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深圳白石洲旧改,似乎有了新消息。
近日,据部分媒体报道,中信集团旗下中信城开拟出资120亿元入股绿景中国地产的白石洲项目2-3-4期50%股份。
这一消息的源头,早在今年6月便已由绿景白石洲周边中介传出,当时说法是“央企正在洽谈入股”。
目前,该消息还未得到官方验证,但也让市场看到了白石洲旧改突破瓶颈、加速落地的可能性,也算是为项目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资料显示,深圳白石洲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区核心地段,连结深圳湾、留仙洞、后海金融CBD、高新园四大总部基地,紧邻华侨城传统豪宅片区。项目于2014年正式列入旧改名单,2018年获批,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40万平方米,预估货值约2200亿元,计划分四期开发,建设周期预计在2028年结束。
未来,该项目将拥有住宅125万平方米(含保障性住房5万平方米),商务公寓112万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6.5万平方米,由31栋49-65层住宅,21栋公寓,3栋66-79层超高层写字楼,1栋59层办公楼共同组成。
然而,这个看似风光无限的巨无霸旧改项目,对于开发主体绿景中国而言,是更像一把双刃剑,拆迁补偿、开发建设等环节的资金压力,随时可能化作最锋利的刀。
难以拿下的项目
如今的绿景中国,早已无力独自拿下深圳白石洲项目。
据绿景中国最新披露的项目进展,截至2025年6月30日,项目一期幕墙施工完成率近70%,室内装修工程完成率达到60%,将于2026年1月交付;二期项目正在筹备阶段,计划于2026年全面开工。
可项目建设的钱从哪来?今年3月,绿景中国正式宣布暴雷,2024年度亏损54亿元,境外负债4.585亿美元无力偿还。
进入2025年,绿景中国财务持续恶化,上半年总收益约10.4亿元,同比下降约46.5%;期内净亏损约20.3亿元,归母净亏损约18.3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借贷总额约29.59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约29.14亿元,可手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1.96亿元。
去年8月初,白石洲项目还被传出延期发放旧改过渡租金,即拆迁村民回迁安置房之前,在外租房过渡的租金补贴费用。
在那封网传的《关于租金延期发放的说明函》中,写道:“最近因相关贷款银行到项目考察,发现很多已签约房屋没有拆除,导致贷款银行对项目改造进展的预期产生差距,对放贷一事信心有所动摇。另外,依据深圳2024年7月份出台的按揭贷款需在主体封顶后才能放款的规定,导致贷款银行在审批流程和相关手续上有所变化。以上两方面原因综合影响,致使本季度过渡期租金发放延迟。”
一方面银行贷款生变,另一方面销售回款的金额也大部分锁在了监管账户。
白石洲项目一期住宅产品早于2023年9月开盘,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显示,截至发稿当日,已入市的3、4、5单元去化率(不包括已签认购书)约为64%。
该项目也是目前绿景中国的主要销售贡献之一。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0.58亿元,同比减少80.3%,主要来自白石洲项目一期、珠海玺悦湾及绿景国际花城的销售贡献。
事实上,很早前绿景中国便深知,若仅靠自身是难以完成白石洲项目的整体开发,于是在2022年以估值的87折引入万科为项目注资,甚至答应了其提出的退出条款。
然而,万科提出的退出条款如今成了绿景中国沉重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寻求外部支持
限期临近,绿景中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否落下,关键就看其能否为白石洲项目找到新注资方。
回溯至2022年6月7日,绿景中国公告称,万科将有条件向旗下位于深圳的著名旧改项目——白石洲旧改项目母公司(四达实业)注资23亿元。注资完成后,万科将间接持有四达实业8%股权,而绿景中国通过智慧城市持有的股权也将摊薄至92%。
按照协议内容,本次投资中,万科不参与一二期项目,主要是享有项目第三期及第四期的分派盈利,分派比例绿景与万科分别为80%、20%。
所谓的“有条件”,即后期项目的退出机制及保底条款的合约,简单来说就是若项目后期出现问题,万科仍能随时抽身而退。
站在绿景中国的视角,若截止2025年9月30日未能从银行拿到“开发贷款”(包括第三期及第四期开发贷款),亦或是项目公司出现资金缺口,但没有一家外部金融机构愿意借钱,导致万科需要掏出比原来计划多的钱补窟窿的情况下,绿景中国必须买下万科在项目公司里的所有股份,还有万科之前借给项目公司的钱。
如果,绿景中国没在规定时间里买下万科的股份和债务,那么后续万科在项目第三期及第四期的盈利比例将由20%提高至40%。
站在万科的角度上,要是到2025年最后一日,项目公司还没拿到项目第三期、第四期需要的“四项证书/许可证”,亦或是双方谈不拢规划,万科在取得绿景中国书面同意后,向其出售手上持有的股权,以及借给项目公司的钱。
不过对于万科而言,近几年亏损持续扩大,为回笼现金流也在不断抛售资产,眼下退出项目回血资金也是明智的选择。
难题就抛给了绿景中国,如何能短时间内拿出真金白银回购股份?因此,若此次真能引进超级央企之一的中信集团入股,白石洲项目将迎来关键转折点。
中信系的优势在于债权方,代建方、信托服务方子公司内部协同作用,而中信城开是中信集团一级全资子公司,主要聚焦涉房化险业务,先后“拯救”过佳兆业、恒大多个项目,去年12月才吞下了广州中心区最大的旧改项目——沥滘城中村改造项目。
近几年深圳宅地出让量持续缩减,从2022年34宗降至2024年6宗,而白石洲项目地段占优,最终哪家无论企业入股,对该项目而言都是利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