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2025年辅助驾驶遭遇“至暗时刻” L4级自动驾驶有望2027年实现

科技 汽车 2025-08-28 22:22:41
为你播报
约 4分钟
未来3到5年,物理世界最大的智能体应用是自动驾驶,L4级自动驾驶有望于2027年实现。

观点网讯:8月28日,理想汽车举行中期业绩会。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在会上表示,2025年整个辅助驾驶行业遭遇“至暗时刻”——相关技术与体验在上半年进展缓慢,同时还面临来自监管的挑战,但他认为这是“黎明到来前的黑暗”。

在他看来,VLA是通往L3、L4甚至L5级自动驾驶的清晰路径,因其工作方式与人类一致,未来驾驶能力有望比人类强10倍甚至100倍,且VLA是“真正的AGI(通用人工智能)第三阶段的智能体”。

关于VLA的能力提升来源,李想表示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通过人类的数据和机构模型获取人类经验,达到与人类相同的水平(类似“师傅带徒弟”),并大量运用SFT(监督微调)、RHF(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方式进行后训练;

其二,更重要的是通过世界模型生成的环境开展强化训练,此处的训练方式并非用于训练机构模型,而是直接训练智能体。他举例说明:近期国内外常出现L4运营车辆陷入施工场景“坑中”的情况,这类真实世界数据有限且无法用于训练,但在世界模型中,可将“坑”转化为数据资产,生成无数车辆掉坑数据,通过强化训练让智能体轻松解决此类问题。

李想强调,世界模型拥有比真实世界更难、更全面、更高质量、更具挑战的数据与反馈方式,能解决人类世界数据过拟合、数据分配不均及无法剔除“脏数据”对智能体的影响。

随着训练迭代与成长,未来2年左右VLA有望达到人类驾驶安全的10倍以上,但这背后存在两大挑战:一是“大脑”(模型规模),端到端模型规模为3亿参数,当前交付的VLA模型规模已达40亿参数,但与人类大脑仍有较大差距,而模型规模扩大能显著提升泛化能力;二是“心脏”(算力),模型规模扩大需在端侧部署更强算力以“供血”,支撑更大模型运行,且在模型设计层面,相比以往可能需要10倍起的推理算力,用于解决训练所需的环境与数据。

对于未来,李想预测,随着强化训练、模型规模及算力的提升,自动驾驶的进步速度与成长速度将远超以往任何一种方式;未来3到5年,物理世界最大的智能体应用是自动驾驶,L4级自动驾驶有望于2027年实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审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