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运动员的失利都令人遗憾,但是刘翔的退赛令世界震惊。跟两个小时之后发生的穆沙拉夫辞职一样,这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全世界的主流新闻网站都在第一时间用大字体予以报道。我相信有很多人都跟刘翔的师父孙海平一样泣不成声,在我看来,刘翔虽然在赛场上输给了对手,却在观念中战胜了自己,而这正是中国的希望。
没有人可以低估刘翔此役的价值。前几天,有经济学家在香港《信报》发表专文《刘翔胜败十亿之差》,预言刘翔胜出的可能性极大,甚至不愿意去猜想失败———“我没有兴趣想到他会输的那边去”。理由是,古巴仔罗伯斯虽然实力很强,但是刘翔的心理能力更强———“到了生死关头刘翔是个站得起来的人”。这也太唯意志论了。看得出来,这位经济学家和千千万万的普通“翔迷”一样,有点得意忘形了———这也是我要拿这篇文章举例的原因。
这个“形”首先是刘翔的伤。今年以来,刘翔一直忍受着伤痛的折磨,而且这从来都是公开的消息。就在比赛前一天,诸多媒体还报道了刘翔的伤情。比如《新闻晨报》报道:“这种疼不会持续不断,而是突然一阵阵地发作,如果比赛时这样,会影响技术的发挥。”刘翔的父亲则透露儿子这些天喜欢《基督山伯爵》中的一句话:“世上没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况的比较,唯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感受到无上的幸福。”其悲观已然流露。不过很多“翔迷”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像前揭文章中说的那样,“很好很好,我认为战略上把他的状态说得有点含糊是正着”。
我倒是赞同这位经济学家给刘翔此役算的一笔账:“我认为这次刘翔的胜与败,其个人的广告收益会起码相差十亿元。”虽然他算得比较粗糙,说每个中国人出一元就是13亿元了,但是这个结论是成立的。其中有些价值还通常被认为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振奋人心、偶像崇拜等等。刘翔的伤腿里所承受的,于人于己,于国于民,都是千钧重任。他的出场,如英雄出征,欢声雷动。当他转身退出,现场数万观众目瞪口呆的表情,也注定将成为历史性的经典瞬间。
在传统教育中,一个人承受了如此重压,就难以做回他自己了,要么大胜回朝,要么舍生取义,马革裹尸还。这也是很多人明知道刘翔伤痛不轻,还幻想着他靠坚强的意志力血拼到底,走也要走完那110米,爬也要爬到终点的原因。这种场景,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并不陌生。虽然并不只有中国人才喜欢这种故事,但它们多出现在悲情主义的背景中。
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当中国运动员赢得辉煌成绩的时候,我就发现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展现了新一代的风采,刘翔就是一个代表。我曾经写文章说,这些以80后为主体的运动员,非但没有像他们的父辈曾经担心的那样,是娇生惯养的“小皇帝”,而且在很多方面大大地超越了父辈。他们不仅技艺精湛,而且个性十足,是阳光少年,如花美女,真诚坦然,自在自为。这是中国的新形象,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我也为刘翔的退赛感到惋惜,但是我不愿意把他的表情渲染得那样悲情。这只是一场比赛而已,刘翔输了金牌,但保住了他的脚。对一个个体来说,保住脚才是最大的胜利。四年以后东山再起,这段经历将变成他的正面传奇;就算没有机会再攀高峰,他曾经创下的奇迹,同样成为历史中辉煌的一页。
·鸟巢冠名权将出售 08/08/19
·刘翔争议退出 赞助商矢志不渝予以力挺 08/08/18
·男乒夺冠 乒联主席沙拉拉很失望 08/08/18
·奥运赛场就是让你“想不到” 08/08/18
·刘翔退赛的背后 08/08/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