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地产网 3月29日,世联行2016年报发布会深圳主场,世联行董事长陈劲松,董事、总经理朱敏,财务总监王海晨,以及副总经理兼董秘袁鸿昌出席。
除深圳主场外,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设有分会场同时连线直播,在四地媒体的注视中,开场白担当袁鸿昌说,他们“又紧张、又忐忑、又兴奋”。
兴奋的缘由,在世联行发布的10万字年报中就可看窥探一二——2016年,世联行营业收入约为62.7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7亿元,比上年增长46.69%;基本每股收益0.37元/股,比上年增长37.04%。
紧张及忐忑,似乎是因调控加码的现在及不可知的未来,尽管几位管理层在发布会现场多次提及对未来发展“有信心”,但在策略中尽显谨慎。
“37%的增长不容易”
“2017年我们目标是预计收入86亿元,大概是过去三年复合增长率的水平。”
以2016年世联行62.7亿的收入来看,这一目标同比增长约37%,比2016年实现的增幅高出约4个百分点。
袁鸿昌说,这是世联行“心中的目标”,会去超越它,但董事长陈劲松却坦言,37%的增长率不容易实现。
“37%的增长率在2017年是非常不容易,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调控,调控得太厉害了”。
2016年10月开始,国内热门一二线城市纷纷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在2017年的3月,部分城市如广州、杭州等继续升级调控,甚至一些三线城市也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
大范围严格调控之下,对于今年房地产成交量,陈劲松反复强调“不乐观”:
“全国成交额,我本人不乐观。最主要原因是,贡献主要成交额的城市成交量在下滑,比如说深圳、北京、上海。虽然也有创新高的例子,但总量太低了。”
“我认为今年的二手市场也不好,对今年的价格也不乐观,个人杠杆已经加得够多了,如果再加,个人的首付压力就非常大。三四线的情况稍好一点,每个月刚性支出就摆那儿,如果收入没有明显增长,三四线的价格能怎么涨?”陈劲松表示。
虽然数次谈及“不乐观”,但陈劲松还是称“坚决拥护调控政策”,他说:“调控政策是有效的,遏制了疯狂的炒楼。”
对于大家密切关注的“本轮调控何时放松”,陈劲松认为,具体时间不知道,但可以关注两个方面:第一,密切关注金融政策;第二,密切关注长效机制。
陈劲松还补充称,虽然37%的增长率不容易实现,但世联是长跑运动员,还是有信心完成37%的目标。
“第一,世联不是只集中在重点调控城市,我们深入的三四线城市还很多,这是世联的优势;第二,世联收入结构在迅速变化,可能过了两三年,我们就有了稳定的收入占比,比如公寓、写字楼、资产运营。不管经济周期怎么走,这是非常非常稳定的;第三,世联的电商业务(房联宝)迅猛发展,大家知道,代理有的时候也不赚钱,电商是赚钱的”。
对于同行,陈劲松则祝愿他们“资本市场路顺利”。陈劲松说,目前中国有很多二手经纪公司在进行并购,或借壳,这证明中国的房地产存量二手交易越来越重要,是一个好事,但是,调控愈加严厉,特别在二手楼成交活跃的城市,今年的二手成交额会比去年有下滑。
“下滑多少不敢说,政策的周期非常短,只要价格上涨,那就继续再调控加码,北京加码到首付8成,8成,金融手段基本就算断了,所以说二手交易市场是经济周期或者政策周期非常强的行业,因此我祝愿他们资本市场的路都顺利”!
陈劲松给予“祝愿”,朱敏在之后有所“补刀”:“行业并购还是会比较波折,因为这几年我们的同行不管是做二手楼还是做电商,甚至做新房的,要保持很好的业绩实际上是非常大的挑战。”
“算不过账,那就不干”
对于一线城市的楼市现状,陈劲松特别提及,有些地方的公寓积压非常严重,北京限商住公寓虽然不会全国跟风,但深圳要小心。
世联行总部在深圳,但在重点布局城市中,深圳有所缺席。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目前,世联行重点布局6个城市,分别为广州、武汉、杭州、成都、南京和厦门。
朱敏在发布会现场提及,广州和武汉会作为世联行的第一批重点布局城市,“我们认为这两个城市同行不多,而且流动人口巨大,另外我们进去持有成本比较低,所以这两个市场是我们率先看好的市场,今年会继续在这两个市场加大布局,这是世联非常重要的策略”。
朱敏还说,希望今年能于广州出租5万间长租公寓,在武汉则达到2-3万间。
世联行第二批发展的是杭州和成都,朱敏说,这两个城市目前的市场表现还不错,济南和宁波的表现不错,但不是世联的重点,下一步的重点是南京和厦门。今年,世联行预计在杭州出租1.5万间左右,成都则达到1万间左右。
对于深圳的缺席,朱敏直言,因为算不过账,所以不干。
“世联是一个市场化公司,只赚吆喝不赚钱的地方我们不去。在上海,二房东非常多,但都做不下去,深圳目前也是这样。找我们合作的不少,但一算帐还是算不过来。有人说‘总部都不好好干,也不太好吧?’我说不太好就不太好,因为我算不过账,那就不干。”
朱敏说,深圳效益不高,边际价值也不大,集中式的物业又“非常非常少”。
“好歹对世联来说,我们具有广泛的市场。现在广州真是很不错,广州的流动人口很多,世联在天河区就有好几千间房子,而且成本非常低,比起深圳拿房子的成本只有一半。而且我们去年拿的广州的房子,现在租金都上涨了”。
朱敏续称,深圳租金虽然在涨,但空置率也在上升,“去看一看就知道了,深圳的二房东现在已经很难做了。我们也没看到北京的房子出租率会更高一点,所以北京、上海、深圳,我们是观察一下,找到好的机会我们就切入”。
对于重点发展的城市要求,朱敏说,租金差要更好一点,出租速度也要更快一点,租金差至少要1.7倍,达不到就干不了。
“大家都说‘赌未来’,但我们不赌这么大的事情,因为世联胆子小”。
世联行的“诗和远方”
除去对布局谨慎之外,在未来净利润增长方面,世联行也报出一个较为保守的目标。袁鸿昌说,2017年,世联行归属于股东上市净利润预计是8.7亿元,增长17%。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2016年,世联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7亿元,比上年增长46.69%;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9亿元,同比增长29.17%;2014年,这个数字是 3.94 亿元,同比增长 23.9 %。
显然,2017年17%的净利润增长目标,相比往年下降许多。对此,陈劲松、朱敏及袁鸿昌做出解释称,目前是投资的时候。
袁鸿昌说,世联行有意降低净利润增长速度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这一年主要追求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二是向未来投资、向存量投资、向入口投资、向系统投资。一些业务的投资第一年往往会产生亏损,但是之后会持续带来收益和利润。
朱敏补充说,这是因为世联在不断转型的路上,正为未来奠定更好的基础。投资回收周期会长一点,但一定会储备很大的能量,存量部署到一定程度以后,关联收入会产生爆破式的增长。我们自己展望过,都说生活不仅仅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陈劲松则回应道,世联行的长租公寓想要盈利就能盈利,但现在关键是要上量。
“比如今年10万间长租公寓收租,过了明年绝对就能盈利,但在量这一方面来说,是不是10万间就到头了?这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100万间,这个目标确实需要持续的投入。”陈劲松如是表示。
“未来三年,是世联向存量投资的一年,世联把入口、场景、服务越来越聚焦于房地产的下半场,这就是我们的安排。”陈劲松进一步称,世联觉得还没到大幅增长利润的时间,新业务什么时候在利润和收入贡献上有大发展?这不是现在的问题,这是一个长远的问题,未来很多年后,我们会享受到这个布局带来的好处”。
大力投资则意味着大量资金的需求,世联行承认,2017年将需要大量现金。
王海晨现场算账:“如果做10万间公寓的话,一间公寓就要投入28000元的装修,10万间就是20多个亿;写字楼的包租方面,10万平方米也要投入大概几千万的改造费用;我们的金融方面也会在2017年进行发展,希望在2017年能推出新的产品,在新的规范下面能做到规模的扩张,这也需要资金。所以,现在世联行还在积极寻求银行贷款的授信,以及其他新的融资的渠道,以保证2017年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