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直击 | 增长不确定性下 拼多多如何作答投入与回报考题

消费品牌 电商 业绩 2025-08-26 00:51:32
为你播报
约 11分钟
“我们不认为这个季度的利润可以持续,未来的波动依然会比较大。”

观点网 延续上一季度的跌势,拼多多最新发布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显示,该公司的利润表现在今年第二季度继续录得下滑。

数据显示,拼多多在今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039.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70.595亿元增加7%。主要由于在线营销服务和交易服务收入增加。

其中,来自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业务的收入为557.03亿元,同比增长13%;交易服务收入为482.82亿元,同比微增0.7%。

单季度营业利润为257.93亿元,同比减少21%;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为277.48亿元,同比下降2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7.54亿元,同比减少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27.08亿元,同比下降5%,但超出市场预期的223.9亿元。

整体而言,这是一份趋稳的成绩单——收入的同比增幅有所放缓,由上一季度的10%降至7%;净利润也由双位数下跌转为低个位数,降幅有明显收窄。

管理层在业绩发布后的电话会上指出,“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下,本季度的营收和利润再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相较于短期业绩,我们更加关注可以为平台生态带来长期回报的投入。这也是我们甘于牺牲利润,长期坚持反哺生态的原因。”

业绩公告发布当天,拼多多美股盘前涨幅一度接近12%,此后回落至个位数。

押注长期回报

对于拼多多而言,眼下的挑战或许在于如何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回报。

去年8月,拼多多推出“百亿减免”的惠商政策,先后推出技术服务费、推广服务费等退返权益,持续为广大商家减佣降本。今年二季度,在此前基础之上,拼多多加速推进千亿扶持的新战略,将高质量发展的投入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量级,也首次在电商行业开启了千亿级别的惠商行动。

在拼多多看来,这样的举措能够帮助商家及相关产业穿越周期,但对于其自身而言,在收获长期成果之前,势必要先经历业绩的短期波动。也就是2025年以来两个季度营收增速的进一步回落。

实际上,在去年同期,拼多多单季度营收970.59亿元,同比增幅86%。营业利润325.65亿元,同比增长156%;Non-GAAP营业利润为349.87亿元,同比增长13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0.09亿元,同比增长14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Non-GAAP净利润为344.32亿元,同比增长125%。

转眼间,拼多多距离增长的“巅峰”已经一年。尽管此前,该公司管理层对投资者们的增长预期进行过管理,并预告了“长期看来这样的高速增长不一定能够持续”,但面对如今的表现,市场难免心存疑问,拼多多的未来驶向何方?

在上半年,相较于其他电商平台于即时零售业务的密集动作以及开启的新一轮投入,拼多多显得更为低调。

赵佳臻在电话会上谈到,为了应对这样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平台也将更积极的应对,从长远的眼光正向看待竞争。

“我们把行业竞争变成一个良性的促进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因此平台主动选择加大投入,牺牲一部分自己的利润来为中小商家创造发展的空间。这在管理层看来是平台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对平台生态发展的长期投资。”

也正是基于此,拼多多做出预测,“我们不认为这个季度的利润可以持续,未来的波动依然会比较大。”

2024年是拼多多深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2025年则是拼多多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只有主动作为和产业链供应链密切协作,才有可能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增长,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据悉,在供给侧,千亿扶持全面扩大对中小商家、心智商家以及品牌商家的扶持力度,确保不同商家主体都能享受到平台的扶持政策,推动农产区、产业带也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在供给侧的一系列的投入,也进一步激发了需求侧的消费潜力。在618大促期间,平台数十个类目的销量创下新高,仅百亿补贴超级加倍补的活动单日订单量就超过了376万单,广大消费者日益丰富的新需求也得到了持续满足。

“目前,电商行业正在围绕新业态进行新一轮的激烈竞争。我们坚持长期主义的理念不会变化,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千亿扶持战略,把真金白银用在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商家服务和促进产业升级上,致力于构建多方共赢生态。我们也希望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引导行业向着更普惠、更开放的方向不断迭代、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正向价值。”

只是,外部环境的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持续深化的扶持战略,种种因素的叠加,未来短期或许仍不可避免会造成财务表现的波动。

练好业务基本功

不过,海外业务及多多买菜或许能够成为拼多多新的业绩支点。

拼多多董事长、联席CEO陈磊在晚间的电话会上,就全球化业务相关问题表示,过去几个季度,全球贸易的结构变化比较大,我们在不同地区短期会有一些波动。但总体上来说,我们看到的是消费者的需求稳健,同时消费者对我们平台的信任也在逐步加深。”

基于此,拼多多将顺应各个地方的变化,快速做出调整,以满足各个地区不同政策的变化,以及不同市场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当前全球化业务已经经历了一开始的发展阶段。我们很欣喜的看到,平台上的商品和服务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的正向反馈。当然与此同时,我们的业务能做得更好的地方还有很多。”

他提到,全球化业务接下来会围绕供应链的能力,服务的能力以及合规的能力去做更多的投入。“扎实的练好基本功,为全球化业务的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具体而言,从供应链能力上,拼多多正在持续加强业务的本地化运营,和当地商家一起丰富平台上的商品选择,增强供给的稳定性,提高时效性。

从服务的能力上,平台正在不断优化与物流合作伙伴的协作模式,提高履约体验。“我们的团队正在方方面面夯实自身的能力,更好的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高期望。”

另一方面,今年6月下旬,曾有市场消息称,拼多多旗下的多多买菜正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并最快将于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

彼时,正值美团关闭全国大部分的优选业务,以集中兵力应对外卖大战。而当时消息显示,多多买菜将综合借鉴美团自营零售和平台零售的业务模式,在配送上优先考虑与闪送、顺丰同城第三方平台合作,初期尝试以生鲜、品牌和白牌商品为主,保证低价。

对此,拼多多相关人员曾回复表示,该尝试旨在提升平台履约时效,让消费者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在最新召开的电话会上,拼多多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就多多买菜业务的相关规划展开介绍。

“多多买菜是一个比较苦的业务,确实需要长期的、大量的投入。竞争对手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出,集中力量去投入新业务。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不能松懈,而是要进一步的加大符合我们业务规划的投入,用钉钉子的精神去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对于我们业务上造成的冲击。”

他透露,一直以来拼多多在评估是否要做一个业务的时候,首先是问自己是否可以创造独特价值。同时在2020年启动多多买菜业务的时候,也提到把这项业务看作是一个电商业务的自然延伸。

“我们启动这个业务的初心,是平台用户对于生鲜品类有实在的需求,而传统电商的供应链无法很好的满足这部分需求。”

据悉,经过近五年的投入,目前多多买菜的提货点已经覆盖了超过全国70%的行政村,解决了不少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同时也构建起了一张农副产品流通的高效网络,帮当地农户和中小商家对接到当地的消费者,也拓宽了销路。

“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大量投入的业务。但是我们觉得很有意义,会进一步加大投入。” 赵佳臻补充道,“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从产品品类、服务质量、送货时效等方面,脚踏实地做更多的长期投入,为消费者和产业链参与者带去实质上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潘玲宣 审校:徐耀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