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伟豹的地产之路颇具传奇色彩。
从香港到国内、从路劲到顺驰,单伟豹已完成从“公路王”到地产新贵的跨越。
生于1946年的上海,单伟豹16岁时便随父母移居香港,他的童年离不开建筑的影响。
1970年,单伟豹父亲创立了香港知名土木工程公司:惠记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名列香港土木工程业第五名,惠记还拥有一家上市建筑公司利基控股。
在地产之前,单伟豹“公路王”称号早已名扬业界,这与路劲基建这家公司息息相关。
路劲基建有限公司于1994年由惠记集团与AIG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合作成立,主营收费公路业务,并早于1996年成功在香港上市。
目前,路劲基建在全国七个省参与12个主要收费公路项目,公路总里程约732公里,投入资金约港币42亿元。
事实上,除了投资、发展、经营及管理收费公路业务外,路劲还于2003年底进入内地房地产市场。
早前,单伟豹曾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董事会决定在传统公路业务以外,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务,以开拓另一个主要利润来源。
彼时的路劲及单伟豹在国内知名度并不高,国内业界对其知之甚少,直到2006年出手收购顺驰。
2006年,资金链崩溃的孙宏斌四处寻找买家时,深圳控股营运总监张化桥将单伟豹介绍给了孙宏斌,结果双方一拍即合。
在收购顺驰之前,路劲基建旗下已有一个房地产品牌——隽御地产。
完成顺驰集团的收购后,房地产资产占路劲整体资产由2005年底的20%增至超过60%,地产已经成为这家香港公路“老大”的主营业务。
路径基建收购顺驰后,对战略理念和人员管理模式逐步进行调整。单伟豹当时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内,顺驰可以与中海、万科、世茂等房地产公司相抗衡。
然而,这场收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根据2006年9月孙宏斌与路劲的协议,孙宏斌向路劲出让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55%的股权,作价12.8亿元人民币。
2007年1月,路劲完成收购顺驰49%权益,并透露又签订补充协议,会在年内继续收购顺驰其余股权,等全部收购完成后,路劲及其合作伙伴总持股比例达94.7%,孙宏斌仅保留约5.3%。
问题在于路劲收购顺驰时,不是简单地全盘收购,而是根据项目好坏分成顺驰A和顺驰B。优质资产划入归顺驰A,其他资产则归属顺驰B。
表面上看来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几个月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2007年4月至5月,路劲单独从顺驰B当中又挑选出顺驰新地和顺驰融信等六家公司转到顺驰A。2007年7月,路劲在顺驰的股权增至约88.5%;2007年8月,路劲宣布完成了并购顺驰地产集团的程序。
但孙宏斌显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路劲是非法操作,收购不符合程序,是釜底抽薪。2007年9月,其“大闹”顺驰地产天津公司,并向公安、司法部门举报的消息不胫而走。正是路劲基建和顺驰的纠纷让这场调整变得困难重重,也令单伟豹感慨万千。
回忆起这场收购,单伟豹曾表示:“收购顺驰后,发现窟窿远比想象大,路劲足足用了3年时间才消化了收购顺驰获得的项目,直到2009年路劲地产才开始真正赚钱。”
在经过多年努力之后,路劲现时国内的房地产项目已开发了超过30个,分布于中国九个省及直辖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河北、山东、河南及湖北等地,产品以高层住宅为主,另外也配合地方特色发展其他产品,如低层住宅、公寓、大型综合性住区及别墅等。
不久前,单伟豹表示,过去路劲一直以稳健及审慎的发展策略,拓展两大主业。除稳占收费公路业内领先地位外,亦坚持“用心筑造品质生活”的品牌理念,带领集团成为一家具资本、管理和品牌实力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商。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进行业务优化及提升,并维持管理团队的高企业管治水平,进一步巩固业内地位,为股东带来更丰厚的回报。”单伟豹如是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