中直营店192家,实现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全覆盖。
其中,直营门店聚焦用户体验,提供“一站式购车+管家服务”,生态伙伴店则下沉三四线市场补充触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用户运营上,岚图打造的“VOYAHCLUB”会员体系截至2024年底累计注册用户超50万人。复购推荐率达35%,即每三位会员中就有一位会推荐亲友购买岚图车型,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0%)。
售后服务网络方面,截至2025年7月,岚图建成286家服务中心,全国地级市覆盖率92%,平均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2024年,岚图售后服务用户满意度96%,其中维修质量满意度与服务态度满意度均位列新能源车企前三。
海外拓展以欧洲为起点,2022年起进入德国、挪威等成熟市场,采用“本地合作伙伴+直营体验店”模式,在慕尼黑、奥斯陆等城市设立12家门店,主打梦想家与追光车型。
海外收入也持续增长,2024年达18.45亿元,占总收入10%;2025年前7个月增至19.77亿元,占比提升至13.4%,成为差异化竞争优势。
岚图海外策略聚焦“高端化+本地化”,计划2026年继续进入法国、意大利市场,目标三年内实现海外销量占比20%;招股书披露,上市后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欧洲市场拓展与本地化研发中心建设。
据招股书披露,营收规模上,2022年岚图营业收入60.52亿元,2023年增至115.8亿元,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193.61亿元,三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78.9%;2025年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前7个月营收157.8亿元,同比增长90.2%,若保持这一增速,2025年全年营收有望突破300亿元。
其中,整车销售收入占比超95%,售后服务与增值服务收入占比逐步提升,2024年达4.5%,较2022年增长2个百分点,主要包括车辆保养、保险代理、充电桩销售、车联网服务等,且增值服务毛利率超60%,高于整车销售毛利率,成为利润补充来源。
利润端方面,2022年岚图净亏损15.38亿元;2023年净亏损收窄至14.96亿元;2024年进一步收窄至0.91亿元,且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2025年前7个月正式迈入持续盈利阶段,净盈利达4.3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6亿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80%。
毛利率作为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也呈攀升态势:2022年毛利率仅8.3%,低于行业平均12%的水平;2023年提升至15.2%;2024年增至21%;2025年前7个月稳定在21.3%,高居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企毛利率第二,超过理想汽车(20.5%)、蔚来(9.9%)、小鹏(11.8%)等同行。
毛利率提升主要源于两大因素:一是规模效应释放,随着销量增长,整车生产的固定成本(设备折旧、人工成本等)分摊至每辆车的金额下降,2024年岚图单车固定成本较2022年下降18%;二是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控制。
值得关注的是,岚图梦想家与追光两款高端车型毛利率超25%,且在总销量中占比稳定在35%以上。
岚图的港股上市与东风集团股份的私有化“互为先决条件”,而招股书明确列出多项私有化生效条件,包括“东风集团股份临时股东大会三分之二票数通过”“H股类别股东会75%独立股东同意且反对票不超10%”。若任一条件未在2026年7月31日前达成,私有化与上市或将终止,岚图“独立上市”的核心目标可能落空。
此外,介绍上市虽能快速获得“港股上市身份”,但无法通过IPO募集资金,且后续若需融资(如增发股票),仍需面对港股市场对新能源车企的“严格筛选”。
自2024年以来,港股对新能源车企的估值更看重“盈利稳定性”与“技术壁垒”,岚图若无法持续证明盈利能力,仍可能面临估值承压、后续融资困难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