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联楼市新评(2012)之七:风雨飘摇,踯躅中前行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2-05-30 19:11

由于当前房企库存高企,去化速度不算理想,本轮去库存进程较08年要长,加上房企资金链依然偏紧的局面,我们谨慎认为今年全年房价难以得到实质性的上涨。

  近来欧债危机加剧,海外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推升了美元指数,导致全球资本市场价格受挫,大宗商品走势亦全面承压。总体来看,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仍然处于下行的态势:欧元区2012年4月制造业PMI初值创近3年新低至46,德国的制造业PMI也大幅下滑至46.3,主要由于欧洲交易疲弱使得其制造业产出受到影响。另外,法国的服务业活动也大幅下滑。这一切意味着,中国的经济依然面临着外需萎缩和资本外流的风险。

  需求疲软,中国焦灼后逐步宽松

  投资者避险情绪的蔓延,叠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等因素,导致中国资本外流现象愈发明显。4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5888.21亿元,较3月减少605.71亿元。在外需不振的同时,国内消费表现亦不容乐观,对未来经济增长放缓的忧虑导致国内消费意愿减弱,2012年中长期新增消费贷款占比持续走低。

  市场需求疲软、利润下滑,进一步弱化中小企业的生产投资意愿,5月份汇丰PMI初值为48.7,较4月份的49.3回落了0.6,该指数已经持续7个月处于50的荣枯线下。2012年中国各项经济增长指标表现亦差强人意,水泥产量、粗钢产量、发电量和全国税收总收入同比下降趋势明显,一季度中国GDP增速仅为8.1%。出于对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的担忧,政府针对“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的经济预调微调开始加速。央行5月18日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与SHIBOR亦随之下降,显示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叠加因存准下调造成的货币乘数放大效应,使商业银行信贷能力增强。

  虽然银行信贷能力得到提高,但受前一轮经济刺激天量信贷影响,银行潜在不良贷款风险较高。目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仍在高位调整,表明银行对实体经济惜贷情绪明显。在资本外流风险犹存的背景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压力需要货币政策的适度放松来缓解,预计未来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的可能性较大。随着宽松加快,预计未来中长期贷款占比会开始上行。另外,持续的流动性改善将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形成实质性利好。

  持续回暖,市场踯躅中艰难前行

  世联以往数据表明,上门量可以作为成交量的一项先行指标,两者相关性非常强。4月和5月上旬的上门量预示着整个5月份成交比较乐观。从五月前两周的市场成交数据看,一线城市除深圳成交面积较4月份前两周下降15%之外,上海环比增长36%,北京环比增长21%,广州环比爆发式增长76%。总而言之,世联监测的35个城市的数据显示,5月前两周除小部分城市环比小幅下跌之外,其他城市均环比上涨,部分城市更是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五月销售已红了半边天。

  通过对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12个城市的月度成交面积和成交均价环比做相关分析,发现两者的相关性很低,比如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的成交面积和成交均价环比相关系数甚至低于0.1。但是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量和价环比相关性低是一种数据上表现出来的假象,是一种伪弱相关。事实上,通过观察12个城市的量和价环比的走势图,可以看出两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即使环比数据噪音较多,我们依然可以看出量可以作为价的领先指标。造成数据假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量和价环比作为两组时间序列,二者在到达峰顶或峰谷时的时差随周期的不同而变化;二是量和价环比作为两组时间序列,二者在峰顶或峰谷的变化率之差也随周期的不同而变化;三是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统计数据口径不一,数据误差较大,例如每个月推盘结构不同就可以造成非常大的偏差。

  世联重点监测的28个城市的降价数据也相应的反映出“量是价的领先指标”,随着3-5月成交量的攀升,降价楼盘数量增速呈现放缓的趋势,降价幅度趋于收窄,2012年以来新增的降价楼盘有67.4%的降价幅度小于15%。另外世联的数据显示,本轮调整以来,投资客比例不断下滑,4月最新的数据为13.3%。通过量价表现与世联投资客占比数据判断,我们认为价格明显得到来自于成交量的支撑,价格超预期下跌的风险已经暂时解除。但是,由于当前房企库存高企,去化速度不算理想,本轮去库存进程较08年要长,加上房企资金链依然偏紧的局面,我们谨慎认为今年全年房价难以得到实质性的上涨。

  世联研究认为,欧债危机的影响是中长期的,全球经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面临着较大挑战。判断如下:1、外需萎缩带给中国经济较大的负面影响。近期避险心理重现,中国仍面临着资本外流的挑战;2、中国加快了预调微调的步伐,银行间流动性持续好转,但是对于实体经济的惜贷情绪仍存。政策仍存在进一步宽松的空间;3、房地产市场5月的成交较为乐观,对价格的支撑作用也已经体现,房价超跌的可能性较小。7、8月淡季推盘量较小,预计成交量将环比回落。全年成交量最高点在9、10月。

发稿:世联地产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