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电视生意经 郑家纯李思廉为何拯救九龙仓抛弃的香港有线?

文化地产 新世界 富力 2017-04-21 22:04:28
永升(亚洲)的股东名单上,除了邱达昌、郑家纯及其家族企业周大福外,还出现了联想系弘毅投资创始人兼董事长赵令欢以及富力地产主席李思廉,两者分别持股14%、16%。

观点地产网 2016年以来,香港电视行业可谓风波不断,自亚视停播、TVB陷收购战后,九龙仓集团宣布不再向对有线宽频的运营提供任何财务上的支持。

正当人们以为有线宽频会步亚视停播后尘之际,新世界发展主席郑家纯带领着“豪华天团”,拯救香港有线于“水深火热”之中。

4月20日晚间,有线宽频公布重组方案,建议股东每持有3股现有股份,获发5股的基准进行供股,每股供股价0.21港元,较停牌前股价折让约65.57%,合共发售33.52亿股,筹集约7.04亿港元。

完成重组后,以郑家纯家族持有共45.5%股权的永升(亚洲),将成为有线宽频大股东。

有线宽频预期,一连串重组活动将产生集资净额约6.69亿元,可满足未来数年的现金流需要,以及在收费电视及免费电视牌照方面的投资资金需求,并支持业务重组及扭转经营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永升(亚洲)的股东名单上,除了邱达昌、郑家纯及其家族企业周大福外,还出现了联想系弘毅投资创始人兼董事长赵令欢以及富力地产主席李思廉,两者分别持股14%、16%。

事实上,这并不是内地资本第一次涉足香港电视行业。

拯救香港有线的“豪华天团”

4月20日晚间,有线宽频发布公告指,将向合资格股东供股,集资7.04亿港元,同时拟将3亿港元贷款资本化。

公告显示,此次供股将按每股0.21港元、每3股现有股份配发5股的基准进行,合共发售33.53亿股股票,占公司于公告日期时已发行股本的166.67%,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62.5%。每股0.21港元的价格相当于有线宽频4月13日收市价0.61港元折让65.57%。

公告指出,现任控股股东九龙仓集团将不参与供股,由远东发展集团主席邱达昌、新世界发展董事会主席郑家纯等人持有的永升(亚洲)有限公司负责包销,将成为第一大股东。

另外,有线宽频还有意将3亿港元贷款资本化为8.42亿股股份,将按照每股约0.3563港元的价格发售予债权方Wharf Finance。Wharf Finance为有线宽频现控股股东九龙仓旗下附属公司,该公司目前为有线宽频提供循环贷款。

据有线宽频预期,一连串重组活动将产生集资净额约6.69亿元,将可满足未来数年的现金流需要,以及在收费电视及免费电视牌照方面的投资资金需求,并支持业务重组及扭转经营困境。

贷款转为股份后,永升(亚洲)将持有有线宽频约54.02%股份,郑家纯间接持有24.58%股份,九龙仓集团的持股比例则会大幅降至6.76%,九龙仓母公司会德丰的持股比例则降至4.2%。

细看永升(亚洲)的股东名单,其阵容堪称豪华。除了首次出现的郑家纯及其家族企业周大福企业持股45.5%外,还包括持24.5%股权远东发展主席邱达昌,拥有14%股权的联想系弘毅投资董事长赵令欢,富力地产主席李思廉也以持股16%名列其中。

香港有线的九龙仓时光

得到“豪华天团”的出手拯救,香港有线逃过了“停播”的危机。但回望23年风雨时光,从收费电视的最好时光到连续亏损九年无人接盘,其境遇也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有线宽频有限公司于1993年成立,旗下香港有线电视是香港第一家多频道的收费电视公司,前身为九仓有线电视。1999年,吴天海正式担任有线电视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并于2001年8月起出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有线电视成立之初,香港电视行业正是免费电视无线电视和亚视电视的天下,但两台独大,大大的局限了观众对节目的选择。收费电视的带来恰恰给这种局面带来了转机,多元化的频道,正好切合香港人喜爱多样化选择及要求高质素节目的口味。

据了解,有线电视播放的电视频道现达134条,曾为全港电视台之冠,其中体育台曾以独家转播国际赛事而在港独领风骚。

自开台之日,有线电视就开始购入世界多项高水平的足球联赛及杯赛直播权,包括英国足球联赛、德国足球联赛、意大利足球联赛、法国足球联赛等。

1995年,有线电视取得1995年至2001年六季英格兰超级联赛的独家播映权。1996年起,在大型足球赛事方面,连续获得3届欧洲国家杯决赛周全部赛事的香港区独家直播权,改变了香港观众以往只能收看录影杯赛的局面。

2002年、2003两年间,有线电视陆续购入了包括世界杯、南非决赛周、西甲等赛事的香港区独家播映权,令香港有线电视成为香港直播最多足球赛事的电视台。

2004年,有线电视再次取得2004至2006年三季英超联赛的独家播映权,并设立专播英超的英超台,并购入NBATV国际频道的播映权,成为NBA TV的7个合作伙伴之一。

在2006年之前,有线电视因独占欧洲主流足球赛事的版权而吸纳了大量的用户,成为了全港地区最大的收费电视台。

但转折发生在2007年,因在与now TV争夺新一季英超联赛版权中落败,用户不断下降的有线电视开始陷入了发展的困局。

虽然在2010年,有线宽频又以10亿港元从now TV手中夺回英超联赛的香港独家播映权,但依然止不住其利润下降的颓势。

资料显示,自2008年起,有线电视经营就急转而下,开始了连年的亏损,9年来总计亏16.53亿港元。据有线宽频2016年业绩公告,2016年总营收为14.06亿港元,同比下跌7%;净利润为亏损3.13亿港元,亏损与去年相比扩大近1亿港元。

香港电视行业停滞不前,加之亏损逐年扩大,九龙仓终于坐不住了。3月9日,有线宽频公告称,九龙仓集团将不再对有线宽频的运营提供任何财务上的支持。

3月10日举行的九龙仓业绩会上,吴天海表示,有线过去八、九年都处于亏损状态,考虑到有线电视中短期转亏为盈的机会偏低,加上资金流疲弱,决定在资金承担期满后,九仓不再给予新的资金支持。

遭到23年“奶爸”的抛弃,有线电视的处境顿时雪上加霜。不少市场人士猜测,若再无资金注入,有线电线将于6月1日步亚视停播的后尘。

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停播风波在市场持续发酵时,有线电视以一纸公告宣布了其归属。

通过供股集资,由远东发展集团主席邱达昌、新世界发展董事会主席郑家纯等人持有的永升(亚洲)有限公司负责包销,将成为有线电视的第一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永升(亚洲)的股东名单上,除了邱达昌、郑家纯及其家族企业周大福,还出现了联想系弘毅投资创始人兼董事长赵令欢以及富力地产主席李思廉,二者分别持股14%、16%。

事实上,这并不是内地资本第一次涉足香港电视行业。

内地资本与香港电视

早于2010年,内地商人王征通过远房亲戚黄炳均入主亚视。彼时,满怀雄心壮志的王征,宣称要将亚视打造成”亚洲的CNN”。

但五年之后,王征黯然离场,黄炳均悉数转让持有亚视的52.4%股权予中金亚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宣告着亚视实际控制人王征的全面退出。

“接盘侠”中金传媒最终也未能挽“大厦”于将倾,2016年3月3日,亚视停播,走完了59年的风雨历程。

而在内地发展商试图进入香港电视业这一话题上,不得不提的是碧桂园、复星与无线电视TVB的三角往事。

当2008年邵氏第一次通过公告正式宣告有可能出售TVB相关股份时,便有消息称,杨国强就曾以私人名义动用约125亿港元,洽购邵氏股权。有相关消息称,杨国强看重的是邵氏集团名下的清水湾地块。

彼时观点地产新媒体曾报道称,杨国强计划自己出资30亿港元,分别向李兆基和邵氏借款30亿港元和25亿港元,而其余的70亿港元则通过花旗银行牵头的银团贷款。

但事与愿违,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香港邵氏兄弟方面称,所有可能收购邵氏或其附属公司所持有的邵氏兄弟股份的商讨均已经终止,碧桂园TVB之梦未能成功。

之后,内地开发商收购TVB的故事并没有完结。2011年,德祥集团主席即“壳王”陈国强牵头组建的一个财团Young Lion,以62.64亿港元成功收购了TVB的26%权益,其中就包括香港清水湾地皮。

彼时,陈国强曾明确表示,未来可能会将清水湾地块卖掉,或者引入合作方。

三年后的1月份,复星集团与Young Lion签订股权收购协议,而后又于3月正式与邵氏完成协议签署,成功将清水湾地块收入囊中。

随着此次联想赵令欢、富力李思廉借道永升(亚洲)进入有线电视,内地资金进入香港电视行业再一次引发市场关注。

对于有线电视来说,随着香港影视行业大浪潮的衰退,“香港电影”、“香港电视”走向没落的声音此起彼伏,虽然拥抱了新的东家,但其前途依旧显得漫长和艰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曾剑萍 审校:徐耀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