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报告 | 纵腾受捧下的跨境物流热

物流 仓储 2021-12-16 16:02:22
在该上市传闻传出前,字节跳动成为了纵腾C+轮融资的投资者。

观点指数 近期,消息指出福建纵腾网络有限公司考虑最早明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可能融资至少5亿美元,并可能在IPO前寻求一轮私募融资。

公司很快对此否认,而在该上市传闻传出前,字节跳动成为了纵腾C+轮融资的投资者。

纵腾集团是一家提供海外仓和专线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为谷仓海外仓和云途物流母公司。得益于疫情下快速增长的跨境电商物流需求,纵腾旗下海外仓规模由2020年第三季度的50万平方米增加至70万平方米;2021年3月增加至100万平方米。

虽持续受到资本关注,但跨境电商的市场环境并不稳定。

纵腾在跨境电商物流的行业龙头地位短期难以取代,但面对目前海外市场突发的不确定性影响,未来经营疑虑难消,此时若真正进行IPO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规模效应渐成,屡受资本青睐

纵腾初期以卖家的身份参与跨境电商,于2008年开始先后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设立海外仓,随后围绕自身对海外仓的潜在需求,开拓物流服务渠道。

2014年起,纵腾转型跨境基础设施服务商,2016年开启海外仓第三方业务,2018年收购跨境专线物流公司"云途物流"。

目前,纵腾形成了四大主营业务,均有对应的成熟品牌,分别为从事海外仓服务的"谷仓海外仓"、从事专线物流服务的"云途物流"、从事跨境电商货源分销服务的"冠通分销平台",以及从事定制化物流服务的"WORLDTECH",能对应跨境电商卖家的各种需求。

疫情之下,纵腾旗下谷仓海外仓规模2020年第三季度的50万平方米增加至70万平方米;2021年3月则增加至100万平方米,处于国内龙头地位。

跨境电商仓储服务提供商是典型的商业地产类企业,其增长主要依靠仓库面积的增加,模式稳定,享受行业红利但扩张难度较大。

根据环节组合与服务内容的不同,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可分为邮政小包、国际快递、专线物流以及FBA 头程等产品。

专线物流价格接近邮政,时效仅次于国际快递,并且品类完全、全程可追踪,因此规模效应较强,性价比极具竞争力。

纵腾旗下的云途物流已成为专线物流的龙头,97条自营国际专线覆盖六大洲33个国家,已逐渐形成规模效益。

做基础设施服务,布局境外仓储及中转枢纽需耗费大量资金。截至目前,纵腾集团已完成多轮巨额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投资者中,普洛斯、钟鼎资本等专注于物流垂直细分领域,字节跳动则正在着手建立自己的跨境电商业务。

据观点指数了解,字节跳动在投资纵腾前就与其一道投资了跨境电商卖家帕拓逊,双方战略的契合程度大概率在当时有了评估。

帕拓逊为依托亚马逊、Ebay、Wish等平台,经营3C数码、户外运动、智能家居等产品的跨境电商卖家。年报显示,帕拓逊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9.4亿元,净利润3.1亿元。这也表示字节跳动在跨境电商的卖家和服务提供商均有投资,拓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战略意图清晰。

亚马逊卖家倒下与电商独立站崛起

自疫情以来,由于消费者的习惯改变,跨境电商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天眼查显示,仅2020年上半年,新增跨境电商企业2356家;2020年全年,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61.6%。

从近年数据看,跨境电商规模5年增长近10倍,市场采购贸易规模6年增长5倍。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超1500家,海外仓数量超1900个,加工贸易保税维修项目已建成约130个。

政策的催化与产业升级的必然,推动出口转型高附加值,叠加疫情带来的海外线上消费需求爆发以及国内电商品牌多年的能力积累,电商品牌出海成为大趋势。

全球最大童装DTC品牌PatPat、快时尚跨境女装SheIn接连获得多笔融资,获得大批VC/PE争抢,PatPat已刷新国内跨境电商行业已披露的最大单笔融资金额,SheIn估值已超150亿美元。

然而与PatPat和SheIn这样火爆的电商独立站相比,依托海外电商平台的卖家发展却遭遇重大打击,骤入行业寒冬。

2021年5月以来,亚马逊上以涉嫌操纵评论为由,对平台商家进行大规模封号,亚马逊上的大批中国卖家被封,其中就包括字节、小米和纵腾等曾投资的帕拓逊。据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统计,从5月开始,亚马逊平台上被封店的中国卖家超过5万家,已造成行业损失金额预估超千亿元。

亚马逊"封号"事件对跨境电商卖家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纵腾旗下谷仓海外仓的广东省卖家在其海外仓占比超过47%,今年5月被封的亚马逊卖家绝大部分是其客户群体。

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对跨境电商物流的需求。但作为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纵腾集团,相较卖家的护城河更宽。

而且纵腾旗下谷仓海外仓和云途物流,分别为海外仓和跨境物流全流程服务提供商两大细分领域中的龙头,规模效应已经形成,替代性不强,具备充足的竞争力。

纵腾在跨境电商物流的行业龙头地位短期难以取代,但面对目前海外市场突发的不确定性影响,未来经营疑虑难消,此时若真正进行IPO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原报告 | 敏于数,追本溯源,解读地产深层次脉络。笃于行,揭行业整体发展规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黎浩然 审校:欧阳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