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现在的海康威视更关注利润而不再卷收入。
海康威视近期发布2024上半年报告显示,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418.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其中二季度收入同比小幅下滑;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1%。
该公司指,面对新形势,公司自2024年下半年起全面调整战略,从关注收入转向关注利润,以利润为中心推进组织变革和精细化管理,保持安防行业领先地位,把握AI机遇推进场景数字化及内部数字化转型。
回顾这一年的调整,海康威视管理层表示,公司没有关停任何业务,没有减少任何产品线,只是做运营上的优化,全面优化以更好适应市场变化。
该公司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实现10%以上增长,下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速高于上半年,业绩逐季上行。
“往前看,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公司未来中长期的增长点需要在下一轮技术革命的风口中去培育,需要更加坚决地拥抱AI大模型。”
境外与创新成增长动力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在海康威视上半年营收构成中,境内主业营收总和178.2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33%,占公司营收43%。国内业务下降主要因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业务大幅下滑,其上半年营收40.67亿元,同比下滑29.75%。
海康威视管理层指,目前SMBG渠道去库存工作已近尾声,低毛利产品的收入下滑不会拉低净利润;预计下半年SMBG业务收入虽同比仍会继续下滑,但环比会显著增长,利润会实现同比由负转正。
其表示,SMBG业务本轮的调整固然对公司今年整体收入带来压力,不过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积极响应反内卷,推动国内安防产业健康发展。
PBG与EBG业务基本保持平稳。其中,公共服务事业群PBG实现营收55.73亿元,同比微降2.11%;企事业事业群EBG实现营收74.62亿元,同比微降0.36%。
境外与创新成为海康威视增长的主要动力。境外主业方面,海康威视于上半年实现营收122.31亿元,同比增长6.90%,占业务比重约29%;加上创新业务海外收入,海外收入已占总收入36.89%。
对于海外业务,管理层介绍,海外增长最快的区域为中东非洲,其次是东南亚和拉美。从产品角度看,除了传统视频安防产品之外,还有非常多的非视频的产品,占比大概1/5到1/4之间,比如报警、门禁对讲等。
管理层预计下半年海外业务增速将高于国内,且净利率表现更优。
创新业务方面,上半年实现营收117.66亿元,同比增长13.92%,占公司业务比重达28%。受益于国内3C产业和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行业的拉动,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电子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机器人业务同比增加14%,智能家居业务同比增加12%,汽车电子业务同比增加46%。
毛利率方面,海康威视上半年毛利率为45.19%,其中主业产品及服务的毛利率达到48.52%,同比提升2.19个百分点;而综合毛利率同比仅微增0.35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相对更低的创新业务拉低所致。
“过去公司经营上以收入为考核中心,所以会有一些毛利率没那么高的产品;随着考核中心改为利润,毛利率较低的产品会少一些,挤掉了一些泡沫,虽然收入可能不那么好看,但是会带来主业毛利率的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对于下半年,管理层最看好创新业务,原因是不论是新能源汽车、3C制造还是锂电池行业,这些需求都有延续性,所以像海康机器人、汽车电子业务的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都会靠前。
国际业务和SMBG,下半年利润增速会靠前一些,国际收入增速可能会在5%左右,同时欧元升值有利于产品出口的毛利。区域也存在不确定性,比如印度、欧美市场。
SMBG经过这一轮的调整,管理层预计下半年的利润会实现同比正增长。下半年PBG和EBG收入端可能会是持平或者略有负增长,但细分行业会有增速的分化。
“比如对于PBG来说,像高速、交警、民航、自然资源、智慧城市、司法这些子板块今年上半年增速还是比较快的,但是公安行业的需求今年还没有看到起来。对于EBG,智慧商贸、电力、电子电器以及3C行业,国内保持大量的投资,这几方面都还不错的。但是教育教学、石化能源行业就会受到新生儿下降、PPI转负带来的影响,行业投资有压力。”
要做更多“蛋炒饭”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长期不足谋短期。
“就今天来讲,海康中长期的增长点在哪?单从技术来讲,可能是跟大模型相结合。”
管理层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公司未来中长期的增长点需要在下一轮技术革命的风口中去培育,需要更加坚决地拥抱AI大模型。
据介绍,海康中长期增长点包括几方面: 一是安防行业本身会为海康带来更高的利润,2021年至今已调整近四年,相信行业本身触底不会太远;二是随着竞争格局改善及海外渗透率提升,行业将持续贡献更高利润;三是创新业务,八大创新业务中5个已实现约20亿净利润,三到五年周期内再增数十亿元利润可期;第四,AI大模型结合的新产品及LED、音频、网络等培育类产品,将在安防主业外带来有意义的利润增长。
关于AI业务,管理层称公司是“先挖井,再撒网、建生态”,认为AI大模型和多维感知的融合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尝试,就像研究新药一样,做创新药肯定要找到合适的人来做临床试验,海康凭借多年积累更容易找到试验用户。
“今年以来有几百款大模型的新产品,这几百款是需要用户和客户的反馈,不断做打磨的,这就是挖井的过程。”
之后是撒网,把应用铺开,再建起繁荣的生态,海康威视会深挖例如工业、电力、城市治理、交通管理、水利水务等一系列行业,努力打造深层次的应用。“我们专注在智能物联,AI的应用要和多维感知融合,海康历史上在多维感知方面的投入和同行比起来优势很大,AI再加上去优势就更明显。”
据悉,海康威视内部有个说法叫做“蛋炒饭”,饭是原来的多维感知,加了AI这个蛋之后,AI衍生的各种功能就加进去了。
“所以AI大模型之于海康,能让我们最赚钱的事情就是做更多‘蛋炒饭’,就把原来的多种多维感知加一点AI,而AI的能力由我们研发整个体系来提供,成本并不高,就如同有自己的养鸡场一样,但做出来的蛋炒饭的价值和用户的满意度都会大幅提升。”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目前海康绝大部分产品线已结合AI技术推出AI产品。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产品覆盖云、域、边等多个层级,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比如,工业制造领域,机械臂防撞摄像机避免机械碰撞,X光工业探伤系统提升质检效率;电力行业,搭载大模型的球机降低误报,碳驱鸟一体机精准驱鸟,峰功率一体机降低费用;城市治理领域,文搜系列产品助力公共安全,烟火检测大模型提升识别精度,全光谱融合AI大模型算法监测水质;交通管理领域,雷视融合产品提升主干道通行速度等等。
管理层表示,会在未来几年把握住这一波AI技术革命带来的成长机遇。一方面,海康的产品线将随着AI技术边界的拓展而延伸,将不断推出一系列新研发的AI硬件终端产品。
另一方面,在面对各个细分行业的各类具体应用时,能够借助海康在AI能力的平台优势和规模优势,将AI能力、专业感知和行业经验三者有机融合,推动智能物联产业的整合与生态系统的形成,让海康的AI系列产品拥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