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是好的,但是效果是好是坏,这就说不清楚了。”
观点网 见习编辑 郑秋玲 在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在演讲中提到:“现在复苏的现象,你说现象也好,说假象也好,但是我想无论如何它不是真正的复苏。我给这个现象下了一个结论,叫‘伟哥效应’,是央行给我们全部发了伟哥,大家吃了后,一夜之间全部兴奋了。但是伟哥之后会怎么样,我们再探讨探讨。”
在这句话中,黄怒波董事长讲的是对房地产复苏的一个看法,但是在里面提及的“伟哥”被广泛“关注”。
“伟哥”在某种程度上是指央行释放的天量流动性。正如钟伟所言,中国虽然没有发生次贷危机,但是几乎采取了全球最猛烈的刺激手段。在钟伟的话中可见,只要世界打一个喷嚏,中国马上就紧张的开始做防感准备。
但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这样的保护措施是否是件好事?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慧珠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陈慧珠副院长表示:“我是同意在博鳌论坛上大部分学者的说法,中国政府所做的大部分措施是不错的。”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崇尚自由经济的学者而言,这些政府的行为我们并不是十分的熟悉,对于这种政策带来的效果,影响力的理解也是比较模糊。而从目前经济危机肆虐的情况来看,欧美国家也实行一些措施以拯救他们国家乃至于世界的经济秩序。而事实上,中国的难题不小于其他国家,而这个难题是各方面形成的。所以中国政府现在要付出一些代价。正如陈启宗说的,政府现在救市,而这其中,有一些不是很聪明的玩家。按理说,这些没有理性的市场决策者是应该受到一些惩罚、代价,但是政府在总体救市的时候,就顺便救了他们。而这样做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长期的发展。”陈副院长说。
“其实走弯路,大家都是无可避免的,但是遇到问题时,是否直接去应对、学习,这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中国,政府一直保护着房地产价格的稳定,而不像香港或欧美一样,每个企业需要经历大起大落。中国对企业的保护伞使得企业不会接触到这些风险,而没有经过大起大落,一个企业是很难成长的。”
对于房地产的价格起落,内地的房地产商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认为这个市场是没有问题的。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商们认为即便市场有问题,政府也不会袖手旁观的。而香港的企业则认为政府救不救市是他们另外一回事,香港企业更重视的是在遇到危机的时候,能不能在危机中学到东西,交的学费有没有收获,才是他们关心的。所以,香港每时每刻都会对未来市场作出一个的预测。
但是国内的路可能和香港不一样。在香港股票时暴涨时暴跌是正常的,但是在内地,像是股票的暴跌暴涨是不应该发生的。所以,内地政府每次因为阻止这些事情的发生而付出了代价。而香港,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香港的企业会更加的理性、聪明。政府也会在决策方面及时地也会做出一些调整,例如放宽或收缩贷款的比率,提高审核的程度。每一个政策都会有相应的效果。这些跟内地都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陈院长在最后表示:“政策是好的,但是效果是好是坏,这就说不清楚了。”
·荣德丰拟投资2亿港币在福州开发购物中心 09/08/28
·“大傻”成奎安病逝 终年54岁 09/08/28
·广州猎德村项目已启动招商程序 09/08/28
·iPhone进中国的漫漫长征路 09/08/28
·资本策略配股2.6亿港元发展房地产 0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