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确实能提升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但老年人消费习惯仍处于培育阶段,因此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报告期:2023.08.28-2023.09.28)
观点指数 头部机构扩张集中一二线,下沉市场显著放缓 报告期内,观点指数重点观察的样本企业中有多家录得新项目动态,包括泰康之家、九如城、绿城康养、大家的家等,均有新项目动态。值得注意的是,头部连锁养老机构品牌今年的大部分动作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的拓张显著放缓,表现出一定的战略收缩。
多地出台民营机构扶持政策,养老人才培训正当时 期内,多地出台了对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包括税费优惠和纾困补贴等,如江苏省对全省民营养老机构发放合1.25亿元纾困补贴。另外,养老人才培训、职业技能提高等帮扶活动也在积极开展,包括但不限于开办免费的养老培训班、给予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京津冀、陕西、广东等地都有相应的政策动作。
居家适老化改造大热,智能技术加大融入力度 居家适老化改造是一项综合工程,简单安装某一项适老化产品难以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据观点指数了解,目前适老化改造主要分硬件类、辅具类和智能类,而在各地、各社区的推动下,硬件类的改造已越来越普及,但老年辅具和智能设备的配备依然不足,这方面的老年人消费习惯仍处于培育阶段,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头部机构扩张集中一二线,下沉市场显著放缓
报告期内,观点指数重点观察的样本企业中有多家录得新项目动态,包括泰康之家、九如城、绿城康养、大家的家等,均有新项目动态。值得注意的是,头部连锁养老机构品牌今年的大部分动作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的拓张显著放缓,表现出一定的战略收缩。
其中,泰康之家动作频频,期内实现无锡项目落地、杭州浙园项目开工奠基、深圳鹏园项目落成、佛山禅园体验馆开馆,以及南京苏园项目开业运营。
需要留意到,与泰康之家在全国大部分社区配置二级康复医院不同的是,新开业的苏园项目紧邻成熟运营的三级综合医院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并与医院的信息化系统直接打通,无需再另外配建二级医院。
与泰康健投一样,大家的家是由大家保险集团即险企投资建设的养老产业投资管理平台,期内其新项目落地上海静安,这也是大家的家在全国布局的第十三家城心医养社区。
目前我国养老社区发展主要借鉴海外发展成熟的CCRC社区模式,如泰康之家、国寿嘉园、太保家园等,这类社区多位于城市郊区,优势在于区域内空气质量好、风景秀丽,劣势在于交通相对不便、周边生活配套缺乏,难以满足健康老人外出社交、购物消费的需求,降低了部分老年人的入住意愿。
而大家的家自建立起就采取不同的策略,主力发展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城心养老社区”,以更方便的交通和更贴近老人熟悉环境的选址,来进行差异化竞争。
据观点指数了解,大家的家现时已在全国11座城市落地13家城心医养社区,已开业运营的有北京朝阳城心社区、北京友谊城心社区,分别位于北京东三环和南二环的核心地段。
多地出台民营机构扶持政策,养老人才培训正当时
由于国家政策更多倾斜于公办、兜底性的养老机构,民营养老机构能享受到的扶持政策较少。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需求不断增加,民营养老机构也成为填补需求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更多的帮补扶持。
期内,多地出台了对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税费优惠和纾困补贴等,另外养老人才培训、职业技能提高等帮扶活动也在积极开展。
报告期内,江苏省对全省民营养老机构发放合1.25亿元纾困补贴。补贴范围包括公办民营和民办养老机构,根据养老机构实际入住老人数量,统一按每名入住老人1100元标准发放,惠及机构达到1500多家。
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财政局则联合印发《关于落实本市养老机构政策性融资贴费贴息有关事项的通知》,内容包括担保费补贴以及贷款贴息,以此缓解上海市养老机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养老机构纾困、发展。
养老人才方面,据统计,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达到600万名,但目前相关从业人员只有50万名,缺口巨大。
以湖北省为例,以第七次人口普查为准,湖北省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口有81.72万人,按照1比5的养护比测算,湖北省约需16万名养老护理员,但目前湖北民政系统记录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到2万人。
为提升养老人才的素质,各地各显其能,包括但不限于开办免费的养老培训班、给予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期内,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联合举办首次养老服务人才线上免费培训班,重点围绕养老行业发展趋势、政策解读、行业标准、安全管理等内容开展系列培训;陕西省民政厅同样开办年度养老服务人才业务技能培训,将于9月30日正式开班,同样为免费课程;广东则出台了关于养老护理员及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参加职业技能提升的补贴政策,参与技能提升的养老从业人员最高可获3000元补贴。
居家适老化改造大热,智能技术加大融入力度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组织编制了《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手册》,针对城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在通用性改造、入户空间、起居(室)厅、卧室、卫生间、厨房、阳台等7个方面形成了47项改造要点,为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提供了系统、简单、可行的改造方案和技术路径。
无论是老年人对自家改造、社区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还是养老企业提升服务规范,都可以从中获得可靠的依据。
从实务来看,居家适老化改造是一项综合工程,简单安装某一项适老化产品难以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据观点指数了解,目前适老化改造主要分硬件类、辅具类和智能类,在当下的改造中,以硬件类改造居多,如厨房、卫生间防滑改造,蹲便改坐便,电线线路改造,安装无障碍扶手等。
目前,在各地、各社区的推动下,硬件类的改造已越来越普遍,但老年辅具和智能设备的配备依然不足,如多功能的智能拐杖、有定时提醒服务的智能药盒、防褥疮坐垫、电动轮椅等设备都仍未普及。
从实际来看,这些智能设备确实能提升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但老年人消费习惯仍处于培育阶段,因此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撰文:黎浩然
审校:陈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