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熟悉洪客隆集团的业内人士眼中,这个企业和其老板熊贤忠一般,“胸中激雷,面如平湖”。简单地说就是:“即使心中呼啸而过一万头草泥马,也能脸色平静,面带微笑。”
在当年盛传洪客隆要将下属百货及市业务卖给华润万家时,业内掀起轩然大波,但洪客隆集团董事局主席熊贤忠却像什么也不知道一样,继续以往的低调行事。
不仅如此,洪客隆还不断在媒体面前澄清要出售的传闻,多次表示对零售业的坚守之心。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还需要从洪客隆的发展之初谈起。
超市起家
曾为江西连锁超市行业龙头的洪客隆集团,1995年首开江西省仓储式开架自选商场先河,一炮打响后,发展一日千里。
2003年,洪客隆开始进军房地产,拟以零售、地产为动力促使洪客隆继续扩张。当时的洪客隆集团分为三大块:洪客隆百货集团、洪客隆地产集团、洪客隆酒店集团。
其中,洪客隆实业有限公司专注超市业态。在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中,洪客隆实业有限公司以30亿元年销售额排名第74位;次年,洪客隆再以32.8亿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80位。
到了2011年3月份,洪客隆却在超市业务如日中天之时宣布,要将下属百货及超市业务以36.9亿卖给华润万家。
彼时,洪客隆集团在江西省内门店总数为26家,大多是2万平方米左右的小型购物中心。门店分布除南昌外,遍及景德镇、上饶、抚州、九江、宜春、丰城、新余等地,有相当一部分门店是当地最大的购物中心。
这不禁让人们疑惑和惋惜,洪客隆地产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而做出这样的决定?
据南昌业内人士透露:“熊贤忠也曾想过将零售业务进一步做大,但是多方原因都使得其扩张步伐不够顺利。”即使洪客隆百货身为江西省零售业的龙头,但在江西省内的扩张也会有诸多困难。原来,洪客隆超市扩展的地级市都已经有发展得比较好的超市,如在吉安、赣州、宜春起家的江西国光商业连锁、宜春青龙超市等。
并且,当时的外资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Tesco等也都将下一步的拓展目标锁定江西。
由此看来,洪客隆即使想将连锁超市渗透江西全省,也将会面临的竞争压力过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洪客隆放缓了在连锁超市上的扩张步伐,同时不断加大在地产业务的倾斜。
地产逆袭
在2010年2月上饶鄱阳店开业后,洪客隆超市便基本没有再拓展新店。2003-2011年8年里,洪客隆先后开发了多处地产项目,包括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
这期间,洪客隆在江西南昌、新余、抚州、丰城等多个城市开设了10余家地产子公司。
2009年9月,洪客隆集团内部人士曾对媒体透露:“洪客隆正在北京洽谈一个项目,项目在二环内。”并且,洪客隆还在2009年一年内多次考察成都、合肥、杭州等地市场,也曾前往杭州等地参与土地拍卖活动。
在项目分布上,从第一街区到国际金融中心TOP公馆,再到地中海阳光、滨江一号,以至于在大西南的核心成都,洪客隆都在跑马圈地,也足以看出其地产行业的扩张欲望。
截至目前,洪客隆拥有土地储备近2000亩,其中在建、待建的住宅及商业项目面积300万平米,总投资额约50亿元。
对地产业务的倾斜也给洪客隆带来可观的收益。
洪客隆在成都的中德.英伦联邦项目,2012年曾以26亿销售额拿下成都单盘销量第一;同一年,其在南昌的写字楼环球中心开盘即销售6亿元。在2012年江西房地产销售总金额上,洪客隆排名第二,在本土企业中则排名第一,并曾一度被认为是江西本地房企“四大家族”之首。
然而时隔几年,曾经计划在北京拿地的洪客隆地产,官网上依旧只显示在成都、南昌有项目,之前所言的北京项目至今没有消息,虽然业内盛传其总部已经搬至北京,但也无从确认。
随着绿地、世茂、万达、保利等外地房企竞相入驻,洪客隆的“老大”地位明显受到动摇。
今年南昌前三季度的销售统计中显示,前三甲为保利、中海、万科,洪客隆降至第四,为10.78亿元。
洪客隆之前引以为傲的豪宅滨江一号(天玺)客户,也有一定的分流。
此外,随着限房地产调控的不断深化,豪宅市场受到一定的冲击。诸如星河湾等以开发高端住宅为主的房企业绩都有一定的下滑,洪客隆地产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豪宅滨江一号销售额为5.79亿,与其去年仅开盘日就销售4亿相比,显然逊色许多。
在此种情况下,洪客隆也在谋求地产业务发展的出路,逐步从以住宅为主转向商业地产。
然而,商业地产也不是乐土,在南昌亦有莱蒙、万达、绿地等多家外地与本地房企瞄准了商业地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