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于12月9日发布公告,除披露该公司有关可能推行的股票回购事宜外,也对市场极为关注的西贡清水湾地块进展细节予以披露。
公告称,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已于11月14日通知,相关地块规划修改申请已经获得有条件批准。
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清水湾电视城项目获得重大推进,而该地块作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旧址,曾历经五级大火并重建,在2003年TVB完成搬迁后丢空,虽位于西贡豪宅地段,却沦为流传灵异故事的荒地,现在有望再次上路。
据了解,清水湾地块占地约84.5万平方尺,由七个地段组成,复星拥有其中四个地段,面积约63万平方尺,旧邵氏片场亦坐落于此,其余三个地段,由南华早报持有。
复星购入的四个地段,早年是由邵氏(兄弟)转让予“壳王”陈国强,后复星国际于今年3月31日收购项目100%股权,并与合资方邵氏在该项目中分别持股60%及40%。
今年6月,复星国际、邵氏基金、南华早报等联合向香港城规会申请规划许可。据南华早报披露,公司仍未收到政府通知有关应付补地价金额。
清水湾地块早在2003年TVB完成搬迁后即有望重新发展,然而十数载过去,沦为香港十大灵异地之一的荒地,期间过往不得不提其早间主人——已故邵氏创始人“六叔”邵逸夫。
邵逸夫在1957年从邵村人手中购得清水湾地块,按当时市价,他以每平方尺0.45港元,共32万港元价格,买下清水湾220号的一块空地,发展电影事业。
后清水湾电视城作为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及旗下部份公司的第二代总部,1991年,电视城道具仓发生五级大火,整个道具仓烧毁,其后于原址重新兴建。
无线电视鉴于清水湾电视城的设施不敷应用,决定于1998年开始筹划兴建新总部。1999年4月迁入将军澳工业邨,2003年9月最后一个搬迁到将军澳的部门——无线电视新闻部迁离电视城后,清水湾电视城正式结束其历史任务。
位于清水湾的旧电视城地块,连同毗邻的邵氏影城,总面积达85万平方尺,位处西贡豪宅地段,极具重建价值,令各大发展商垂涎。
邵氏(兄弟)曾计划将旧清水湾电视城发展为大型商住项目,并于2006年已获得规划许可。但该计划并未有太大进展。
项目难以推进,被市场认为是因重建范围有25%土地是由郭鹤年控制的SCMP集团持有,而郭鹤年与邵逸夫关系因早年电视企业收购战而变得冷淡,无法满足两幅地块须双方合作方能获得厚利的条件。
翻阅历史资料,郭鹤年本是邵逸夫商场上的好友。1988年,郭鹤年应邵的要求,从澳洲帮庞雅伦手头接过电视广播的前身香港电视31%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邵则有34%股权,是大股东。
后来,香港电视分拆为电视广播及电视企业,前者经营传媒,后者则做出版及华星娱乐等。
作为副主席郭鹤年并无话事权,心有不甘,由1991年开始,逐步减持电视广播股份,却将筹码押注到电视企业,暗中部署全面收购战。
1996年2月13日,郭鹤年在事前并未通知邵逸夫的情况下,用旗下南华早报向电视企业进行敌意收购。觊觎的正是电视企业旗下的清水湾电视城地皮,南华早报以每股5.5港元新股,换取两股电视企业,收购代价3.57亿港元。
邵逸夫随即出招,以邵氏兄弟名义,于3月中提出反收购电视企业的建议,每股现金2.55港元,涉资7亿港元。郭鹤年还击,提出以每股现金2.75港元,将敌意收购升级。
小股东见股价吸引,当然接纳收购,邵氏亦见好即收,于3月底同意南华早报全面收购电视企业。经此一役邵逸夫通过放手电视企业套现4.5亿港元抽身;郭鹤年也如愿以偿,成功收购电视企业股权。收购战后,港媒指邵郭二人关系转为冷淡。
而清水湾地块根据该区规划大纲,清水湾电视城的重建可分三部分,其中25万平方尺可作商业零售用途,最高可建五层;4万平方尺可作为服务式住宅,楼高四层。而其余50多万平方尺地块,将可发展私人住宅,楼高三至八层。
以容积率1.5计算,总楼面面积达83万平方尺,但两幅地块纵横交错,分属两大宿敌邵氏及SCMP集团所有。此后该项目就此停滞,但伴随着邵氏控制权的多次叫卖,邵氏片场所在地也曾经历多次洽购。
仅2006年至2010年期间,就曾传出多家企业抱有收购的想法,新鸿基、凯雷、黑石、华置、上海文广集团等,以及包括碧桂园主席杨国强。
2011年,YoungLion以62.64亿港元收购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的26%权益,其中包括香港清水湾地皮。最终在2014年3月31日,复星国际宣布完成了项目交割,成功收购香港清水湾项目100%的股权,并与其合资方邵氏在该项目中分别持股60%及40%。
至此清水湾地块在TVB总部搬迁至将军澳后,已经过去十载有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