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地产网 8月26日,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于香港举办2016年中期业绩会,出席现场的有主席及执行董事孔健岷、首席财务官及执行董事徐锦添、财务部副总裁罗兆和、营销及市场部总经理杨欢、投资者关系及企业融资总监吴晓怡。
基于5月份以来合景泰富在土拍市场频频出手购地的举动,以及近日多个城市出台限购政策的风声,这场业绩会似乎在开场前便奠定了基调。
虽然前8个月内合景泰富购入了多块高溢价地,但孔健岷称,公司对几块地非常有信心,通过高速的周转,地块预计将获得较高利润。
而对于限购政策影响,杨欢也淡定地表示,无论政策怎么变化,北京、上海、广州这几个一线城市大的政策方面波动幅度并不大,无论是取消限购也好,或者加强限购也好,“对于这些一线城市,影响其实是不大的。”
“对买入的地非常有信心”
在孔健岷看来,合景泰富买地向来比较谨慎。
他认为,拿地一定要确定地块的利润率较高,如此可以实现快速周转,避免因开发周期过长而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据其介绍,目前合景泰富的开发周期为6至8个月。
不同于去年全年仅拿下三宗地块的拘谨,今年5-8月合景泰富投下约共130亿元频繁购入8宗住宅地块。孔健岷表示,买这么多地主要还是满足补充土储之需。
在几宗地块中,包括于7月1日以47.35亿拿下的上海松江地块,楼面价达到4.15万元/平。
合景泰富营销及市场部总经理杨欢对此表示,虽然看起来楼板价比较高,但从今年的环境来看,目前拍的地其实都是市场平均水平。
孔健岷也称,公司对几块地非常有信心,通过高速的周转,地块预计将获得较高利润。
截至上半年,合景泰富已在11个城市布下60个项目,拥有共计约权益面积1040万平方米的土储,足够其未来四至五年的发展。
至于内地楼市情况,孔健岷认为,深圳的房价虽然领跑一线城市,但价格并不算离谱。
孔健岷分析道,一方面深圳的产业结构比较好,IT产业占比较高,收入也比较高;另一方面,深圳拥有临近香港的地域优势,而且房价与香港存在差异,未来将吸引一部分人口入住。
“政策对一线城市影响不大”
在管理层约30分钟的业绩介绍中,有十分钟的时间在推介其上半年的项目以及下半年即将开盘的项目,主基调为低成本、高销售、高利润。
吴晓怡介绍,上半年合景泰富共推货值170亿,预售约114亿元,合计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去化率67%,每平方米售价约为1.34万元。
她举例称,南宁的天汇广场由合景泰富于2013年底购入,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买入时楼面价约800元/平,但上半年的销售价便超过8000元/平。
根据资料,合景泰富全年计划销售220亿元,上半年已完成52%的全年目标。财务部副总裁罗兆和透露,下半年合景泰富推货量将在200亿元左右,完成剩余销售任务比较轻松,压力也比较小。
话及下半年的销售,媒体则操心起近期上海、北京等地传闻出台调控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但杨欢淡定地表示,无论政策怎么变化,北京、上海、广州这几个一线城市的市场波动幅度并不大。因此,无论是取消限购也好,或者是加强限购也好,“对于这些一线城市,影响其实是不大的。”
在投资物业方面,罗兆和介绍,上海新江湾的悠方购物中心已于五月份开业,目前签约率为六七成,该项目也为合景泰富首家商场物业。同时,公司下半年将陆续开张更多的商业项目,包括多个写字楼与商场。
对此,吴晓怡进一步解释,公司大部分的商业物业主要附带于住宅项目中,并非专门拿入的商业地块。虽然多购入住宅地,但合景泰富每年会用预售的8%到10%的资金建出租物业,并慢慢地提升出租物业的比例。
她称,未来的3年至5年,合景泰富租金的收入可以达到总收入的10%至15%,预计到2019年租金收入将达20亿。
以下为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现场提问:上半年拿了五块地,具体拿地资金是多少?
吴晓怡:我们上半年是拿了5块地,总共是82万平方米,上半年已经给了的土地金是23亿。
徐锦添:整个上半年土地金应该50亿,交了23亿,还有27亿没交。
到目前,我们应该是拿了8块地,基本上总的地价应该是120到130亿左右。
现场提问:管理层怎么看内地楼市,会不会觉得深圳的楼价、地价已经很高了?尤其是一些二线的高端城市,市场消息说有些已经有了限购的制度。
孔健岷:这么多年来,地价一直是在不断上升的。我们做地产十几年,没有见过下降的,下降只是某一段时间会出现。
至于说深圳的房价是不是很高,因为深圳临近香港,香港的楼价已经很高了,大家就觉得可能存在这样的前景,就是香港人会不会(来深圳买房),因为深圳与香港的楼价还是有差异化。
另外,深圳产业结构比较好,IT产业都比较好,带来的收入比较高,对楼价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不觉得现在深圳的楼价是高得很离谱的程度,相对一线城市,它是走快了一点点。但是因为近香港,所以我觉得它的售价就相比其他城市会走快一点点。
在一线城市我们买了地,包括上海、广州,还有在二线限购的城市,例如天津、杭州,还有南宁。整体来说都是不错的,因为公司买的都是适合发展的地,这几年来公司的毛利率维持在行业内比较高的水平,拿地策略是一定要做到高利润,这是第一。
第二是希望快速周转,我们拿了地之后通常是6到8个月之后推出市场。在风险规避方面,通常国外做地产是两三年回报,但我们希望在周转方面可以加快一些,希望避免政策上的一些风险。
整体来说,公司一直在买地方面是比较谨慎的,为什么会买这么多地?如果留意公司买的地就会知道,这8块全部是住宅地,对于住宅土地补充是很好的策略。
所以,对这几块地是非常有信心的,一是维持高速的周转,二是能够在利润方面维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能创造更高的销售,创造更高的利润,给股东的派息更高,这是公司的策略。
杨欢:说到地价拍得比较高,但其实目前我们拍的地几乎都是市场平均水平,今年在国内拿地,基本上都是这个价格。
对于地块的选择,我们第一会挑选城市,进入的城市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第二,我们拿的地基本上是住宅用地,所以在土地获取方面还是比较稳健的。
刚才说到深圳主要是看香港的楼价,深圳未来的发展潜力其实还是比较大的,现在也有一些产业在支撑,未来深圳还会有一些总部级的企业支撑,这些对于深圳的经济会有提升,所以还是非常看好深圳市场的未来。
现场提问:公司都是以买住宅地为主,那么库存方面怎么样?怎么样增加销售利润?如果上海和北京的调控政策出台,下半年上海、北京的销售政策会不会调整?或者是放缓?
吴晓怡:我们近期是比较注重拿住宅地,但是1500万方的储备里面,已经有超过150万方是商业用地,这些是之前的一些综合体项目,不是特别买回来的商业用地。综合体中住宅部分基本上可售的都卖完了,剩下商场、写字楼或者酒店。
我们每一年用8%到10%的预售资金建出租物业,慢慢地提升出租物业的比例。预测在未来3年至5年,租金收入可以达到总收入的10%至15%,到2019年租金可以有20亿元,2020年、2021可以到30亿。
但这些地不是我们特别去拿的,而是已经有的土地。
孔健岷:上海和北京这两个一线城市是非常好的城市,而且限购政策也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是一直都存在的。
虽然现在的政策非常的严格,但是因为土地供应太少了,上海、北京很多开发商吃不饱,一有地块就都想拿,需求非常大。
北京、上海的住宅真的是供不应求,出多少买多少,所以在这方面,虽然政策对楼价或者去化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整体上不要太多担心。因为这些一线城市,需求量真的非常大。
资金方面,按揭会不会有政策上的控制呢?我也不觉得。因为在一线城市买楼,是有很多方式的,比如说一次性付清或者周期性付款,还有一些中大型金融机构可以做一些比较灵活的按揭方式,所以在这方面有很多的方法来解决按揭贷款的问题。
公司现在土地储备里面有很多商场是正在发展的,比如广西、南沙、增城都有几个商场。计划2019年有20亿以上的租金收入,2020年有30亿的租金收入,是指现有的五六个商场。未来有30个商场会陆续推入市场,还有一些写字楼,这也体现了公司是一个综合性发展的地产运营商。
杨欢:我们公司进入的是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无论政策怎么变,北京、上海、广州的城市始终是在政策的第一线。
无论是取消限购也好或者是加强限购也好,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政策都是没有变过的,所以大的政策变化,对于这些一线城市影响其实是不大的。
基本上所有我们进入的城市,都是全国的一二线城市,所以政策的影响相对会小一些。
现场提问:合景在2007年推出商场项目,未来怎样一次性推出 5至6个商场项目?
吴晓怡:2007年推出的是广州写字楼,是我们的总部大厦。大约从上市开始就收租金了,每一年的租金收入都很稳定,差不多1.4-1.5亿元左右。
前几年公司主要的方向是增加土地储备,多买入一些住宅地,可以让预售有更加多的增长。商场那边,我们每一年有一部分投入,不一定是商场,有些是写字楼,比如今年有两三栋写字楼可以收租。
2007年到现在增加了差不多5家酒店,都是算投资物业方面的增长。关于商场,因为我们想应对电商的冲击,所以做了比较多的工夫,所以今年会是这样的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