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AI快舟 工业富联的万亿市值走向

产城 产业园区 2025-09-06 02:02:06
为你播报
约 12分钟
工业富联的股价,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4倍有余。一举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只万亿科技股。

观点网 工业富联的估值正处于其上市以来的绝对高位。

据观点新媒体此前报道,9月1日,工业富联(赣州)智能制造项目二期在江西赣州经开区正式动工。该项目是赣州迄今引进投资规模最大的高端智能制造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2023年2月投产。

二期规划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计划2027年投产,全面达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300亿元,将进一步强化赣州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产业链布局。赣州智能制造项目二期,工业富联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将与其他基地形成协同,支撑AI服务器、高速交换机等核心产品的产能扩张。

工业富联赣州智能制造项目于2022年1月签约,是工业富联目前在中国内地投资最大、建设最新、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园区。项目一期2022年6月动工,仅用122天就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2023年2月投产,比原定计划提前两年。

赣州市委常委、副市长何琦,在工业富联赣州智能制造项目二期开工仪式致辞中表示:“三年多来,工业富联累计在赣州带动就业3万余人,实现产值超600亿元、进出口总值超1000亿元,成为江西最大的外贸出口企业。”

说到工业富联,可能会有点陌生,但其全称更被众人所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富士康集团的创始人郭台铭。

工业富联(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富士康集团旗下的核心子公司,其股价的显著上涨与富士康集团的整体估值提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动关系。鸿海精密通过多层股权架构持有工业富联约80%的股权,而郭台铭个人间接持有约10%。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富联的股价,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从4月9日,13.94元/股的最低点,一路飙升至9月2日,58元/股的最高点,上涨了4倍有余。一举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只万亿科技股。

工业富联市值也从2025年初的3500亿元飙升至9月的1.05万亿元,直接导致鸿海持有的股权价值从约2942亿元增至8825亿元,净增约5883亿元,相当于鸿海自身市值(约5200亿元)的113%。

而郭台铭也从4月福布斯国台湾富豪榜第四位,跃至中国台湾富豪榜首位,身家约135亿美元,成为了最大赢家。

AI服务器,增长的核心引擎

资料显示,工业富联是一家高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要业务包含云计算、通信网络及移动网络设备、工业互联网。

2024年,公司云服务设备实现收入3193.77亿元,占总收入52.43%;通信网络设备收入2878.98亿元,占总收入47.26%;工业互联网收入9.40亿元,占总收入0.15%。

据公司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工业富联实现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58%,归母净利润达到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均创同期历史新高。第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达到2003.4亿元,同比增长35.9%;净利润为68.8亿元,同比增长51.1%,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全球AI需求的持续扩张,为工业富联AI服务器业务创造了发展条件。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谷歌、Meta、亚马逊、微软四大海外云服务提供商(CSP)合计资本开支达900亿美元,同比增长70%,环比增长25%。

云计算业务已成为工业富联增长的核心引擎。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整体服务器营收增长超过50%,其中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过60%,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增长超150%。

工业富联已覆盖AI服务器全产业链的生产制造,从模块、算力板、Computetray算力板、Switchtray算力托盘、冷却系统、一直到机柜系统。

据悉,工业富联与英伟达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承担了英伟达AI服务器从GPU模组到整机生产的全链条制造任务。备受关注的GB200系列产品已实现量产爬坡,良率持续改善,出货量呈现逐季攀升态势。

据悉,今年下半年,工业富联核心产品GBR200NL72将承担起主力出货的角色。不过,到了明年一季度,GB300有望逐步取代GB200的市场地位。

目前GB300的市场需求已显现,仅今年三季度就已出现千柜级别的客户需求。相较于GB200,GB300的算力提升了1.5倍;且在产品迭代过程中,能获得更丰厚的单台利润空间。由此来看,工业富联明年单台设备的盈利增长的概率较高。

大客户依赖挑战

在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领域,2024年工业富联高速交换机产品组合已覆盖Ethernet、Infiniband与NVLinkSwitch等多元部署场景,400G机型增长趋势明显,800G机型陆续启动出货并带动高阶产品占比上升。

2025年上半年,800G交换机实现大量出货,营收较2024年全年增长近三倍,高阶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据产城园区评论获悉,根据工业富联的公司指引,今年三季度800G交换机同比增速将达15倍,因AI服务器需求提振和自身能力突破,工业富联将交换机产能资源向高速交换机引导,公司预计未来营收占比将明显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富联也面临多重经营挑战。服务器代工业务毛利率长期偏低,2020-2024年云计算业务毛利率始终在5%左右徘徊,显著低于其他业务板块。这种低毛利率模式使得公司虽然营收规模庞大,但净利润率并不高,导致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有限。

AI手机推动的高端换机潮也带动了终端需求的结构性复苏,得益于工业富联长期合作的大客户苹果、三星的高端机型销量带动。工业富联精密机构件业务出货量同比增长17%。同时,工业富联还在积极布局5G基站、高速交换机等通信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富联实施的大客户战略虽然成效显著,与众多国际科技巨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但这也带来了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根据工业富联财报数据,2024年,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达到4673.6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76.73%,这一比例相较2023年的75.98%还有所上升。

高度依赖少数大客户的业务模式,使得工业富联的经营业绩容易受到主要客户需求变化的影响,一旦失去某个重要客户,将对公司业绩造成重大冲击。

全球化布局与科技挑战

工业富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生产基地,形成了庞大而高效的产能布局。从中国的深圳、郑州、杭州,到墨西哥、越南、欧洲等地,都分布着工业富联的工厂和园区。

这种全球化的布局,让工业富联能够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工业富联与众多优质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富联境外资产的盈利能力。截至2024年末,工业富联境外资产高达2003.9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高达63.11%,但净利润只有39.1亿元,占比仅16.84%。资产规模与盈利贡献不匹配,反映出工业富联在全球化运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效率问题,以及当地市场竞争激烈、成本高企等挑战。

工业富联持续维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自2020年以来每年都超过100亿元,仅2025年上半年,工业富联研发投入达到了50.95亿元,同比增长4.5%。

作为苹果产业链核心供应商,工业富联与苹果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手机生产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和制造经验。公司旗下iPEBG郑州综合保税区主要负责iPhone、精密机构件及智能制造相关方案的设计生产,形成了从核心零组件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能布局。

2024年10月,工业富联在河南周口投资建设科技工业园,规划生产手机、平板等关键零组件,两期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31亿元,进一步扩充苹果供应链的产能储备。

在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工业富联推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液冷散热解决方案,如全系列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超流体液冷技术,有效降低了冷却液的黏度和摩擦力,提升了热对流系数和热浮力效果。

在精密制造技术方面,以工业富联生产的苹果手机的摄像头支架为例,其精度要求极高,误差必须控制在头发丝的1/10以内。

然而,与全球顶尖的科技制造企业相比,工业富联在核心技术专利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仍有差距。工业富联虽然在高精密制造、液冷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整体上仍处于“制造”而非“创造”的阶段。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对代工模式的过度依赖,是工业富联面临的重要挑战。

工业富联的估值正处于其上市以来的绝对高位。值得关注的是,中资券商中最乐观的华泰证券将目标价从58元上调至63元,外资券商中最乐观的花旗目标价从48元上调至60元。当前工业富联的股价与市场中最乐观的券商给出的目标价,仅一步之遥。

截止9月4日收盘,工业富联周线级别显著超买,若市场情绪回归理性,工业富联的股价或将面临调整。未来,工业富联能维持在万亿市值多久,仍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宓瑞祺 审校:武瑾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