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全球投资者们得日子似乎都越来越拮据,不得不收缩阵线,至少重新思考自己宝贵的资金应该投在哪里。
而港股上市的春泉产业信托决定卖掉位于英国的所有资产。
2月19日,春泉产业信托公告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RUK01 Limited与Anglo-Dutch Property (UK) Holding Limited签订协议,向后者出售Hawkeye Properties 501 Limited的全部股权。
Anglo-Dutch Property (UK) Holding Limited为春泉产业信托REIT管理人——春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东之一的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所有。
公告显示,Hawkeye Properties 501 Limited持有位于英国的83项商业物业。交易对价2638.58万英镑,按照2025年2月17日收市汇率(1.00英镑兑人民币9.1726元)计算,约合人民币2.42亿元。
这83项物业由春泉产业信托于8年前买入,当时被认为是引发港版“宝万之争”,即太盟投资PAG与日资管理人,争夺春泉产业信托控制权的“内斗导火索”。
进军英国是春泉产业信托在重重掣肘之下,争取推进的一次海外投资。
但如今,这笔投资也变得如同“鸡肋”。
压力之下的收购
春泉产业信托是于2017年4月完成收购上述英国商业物业。
资料显示,这批物业遍布英国各地,为总内部面积约为50万平方呎的84个商铺。它们全部带15年租约出售,单一租户为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旗下的英国最大的汽车服务连锁品牌之一Kwik Fit。
据当时公告披露,这项收购总代价为7350万英镑,春泉产业信托以内部资源约3610万英镑的现有银行借款,及透过3700万英镑的新银行借款应对支付。
为筹集资金,春泉产业信托不惜大幅折让发行基金单位筹资,向机构股东China Orient Stable Value Fund Limited按照每股3.25港元定向增发1.148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9.2%。这变相摊薄了其他基金持有人的份额。
一系列动作引发了春泉产业信托第二大股东太盟投资的不满。
太盟投资于2016年6月开始首次举牌春泉产业信托,最初持有5.66%基金份额,随后通过数次增持,直至将持有的基金份额提升至17.95%。
2017年3月,太盟投资经过多轮增持,已成功掌握春泉产业信托10.02%基金份额,成为仅次于大股东RCA Fund的存在。
太盟投资彼时认为,春泉产业信托所做的这次收购拥有诸多疑点,收购资产远处英国,春泉管理人不具备海外资产管理经验,收购完成后,相关资产与管理人股东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的关联交易存疑。
另外,春泉产业信托此次收购为杠杆收购,不但要借贷还要折价增发新股,太盟投资不希望自身持份被摊薄。
认为收购逻辑不合理的太盟投资于2017年8月致信春泉产业信托,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罢免由日资控制的管理人春泉资产管理,并要求派员进入董事会,理由是因信托股价表现明显落后同行等一系列因素。
2017年11月,股东大会如期举行,但太盟投资的相关提案未获支持。
一年后,春泉产业信托再次宣布,通过大幅折让发行基金单位的形式收购惠州市江北区地标性购物商场华贸天地,再次引起争议。
2018年9月,太盟投资趁机发起攻势,宣布向春泉产业信托提出有条件自愿性现金要约,要约价为每个基金单位4.85港元的高价,要约收购涉资高达52.4亿港元,附带条件仍为罢免该房托基金管理人。
太盟投资给出的理由是,基金单位价格表现持续及严重不佳、管理人的管治及决策令人质疑,以及管理人缺乏清晰策略及连贯的业务计划,因此必须罢免管理人。
2018年10月,太盟投资将现金要约价格进一步提高至5.3港元,但后续由于接获的基金单位太少,直至要约收购期限终止,太盟投资始终未能再往前迈出一步。
如今,双方的争斗已告一段落。
春泉资产管理行政总裁梁国豪2023年7月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曾经有一段时间,可能双方意见未必会一样,想法未必太配合,但经过那么多年的接触,现在和他们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他指,春泉资产管理刚向太盟投资回购所实益拥有的基金单位,相当于当时最后可行日期已发行基金单位总数约4.23%基金单位。此后,太盟投资继续持有春泉产业信托11.85%股份。
83个“内斗导火索”
引起内斗的英国物业如今尽数出手,双方“恩怨”似乎也最后画上了句号。
据分析,春泉产业信托顶着压力进军英国是为了应对2016年房地产行业被纳入“营改增”税收试点之后,对核心资产北京华贸中心写字楼收入的重要影响,希望通过海外收购实现资产多元化。
英国物业的100%出租率、15年租约期限和每年较为稳定租金收入,被视为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补充。
同时,2017年也是中资大举进军英国房地产市场的一年。由于英镑贬值,主要由中国买家组成的海外买家成了绝对主力,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了英国房地产市场最大买家,全年累计掷金约100亿英镑。
春泉产业信托顺应潮流,实施了一次“抄底”行动。
但后续表现证明,春泉产业信托的英国物业组合,稳定的确稳定,但难以提供更多想象力。
尤其是与春泉产业信托核心资产北京华贸中心写字楼一座及二座对比,英国组合能提供的收益和估值太小。
资料显示,北京华贸中心写字楼一座及二座于2024年H1的估值就达到84.8亿元人民币,为英国组合十余倍之多。
英国组合对春泉产业信托整体收益贡献占比也不多,一直徘徊在6-7%。特别是春泉产业信托2022年完成购入惠州华贸天地68%之后,英国组合的贡献就显得更少。
相对地,春泉产业信托却要应对不相等的海外管理难度。
最新公告中,春泉产业信托表示,尽管目标物业(英国组合)的三重净租赁安排对日常营运管理的要求极低,但跨境投资组合仍需要全面管治基础设施。这包括英国特定的法律合规、税务报告、融资安排及专门的专业服务供应商。
“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英国投资组合而言,消除这些特定区域的要求,可让管理人将其资源完全集中于核心中国投资组合。”春泉产业信托表示。
通过此次退出,春泉产业信托能一次性获得收入2.35亿元。该公司称,未来投资经营的策略重心会再次转向中国核心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