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地王 中海天钻八万开售与鹿丹村旧改往事

楼市 中海 2018-06-20 22:33:22
此次从“天价”回落,似乎也暗示着昔日地王的“平凡”回归。

观点地产网 身处与香港新界仅一水之隔的深圳鹿丹村,据说手机时不时就会切换成香港信号。

然而,由这个罗湖村落旧改蝶变而成的顶豪项目中海天钻,却没能在最后一批房源开售时同步跟上最近的香港楼市节奏。

6月19日,中海天钻项目新批预售均价7.9万元/平方米的消息传出。6月20日开售当天,实际开盘均价约为8万元/平方米。

与三年前入市第一期将近11万元/平方米的最贵豪宅价格相比,此次开盘均价将近直落3万左右,成为大跌眼镜的“白菜价”。

从1989年鹿丹村建成,到2000年拆迁,到2015年被中海接盘晋升地王,此次从“天价”回落,似乎也暗示着昔日地王的“平凡”回归。

“平凡”的昔日地王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近日,位于深圳罗湖的中海天钻项目获得预售许可,预售部分为该项目A区完成回迁后剩余的住宅,共44套,预售均价为7.9万元/平方米。6月20日开售当天,实际开盘均价约为8万元/平方米。

说起中海天钻项目,不得不提起它的昔日地王身份。早在2015年2月,鹿丹村旧改地块便正式竞拍,然而,地块出让条件却近乎苛刻。

根据条件,竞得房企需无偿移交给政府的回迁房达到14.4万平方米,而事实上鹿丹村地块规划总面积仅约为24.4万平方米,其中包含住宅23.5万平方米(回迁住房面积14.4平方米、商品住房面积9.1万平方米)、商业3300平方米,其余为幼儿园、社区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这也意味着,剔除回迁房面积,竞得房企初始可售商品房面积仅约9万平方米。

此外,该地块还采用“定地价、竞容积率”方式进行拍卖,即以定地价和回迁物业建筑面积、向下竞争可售商品住房建筑面积的方法,所报商品住房建筑面积最少的竞买人即为竞得人。这意味着,竞买人每举一次牌、报一次价,地块的总建筑面积将变少,容积率也将随之往下降。

在严厉的出让条件下,万科、中海、招商、金地、卓越等八家房企大亨仍加入该鹿丹村地块的争夺中。最终,中海以8.88亿元总价摘得该地块,新科地王诞生。

除了地价本身,若加上折合14 .4万平方米回迁房建安成本,该地块可售住宅部分楼面价达到4万元/平方米左右。也即是说,中海虽然表面上只花了8.88亿元,但隐含成本却远远不止这个数。

此后,仅短短数月,鹿丹村旧改地块已摇身一变成为“中海天钻”,定位为高端住宅产品中的港澳顶级豪宅系列。

2015年12月,该项目精装房首次开盘,共推约100套,现场单价在8.5-15.5万元/平方米之间,销售均价约为11万元/平方米。

而时隔3年,中海天钻项目最后一批毛坯房拿到预售证,共约44套房,备案最低单价71682元/平方米,最高单价85682元/平方米,均价7.88万元/平方米。

6月20日当日,这44套住宅房源正式开售,实际开盘单价为7.6-9万元/平方米,均价约为8万元/平方米,同时需交50万元的诚意金才能选房。

可以明显看到,与2015年12月入市的第一期价格相比,此次项目开盘价远比“高峰期”便宜了近3万左右,地王昔日的辉煌仿佛变成了过往云烟,不少人甚至直呼“白菜价”。

价格涨幅如此之大,一方面是此次推出的44套房实则为完成回迁后剩余的房源,清盘开卖的缘故使得价格会有一定的下降,包括94-180平方米的3房4房及以上户型。

另一方面,则免不了深圳那一纸“限价令”的关系。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任宋丁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称,在调控严格的情况下,现在中海天钻项目预售反映出来的并不是市场价格,而是一个政策价格。

在去年1月,深圳规土委发布《商品住宅和商务公寓预现售管理操作细则》,其中,对预售价格、对现售价格、对非毛坯出售房源的管控,传递出控制深圳一手房房价上涨的明显信号。

在严厉的调控措施下,自2016年9月以来,截至今年6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实现20个月连跌。

而过去那些打鸡血拿下的深圳高价盘们,在限价面前也纷纷低下头。

4月27日,5.9万元/平方米的59套招商蛇口二期山语海开盘,被一秒抢光。而2016年10月,该项目入市的首批房源备案均价约6.15万/平方米,而周围的二手房均价超8万元/平方米。

同样,4月取得预售证的万科瑧山府二期,备案最低8.3万/平方米起。此前2017年4月份,该项目一期同户型备案均价约9.97万元/平方米,而项目周边目前二手房在售均在12万元/平方米以上。

很明显,深圳近期新房与二手房倒挂现象成为常态,备案、开盘的项目实际价格远低于周边二手房或自家往期项目。“只要限价不解除,倒挂是必然现象,包括摇号等现象都是衍生出来、客观存在的,长期都会伴随着限价而出现。”宋丁分析称。

鹿丹村旧改往事

抛去三年前的地王身份加冕,中海天钻背后的鹿丹村真身以及曲折的前尘往事,无疑是这个旧改项目备受关注的重要缘由,也是令无数深圳人难以忘怀的所在。

可以说,中海天钻实则是鹿丹村脱胎换骨而来的新生儿。

鹿丹村,位于深圳滨河大道边,与香港仅隔一条深圳河,现处于罗湖最繁华的地段。

1989年,鹿丹村小区竣工,因其31栋多层建筑的规模、多达1300户的人数闻名于深圳。此外,鹿丹村小区的名号也不少,“名流村”便是一个。

据往年报道,当初能分到鹿丹村房子的,大多是老革命、工程师、政府干部等各界名流。而小区里的军队干部楼,是供给军队团级以上的转业和离退休军官。

而此后,“风水轮流传”这句老话验证在鹿丹村身上。

由于鹿丹村建造时使用大量海砂,建成不久后,海沙腐蚀、钢筋裸露生锈、楼板出现断裂等问题像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陆续出现。同时,“禁止海沙大量用于建筑”也被写进政府明文规定。

2000年,鹿丹村的命运开始有了第一个转折。时任深圳市市长在考察鹿丹村后,拍板拆除重建要求,3年内彻底改造完毕。

然而,好事多磨。拆迁补偿、政府机构大规模改革等问题,将鹿丹村蜕变历程又拉长了一些,改造计划一直被搁置。

2013年,央视报道深圳海沙楼事件引起轰动,鹿丹村被呈现在媒体聚光灯下。

2014年5月,鹿丹村拆迁终于开始启动。其中,旧业主可按照套内建筑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产权调换,业主可以选择迁回鹿丹村,也可入住附近的深云村现房。

2014年12月31日,深圳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中出现了鹿丹村所在H103-0010地块的身影。

此后,鹿丹村的一举一动开始被更多目光所关注。

从2015年2月中海以8.8亿夺标,到半年后蝶变成“中海天钻”,首期均价11万元/平方米售罄,直到今年6月,最后一批毛坯房以均价8万元/平方米开售,至此,鹿丹村的故事暂告一段落。

而曾经那个遭八大房企大佬角逐,以8.8亿元迎来接盘侠的深圳新科地王,在均价直落3万的现实大幕中,正慢慢回归“平凡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林心林 审校:钟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