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南昌的第三日,天色晦暗,飘洒着毛毛细雨,一下从炎热跳转到台风过境的阴冷。
决定去帝泊湾的时候,天已经将黑。这是一位熟知南昌楼市业内人士的提议。他说起这个项目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多次强调:“你们一定要去看。”
这不禁让人好奇,是什么样的项目让这位一向严谨的人士,说出了“非去不可”的评价?
“真正”的帝泊湾
驾车穿过红谷滩,便进入了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力.帝泊湾就在此间的新建县海棠南路。
如果从红谷滩去新力.帝泊湾,须从广兰大道转花园北路向西300米,而且要经过新宇拉菲公馆和南天阳光。
在路边蜿蜒的渠水边,时常可以看到开发商们自己掏钱打造的园林。据说,目的是为市政府贡献力量,为楼盘的形象和配套加分。
与周围的楼盘相比,帝泊湾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都不算太好,数次登顶南昌本地销售冠军的新宇拉菲公馆,不管在体量还是交通上,都要优于新力·帝泊湾。
但即便如此,帝泊湾的销售情况还是非常好。南昌业内人士透露,去年12月开盘时,数千名购房者的车停满路边,开盘五小时之内,帝泊湾500套房源销售一空,当天销售量就占了南昌高新区12月销售量(1037套)的一半。
在项目售完后,还经常有客户自己开车来看盘,并询问房源的问题。究其原因,一位业内人士说:“帝泊湾是真正想做项目的人认真做的。”
细问下才知道,帝泊湾与其他楼盘有所不同,它并不是在项目开盘前就开销售中心进行造势。而是把所有车库、园林、样板房、会所等设施都建好之后才建销售中心。
帝泊湾打造的园林已经成了吸引人们去看盘的原因之一,该项目营销总监吴宇指着像迷宫一样的花圃介绍说:“花圃后面还有一块很大的草坪,所以经常有人来这里拍摄婚纱照。”
该项目营销总监吴宇解释称:“各方面都做好了,开始销售后才有东西展示,而不是跟消费者讲一些还没有的东西。”
但是整体打造好要很长的周期,这样也很容易错过宣传和推盘的最佳时机。
与帝泊湾高调的销售成绩相比,项目发展商江西新力置地投资有限公司则低调许多。新力置地在南昌经济开发区、朝阳新城拥有4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项目,分别为新力.帝泊湾、新力中心、新力.方以及新力.洲悦,四个项目中只有帝泊湾已经到达销售阶段。
新力置地主页显示,公司战略目标是在3年内成为区域内最大型的房地产企业,5年内达到房地产企业上市的相关要求。
过江龙与地头蛇
新力置地的目标能否顺利达到仍未可知,在南昌还有许多一样有着远大理想和迫切发展意愿的本土房企。
在外来开发商不断涌进的情况下,南昌本地开发商的生存条件也愈显艰难,曾经的地产“四大家族”也已经没落。
数据显示,在南昌2012年的房企销售排行榜上,排前十位的除了第四名洪客隆地产和第八名恒茂房地产是本土企业外,在外来开发商不断涌进的情况下,南昌本地开发商的生存条件也愈显艰难。剩下的八位都是外地企业。
今年南昌前三季度销售统计显示,销售前三甲为保利、中海、万科三家“外来大鳄”,2012年销售排行第二的洪客隆降至第四,为10.78亿元。
可以说,南昌本地开发商不仅销售业绩有所下滑,生存空间受到挤占,甚至连拿地都会受到各种限制。
有南昌本地开发企业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南昌占了江西省土地出让的90%以上,而这90%中有80%以上土地被万达跟绿地拿下。
而且,一些挂牌的土地甚至会设置一些苛刻的竞买资格,诸如要求竞买人或其实际控股股东为境外上市公司,竞买人或其实际控股股东关联公司在国内拥有超过100万平方米以上的经营商业面积等。能达到这些要求的南昌本地房企基本没有,最后可以跨越竞买资格门槛的只剩下了万达、绿地、莱蒙等外来房企。
甚至有南昌本地房企抱怨说:“别说可以竞拍了,能否符合竞买资格也是个问题。”
即便有时候本地房企们达到了竞买资格,也会被土地出让部门提前“打招呼”。
在拿地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本来在资金、品牌、规模、运营能力等方面就要比“过江龙”差许多的“地头蛇”们,发展就更为艰难了。
当然,南昌本地开发企业并非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在企业一致努力下,南昌当地政府在8月份专门出台一个文件,要求土地出让不设定竞买条件。文件出台后,9月18号的土地竞拍就未限定竞买资格,本地房企亦参与竞拍。
该次土地出让甚至被南昌业内认为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拍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