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指数(GDIRI) 近日,领展项目公司总经理(中国内地)庄美蓉透露,领展旗下位于深圳福田的商场领展中心城五一假期客流量同比增长82%,其中香港消费者占50%。
领展行政总裁王国龙也于近期业绩会上表示,周末期间领展旗下位于深圳的商场,日均有4至5成人流来自香港,突显出大湾区城市的消费力正在融合。
据观点指数了解,领展在内地主要有两条产品线,即领展广场和领展中心城。领展广场定位为社区商场,为所处街区及附近社区的都市家庭及新生代提供体验;领展中心城的级别则更高一些,定位为内地核心城市中心地带的地标性零售商业体。
上述提到的亮眼业绩,均来自领展在深圳的首个项目领展中心城,这也是领展内地唯一一个中心城系列项目。
资料显示,该项目前身为怡景中心城,自2002年启动开发,2007年正式开业,但发展之路坎坷,后续历经了多次股权变动。缺乏高质量运营,加上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虽然占据较好的地段优势,但此前怡景中心城的运营成果并不突出。
时间来到2019年,领展以66亿元全资收购了该项目,并花费2.86亿元耗时一年多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内容包括项目软硬件升级提升、商场定位重新规划、优化环境和品牌内容招调等,最后于2022年1月重新开业,成为如今的领展中心城。
观点指数认为,相比领展内地的其他项目,深圳领展中心城的地段优势更为突出。该项目位于深圳中心区的福田CBD的会展中心站位置,是深圳地铁1号线与4号线双地铁上盖的商业项目。
从地图上看,该项目距离福田高铁站的步行距离仅400米左右,与福田口岸、皇岗口岸也仅约3公里。
来源:百度地图,观点指数整理
凭借着上述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去年通关后,领展中心城吸引了大批来内地消费的香港游客,成为港人北上最直接的受益者。
面对来之不易的商业机遇,去年至今领展中心城在消费业态、客户服务上都做了不少调整,力求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香港消费者。
据观点指数了解,目前港人北上消费主要针对美食茶饮、娱乐休闲等业态,位于便利区位的商场、性价比高的山姆会员店等成为上述客群的必逛之地。
基于此,作为深圳少有的港资企业操盘运营项目,领展中心城在去年引入了不少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品牌,更加符合香港消费客群的需求。
资料显示,领展中心城去年至今除引入本帮江浙菜品牌吴莊、粤菜品牌珍禄等餐饮品牌之外,还专门打造了休闲体验区域,区域内有常乐推拿、涟·泰式按摩、静耳、启然肌肤管理中心、农本方中医诊所等体验业态。
数据来源:项目官微,观点指数整理
官微数据显示,截止目前,领展中心城的业态分类中,餐饮品牌数量占比达44%,是占比最高的业态,且超过了零售品牌的数量占比,后者占比为 43%。
此外,B1层升级而来的 “食加空间Foodie+”也于5月28日开始试营业,规划上以“食”为引,构建出一个全新的多元社交空间,这意味着项目餐饮业态比例将进一步上升。
观点指数认为,领展中心城业态调整背后,除了迎合港客消费趋势外,也有满足福田CBD商务客群、家庭客群相关消费需求的考虑。
除不断丰富业态品牌外,针对香港消费者在内地消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领展中心城等为代表的商业项目也有相关的解决对策。
如为提高香港消费者支付的便捷性,领展中心城已与AliPay HK、WeChat Pay HK等支付平台进行合作,此外还提供跨境手机免费Wi-Fi等服务,满足上网需求,这些给项目吸纳和留住客群起带来了正面影响。
但需要关注的是,虽然目前领展中心城受惠于资产改造升级、港人北上消费等因素,获得不错的业绩表现,但能否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竞争力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首先,虽然港人北上热度依然居高不下,但这类消费者多为目的性消费,若后续消费习惯改变,领展中心城或将失去相当部分的主力客群。
基于此,观点指数认为,领展中心城在提高项目对香港消费客群吸引力的同时,还需发力稳固深圳福田本地客群。
其次,回到区域商业发展层面,福田CBD商圈作为深圳商业密度较高的商圈,分布有领展中心城、深业上城、皇庭广场、福田星河COCOPark、卓悦intown、中洲湾C Future City、KKONE等诸多项目。因此,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未来领展中心城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