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直击 | 希慎兴业:以香港为核心 看好上海及大湾区(实录)

商业 业绩 希慎 2022-02-24 23:24:12
“核心仍然一定是香港,我们会循序渐进,有好的机遇时会进行一些有序的投资。”

观点网 香港报道 春天要来临之际,香港却迎来了第五波疫情,本来原已准备复原的各行各业再遇寒冬。

港府迅速应对同时,随之而来的防疫限制亦影响民众出门采购意愿,香港零售业大受冲击,游客区如铜锣湾及尖沙咀等亦最受影响。

2月24日,有“铜锣湾大地主”之称的希慎兴业公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年报业绩转亏为盈,股东应占溢利13.83亿港元,而于2020年同期录得亏损25.47亿港元。至于基本盈利则录得23.3亿港元,较2020年微跌2.8%,逊于市场预期。

“根据以往经验,疫情之后,本地消费各方面也有一定动力,所以看到集团2021年的数字比2020年好,原因就是2021年没有游客,香港本地消费可以支撑一定的业务。”希慎执行董事兼首席营运总监吕干威于网上业绩记者会上如是说。

吕干威续指,虽然目前每天确诊人数高企,但港府和中央有很多政策助力,希望尽快将疫情影响降低。

“疫情在这两三个月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影响程度需要再看看。”吕干威提及,去年疫情缓和加上消费券带动下,本地消费力可支撑一定业务,目前旗下商铺出租率达99%。

他续称,去年下半年写字楼市道重拾升轨,相信第五波疫情过后,相关市场将可重回去年底的增长走势;现时旗下写字楼出租率达94%,今年到期的租约中已有35%续租,希慎将一直支持客户一起度过这个艰难时刻。

希慎兴业财务总监贺树人补充,过去两年平均提供了两成或者以上的租金宽免,集团会继续密切关注整个情况。

事实上,一如希慎主席利蕴莲于全年业绩报表中所言,受到疫情的重大冲击,香港现正步入境况维艰的第三年,疲态尽现,不过2021年是希慎的里程碑。

“在于两方面:第一,我们成功地扩展核心利园区。第二,我们建立了重要的策略支柱,有利于中长线的发展。”

2021年5月,希慎联同华懋(占40%权益)以197.8亿港元投得加路连山道商业地王,进一步扩大希慎铜锣湾商业版图。利蕴莲介绍:“这让我们的利园区面积扩大了30%,为集团继续创新、长远增值定下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吕干威则估计,加路连山项目2026年-2027年落成,共提供110万平方呎的新商业面积,另外也会提供6万平方呎的绿化面积,以及600个停车位。

“透过正在准备做的行人天桥沿线接驳设施,将整个利园区版图联结到一起。”他续指,在计划中,于2026年会将利园区自希慎广场到利园一期、二期、三期、六期、八期和行人天桥连接在一起,日后从地铁站去利园八区都可以直达。

于线上业绩演示中,希慎亦再次提到集团的四大新策略支柱,包括与IWG合作于大湾区发展共享工作间、于上海静安区开展的利园品牌投资物业、即将于今年4月预售的大埔露辉路住宅项目,及投资于内地从事医疗的新风集团。

利蕴莲亦指,这些策略支柱已逐渐成形,相信中长期可令集团拥有均衡及多元化的业务组合。

说到投资,吕干威指希慎也有一定的投资原则:“第一,我们希望与行业方面的领先营运商合作。第二,我们希望投资的项目有良好的协同效应。第三,希望通过这些投资,使智慧社区业务营运模式不断更新变化。”

至于未来会否加大内地投资计划,利蕴莲表示,集团会研究各地的投资机会,内地市场看好上海及大湾区,惟香港业务仍然是集团的核心。

吕干威再次强调,核心仍然一定是香港,会循序渐进,觉得有好的机遇时会进行一些有序的投资。

以下为希慎兴业全年业绩会问答实录:

现场提问:《财政预算案》提到香港政府会禁止部分行业追租半年,对集团的业务会不会构成严重影响?近期有没有发现旗下商户在经营上有困难?是否估计到集团在上半年的租金收入?

吕干威:首先,这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法例,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至于法例的详细内容,我们需要多了解后才能作出实际评估。

同时,疫情严峻使很多行业受到影响,在过去两三年中,我们不断与客户保持很好的沟通联系,也提供适合的援助和支持。

现场提问:集团四个业务开始成型,其中有几项是在内地的,可否分享一下集团在内地的中长期发展计划?会不会投放更多在内地尤其是大湾区?

利蕴莲:有好的项目我们都有看,当然内地是非常关键的地方,第一是在上海,第二是在大湾区。

吕干威:我们有一个核心和策略性支柱概念。对于核心,希慎100年来的业务都在香港,也是在铜锣湾,所以这一定是我们的核心。

现在做策略性支柱投资,在地域上,内地挑选了大湾区和上海。当然有其原因,上海是一个商业都会,大家都知道它的潜力。大湾区与我们邻近,文化相近,国家也支持,所以这些都是有选择性的投资。再者,我们也觉得轻资产方面的投资很重要。

希望以上能够给我们的核心业务发展多一些机会,让收入更加平衡。我们选择上海和大湾区作为内地桥头堡发展业务。

再次强调,核心仍然一定是香港,我们会循序渐进,有好的机遇时会进行一些有序的投资。

现场提问:在第五波疫情之下,会不会提供租金宽免措施?分享一下对于今年香港零售市道的看法?

吕干威:现在的疫情是第五波,虽然数字很多,来得也很快,但特区政府和中央也有很多政策助力,希望尽快将疫情影响降低。

我们相信,疫情在这两三个月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需要再看看。

我们会一直支持客户一起度过这个艰难时刻,至于减租,我觉得要双管齐下或者更多方面,看看政府方面有没有给业界一些支持。我们的态度,还是和商户一起共度时艰。

贺树人:过去两年疫情情况之下,我们平均提供了两成或者以上的租金宽免。

2022年刚刚过了一个月,现在说整年言之尚早,当然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整个情况。

吕干威:根据以往经验,疫情之后,本地消费方面也有一定动力。2021年的数字比2020年好,原因就是2021年没有游客,香港本地消费也可以支撑到一定的业务。

现场提问:除了新风之外,希慎会不会投资内地的其他医疗集团?现在新风的投资有多少?持股有多少?会不会增加持股比例?

利蕴莲:我们和新风的关系有好几年了,很早就开始合作。他们的业务很广阔,从私家医院到重症治疗到上门看诊,我们也很关注和他们的合作。

吕干威:我们的投资是有原则的,第一个大原则就是要和行业领先、有自身特别能力的公司合作。

无论是新风和IWG,很多方面都是市场第一,他们的经验和营运能力是合作的基础。

投资方面我们不会冒进,每一个行业,无论是扩大投资还是其他变化,都会积累经验才会去做。

现场提问:今年写字楼市场怎么看?续租租金有没有机会可以转为正数?

吕干威:第五波疫情之前,写字楼业务有重拾升轨的现象。第五波过了之后,我们相信有机会重拾2021年年尾的势头。

因为疫情,这几个月大家会审慎一些,但是我们在写字楼方面是不会悲观的。

现场提问:集团未来会不会增加住宅投资?有没有目标比例?

利蕴莲:我们很想继续有这个节奏,尤其是做住宅。会继续投资,但是很审慎。

贺树人:我们的核心业务是铜锣湾出租物业组合,但没有定一个硬性指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冯慧欣 审校:徐耀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