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地产网 如果说ePLUS落地景瑞悦西台是一场苹果新品发布会,那今日的上海首秀无疑是一场由VR特效编织的3D大片。
长长的红毯直通剧场大堂,炫酷的光影与线条错综交织,屏幕上闪过一个个“立体”的家与社区模型。从烟雨朦朦的西湖畔到涛声依旧的上海滩,景瑞耗时169天实现“ePLUS”到“定e未来”的定制转身。
“2016注定是载入景瑞史册的一年……上海景瑞紧跟集团步伐,制定三年战略计划……落地ePLUS定制战略,真正做到一人一定制。”景瑞上海公司执行总经理朱涛现场介绍。
据朱涛介绍,目前,上海景瑞已在4个区域中的惠南、高境2个项目践行ePLUS定制理念,“惠南的法兰云廷是景瑞第一个定制化别墅产品,而宝山五角场@WAY遇道则是第一个专为九零后年轻人定制的创新公寓”。
然而,对景瑞来说,“ePLUS”高调现身上海的意义显然不仅限于纯粹的“炫技”表演,因为在这一系列动作背后隐现的是其蓄势待发的一线回归路与百亿计划。
正如会上景瑞地产市场研发与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耿俊峰对观点地产新媒体所言,“不久的将来,定制会成为景瑞的品牌标签,会成为景瑞百亿征途的核心所在。”
169天的“私人定制”秀
说起景瑞的“ePLUS”,脑海中立即闪现的画面则是其首次面市落地杭州悦西台发布会上,公司总裁闫浩的那场酷似“立波秀”式的站台演讲。
斗转星移的169天后,今日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闫浩再次出场讲述的依旧是那些与”定制“有关的的故事。
只不过,这一次的3D场景秀对景瑞的意义是,“ePLUS”落地上海的正式宣言证明。
“2016注定是载入景瑞史册的一年……上海景瑞紧跟集团步伐,制定三年战略计划……落地ePLUS定制战略,真正做到一人一定制。”景瑞上海公司执行总经理朱涛现场介绍。
据朱涛介绍,目前,上海景瑞已在4个区域中的惠南、高境2个项目践行ePLUS定制理念,“惠南的法兰云廷是景瑞第一个定制化别墅产品,而宝山五角场@WAY遇道则是第一个专为九零后年轻人定制的创新公寓”。
其中,法兰云廷项目也是景瑞第一个定制空间产品,提供“收纳、安全、空间、温控、主卧、适老、厨房、光控、水控、人性化”十大定制升级插件,用户可对住宅空间和园林庭院进行个性化的双重定制。
@WAY遇道从拿地开始就定位为“小居住大配套”,在20平的户型空间中,景瑞负责定制专属客户风格的智能家具,并负责宅配到家,实现拎包入住。
这样看来,景瑞在上海掀起的“ePLUS”定制风相较杭州悦西台而言并未在出现方向上的大调整,其中PLUS代表以爱(Love)为载体,从懂(Understand)用户的角度出发,让用户参与(Participate)从产品定制到服务(Service)定制的整个过程。
正如耿俊峰所言,今天“为爱定义生活”的提出,是建立在景瑞从去年开始大量对于“定制化”尝试的基础之上。
然而,在经过169天沉淀后,景瑞的定制模版却有了更为具体的划分,主要包括定制空间、定制精装、定制家居、定制服务等四大核心类别,“是从土地获取阶段,到产品设计,到装修入住,生活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的定制”。
对此,耿俊峰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解释称,在土地获取之后,公司将与用户进行产品和服务上的沟通,在产品段上做了一些延展性的思考,例如同样的空间内,用户想要如何分隔等。
“我们用戴尔电脑的模式去做精装修。设想用户首先选面积段,然后选不同功能的户型,然后是基础装修的定制。这套方案有60个标准配置可选项,理论上可以组合起来的方式有18420种方案。”
当然,对闫浩来说,杭州悦西台和上海法兰云廷的定制化落地,只是一个开始,因此其终极目标是“住宅百分百定制化”。
演讲中谈及这一点时,闫浩的语速明显加快,脸上的笑容亦从“小V”变成“大V”。“随着南京、宁波、苏州、重庆、天津等各地加速定制化的推进,不久景瑞的住宅将100%全部实现定制化,千万人将成为景瑞定制化住宅的用户。”
一线回归与百亿计划
“上海作为景瑞的大本营,定制化在上海的落地,自然刻不容缓。”谈及“ePLUS”定制风潮强势登陆上海滩,耿俊峰如是叙说缘由。
作为发家于上海虹口的房企,过去的二十三年特别是就近的十年时间中,景瑞并未充分扮演好“本土当家”的角色,而这一次其则借助“定制”打响了一线回归的号角。
说到这,耿俊峰有点迫不及待地表示:“这里也有个好消息和大家分享,法兰云廷示范区开放当天同步推出的首批房源,在短短3小时内就全部卖完,我想这也完全得益于ePLUS定制体系在法兰云廷上的运用。”
而法兰云廷则是景瑞再次亮相上海滩推出的首个项目。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此前报道,去年9月8日晚间,景瑞对外披露,其全资附属公司景瑞地产向上璞基金投资1.92亿元用于收购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惠南板块的华傲度假村项目。
经5个月时间改造后,法兰云廷于1月23日晚首推独栋别墅,开盘三小时内售罄。此后,该项目又于3月12日加推185平方米上叠别墅和290-300平方米联排别墅。
在法兰云廷大获市场热捧后,景瑞在随后的4月17日亮剑上海第二个项目——@way遇道,推出主力产品约20平米酒店式公寓和14套约100平米的沿街商铺,总价900000元/套。
这个项目是其去年3月13日以总代价9850万元竞得的上海宝山高境地铁上盖物业。其后的6月17日,景瑞再夺上海虹口宅地,耗资6.52亿元。
彼时,从景瑞的一系列拿地动作中已不难看出,曾经“出走”的景瑞又回来了。事实上,早在2015年初香港业绩会上,景瑞控股联席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闫浩便直言公司在上海的布局力度偏弱,而从长期的战略发展来看,景瑞需要上海这样一个基地城市来减少规模台阶上的压力。
景瑞控股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杨铁军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则指出,公司“加仓”举措是综合多方面考虑的结果。
“上海本身是景瑞的基地城市,但我们在上海的项目储备还需要一定的补充和提升。另外,不管是从未来市场情况还是利润来看,上海都更有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年初转身到今日“定制”的真正落地,景瑞历时一年的“一线回归”路背后的另一支撑力则是其百亿计划的迫切需求。
正如会上景瑞地产市场研发与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耿俊峰对观点地产新媒体所言,“不久的将来,定制会成为景瑞的品牌标签,会成为景瑞百亿征途的核心所在。”
虽然去年由于在布局区域及业务模式上的调整,景瑞并未如期完成100亿的年初目标,但今年前四月的销售成绩单已隐射出其“一线回归”正面效果。
5月6日,景瑞公布4月份营运数据,期内该公司的合约签约销售额为12.02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为10.33万平方米。
截至4月底,景瑞控股累积实现签约销售金额40.47亿元,同比去年的13.85亿元增长192%,合同销售面积则为31.14万平方米。
或正是基于上述客观数字带来的激励,景瑞选择再次踏上百亿计划的轨道上,而“定制”则成为这艘帆船不可磨灭的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