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指数(GDIRI) 近日,金碧物业有限公司(金碧物业)向其去年11月末成立的广州金碧投资有限公司(金碧投资)再次注入了一家下属物企(100%股权)。
通常情况下,物业企业整合下属公司旨在优化内部运营,以有效利用资源,获取经济收益;而对于金碧物业来说,这些内部的腾挪行为还意味着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和预防来自控股方恒大及自身的风险。
资料显示,金碧物业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100亿元,实缴资本60.035亿元,隶属恒大地产集团,由在香港注册的雅立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目前该公司共对外投资50家企业,2022年度工商年报显示其员工人数33129人,属于超大型企业。
“金碧”往事
“金碧”这一名字的来源,与许家印早年创业的经历有关。1996年许家印开始创业,在广州成立了成大实业集团公司。次年,其买下原广州农药厂地块打造了金碧花园项目,这既是恒大的起点,也是许家印掘得的地产第一桶金。同时,金碧物业也由此得名。
天眼查显示,金碧物业自身风险1656条,周边风险50498条,历史风险266条,涉及预警信息2119条。
过往报道还显示,金碧物业及旗下多家子公司先后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涉及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委托合同纠纷等。
一方面受恒大系列事件影响,另一方面金碧物业自身也面临诸多压力。以上都使得金碧物业有动机去寻求一个更安全的新平台,而金碧投资成立之后,金碧物业已经向该平台转让了四家物企100%股权,涉及陕西、湖南、江西和海南等区域。
观点指数获悉,金碧投资成立于2023年11月30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韩超。经营范围包括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企业管理;物业管理;由金碧物业持股100%。
近期完成股权变更的西安鸿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注册资本200万元,注册地址在西安经济开发区。变更记录显示,该公司曾在2020年5月份进行股权变更,由西安中渝置地有限公司变更为金碧物业。由于前述的西安中渝置地在2016年11月发生股权变更,由恒大地产集团西安有限公司全资持有。因此是次同样是内部的调整。
彼时,中渝置地已订立由中国西部发展商向优质的国际化企业转型的目标,版图已不再局限在二三线城市或中国中西部。2015年6月至7月,中渝置地先后出售体量达340万平方米的重庆渝北中渝项目予恒大,以及体量达190万平方米的成都7个项目予融创,共计套现约97亿港元。
2016年内,中渝置地将位于西安和四川的项目全部权益出售。其中,中渝置地2016年11月以总代价约6.21亿港元出售其于西安远声实业有限公司的全部权益。西安远声目前的大股东便为西安中渝置地,持股74.304%。
对于恒大来说,2015年其斥资近700亿元收购土地和项目,正在寻求跨越式发展。在布局策略上,一二线城市已经成为恒大的重点目标。
这些跨越式发展也体现在物业管理方面,恒大物业IPO文件显示,其前身金碧物业在2016年在管面积超过了1亿平方米,到2019年在管面积超过了2亿平方米。
腾挪诉求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南昌馨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馨雅物业)最早由两名自然人股东持股,2020年9月9日发生股权变更,由江西省天洁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随后2020年9月25日,引入了金碧物业,持股比例为51%。
2023年5月24日,江西省天洁环保服务有限公司退出了馨雅物业34%的股权,金碧物业接盘,全资拥有了该公司,其经营范围涵盖了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施工专业作业,餐饮服务;物业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等。
随后在去年12月末,金碧物业又将馨雅物业转让给金碧投资,成为金碧投资成立之后首家全资子公司。
伴随着中国恒大不断延期的清盘聆讯,金碧物业的动作有所加速。至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正式颁令中国恒大清盘令之前,金碧物业在2023年12月初主要成员发生变更,胡亮退出董事,葛晓接任。
同时,12月5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金碧物业就其20亿元存单质押担保被银行强制执行一事提出追偿。金碧物业提出追偿约19.96亿元款项及暂计利息约1.52亿元。
有观点指出,对中国恒大集团来说,其在香港的子公司接到清盘令,将适用于该子公司在香港的资产。至于恒大集团在内地的资产,通常需要根据内地的法律和程序来进行处置。
虽然具体影响尚不明朗,但过去一段时间物业企业掀起了“去地产化”趋势;金碧物业以及恒大物业也像是在尽快“去恒大化”,摆脱阴霾。
据了解,去年11月8日,恒大物业官方微信公众号更名为“金碧物业服务”,这也是2020年12月份,“金碧物业”更名为“恒大物业”后又一次变化。
金碧物业是恒大物业的前身,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兼并和升级,直到2020年3月恒大物业成立并在当年12月在香港上市。而两家公司将会有怎样的故事,是否会基于金碧投资这一平台收并购还需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