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9月23日,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发行公司债券的预案,拟公开发行最多150亿元公司债。
自2024年以来,保利发展一直维持着较大的公开债融资规模,2024年直接融资规模已达359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5年,保利发展融资节奏进一步加快,5月底完成发行国内首单85亿元现金类定向可转债,综合成本仅2.32%。
6月19日,保利发展5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获准注册;8月19日,总计100亿元中期票据获准注册。
叠加本次150亿元公司债预案,若获得通过,保利发展年内公开市场已完成及计划融资规模近400亿元。
债券种类也非常齐全,包括了中期票据、公司债、可转债以及超短期融资券。
发行方案
从发行方案细节看,本次债券债券票面金额为100元,发行规模上限150亿元,具体额度将由董事会根据资金需求与市场情况动态确定;期限设置不超过10年,可采用单一或混合期限品种。
利率定价机制上,票面利率将通过网下询价簿记确定,采取单利按年计息方式。结合公司年内融资成本表现——2月发行20亿元中票利率2.60%,5月发行30亿元中期票据利率低至2.15%,估计此次债券的票面利率应该在3.00%以内。
本次150亿元发债预案的底气,离不开保利发展持续优化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根基。
从资产结构来看,公司流动资产占比始终维持在86%以上,2025年6月末流动资产合计达1.13万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385.62亿元,较2024年末小幅增长3.28%。
截至2025年6月末,保利发展资产负债率73.53%,较2022年末78.09%下降4.56个百分点,持续处于"三道红线"绿档区间,流动比率1.66、速动比率0.54的指标。
另外,2025年上半年,保利发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0.17亿元,较2024年全年62.57亿元大幅增长156%,主要得益于销售资金回笼力度的加大。
募集资金用途直指公司当前发展核心诉求,公告明确资金将用于“偿还有息债务、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设、并购地产项目”四大方向,这与公司近期资产整合动作形成严密呼应。
从合并报表范围变化来看,2025年上半年保利发展新设17家子公司,涵盖泉州中澄房地产、北京朝新善筑置业、西安中宝瑞置业等多个核心城市地产开发主体,同时收购昆明惠瑞置业等2家企业。
与此同时,上半年转让武汉市五月花地产等3家子公司、清算珠海市和熹养老服务等7家企业,通过出清低效资产+注入新资金的组合动作,加速资产结构迭代。
承压与扩张
大规模融资背后,是保利发展在行业调整期的业绩承压与战略突围需求。
2025年上半年,保利发展实现营收1168.57亿元,同比下滑16.08%;利润总额99.09亿元,同比下滑29.7%;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74.20亿元下滑63.47%至27.11亿元。
存量项目去化压力是重要原因。据披露,保利发展期内完成住宅交付6.3万套,实现房地产销售结转收入1051亿元,同比下降了17.7%。
其中,保利发展2021年及以前获取的存量项目上半年贡献销售额514亿元,占总销售额的35%,但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部分项目面临去化压力。
对此,保利已启动"调转换退"策略,上半年完成51万方存量未开发项目的优化调整。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22年之后获取的增量项目表现不错,上半年签约金额937亿元占比65%,平均签约利润率实现回升,成为业绩复苏的核心支撑。
另一方面,保利发展拿地投资强度在上半年一路上升。
今年上半年,保利发展共拓展26个新项目,总地价509亿元,拓展金额权益比为87%,总计容面积228万平方米,涉及北京、上海、石家庄等14座城市;而去年同期仅新增12个项目,拓展成本126亿元。
从拿地数量来看,上半年保利发展更聚焦于上海、石家庄、北京、杭州等热门城市。且在今年上半年新增的26个项目中,其中8个项目已首开销售,签约超40亿元。
据观点指数发布的《2025年1-8月房地产企业销售表现》,保利发展以全口径销售金额1812亿元、全口径销售面积893.35万平方米仍稳居第一名,超出第二名249亿元、160.35万平方米。
另外,为了促进项目销售及盘活存量项目,今年保利发展完成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总部层面整合为11个一级中心及部门,地区公司层面完成东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区域合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