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的成都楼市成交量出现一定下滑,但是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加上发展商的自救措施,成都楼市信心开始逐渐恢复。
“5.12”地震对成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震后的成都住宅市场成交量出现一定下滑,但是主管部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加上发展商的自救措施,成都楼市信心开始逐渐恢复。地震并未改变成都投资环境,成都还是一片投资沃土,特别是试验区不断完善的配套措施将使震后的成都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巨大的重建工程也将给投资商带来不可低估的机遇。
震后市场供应骤减
2008年1-6月,成都主城区累计新增商品住宅供应602.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1%。5月,成都市主城区新增商品住宅供应72.0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4.09%,同比减少23.31%。受地震影响,新鸿基·悦城、九龙仓·时代晶科名苑、河畔新世界等项目都推迟了开盘计划,近期市场供应锐减。
地震影响逐步减弱楼市人气逐步回升
1-6月,成都城区成交商品住宅337.4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68%,震后市场成交连续低位运行。其中历来为传统旺季的6月受地震影响,主城区成交同比减少51.24%,环比减少15.91%,只有49.85万平方米。二季度,成都住宅市场成交量呈现一波三折的局面,4月初市场逐步回暖,4月中到5月中,成都房交会和黄金周成交量明显回升,4月18-22日举行的成都市第31届春季房交会期间,参展楼盘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楼市成交量明显回升。“5.12”地震打击购房者信心,市场成交迅速下跌。地震后成都市主城区住宅市场销售疲软,但是也出现了部分销售较好的楼盘,远大朗朗风景推出“抗震避难间”的独特结构设计赢得市场青睐,而恒大绿洲、东山国际新城等项目推出低首付、大优惠促销政策也拉动了项目销售。
地震对成都房地产市场信心造成很大打击,对人们消费心理也产生很大变化,地震后看房和购房人数剧减,这种状况可能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不会有很明显的改善,市场短期内复苏不易。现阶段的成都住宅市场正处于信心恢复期,市场成交量出现了一定的回升,但是整体市场仍然处于一个震荡调整期。
促销优惠持续房价有待稳定
1-6月,成都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5511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6.19%,其中5月受地震影响,房价创出去年6月以来的新低,仅为5069元/平方米,6月随着震后别墅销售走好,市场成交价格出现反弹,环比上涨7.00%,为5424元/平方米,上半年整体房价高于去年同期。二季度成都住宅市场成交价格继续呈现出下降趋势,房交会出台的一系列打折促销加上地震带来的市场冲击,主城区住宅市场成交均价继续下挫。位于成华区建设路的首创·A-Ztown爱这城项目,推出针对灾区购房者7.5折、针对拆迁户8折优惠;恒大绿洲推出了针对灾区购房者减400元/平方米的优惠;华润置地则推出爱心安居房,成都3个在售项目售价都有较大的下降;东山国际新城甚至推出“零首付”促销措施。诸如此类的促销手段,拉低了购房者的置业门槛,短期内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也在一定程度拉低了市场成交价格。
地震发生后,成交量一度走低的市场无法迅速恢复到震前水平,房地产市场上明折暗扣措施更加频繁,预计随着震后信心的逐渐稳定及政策的扶持,房价将稳定在一个水平。
政府果断决策促楼市信心恢复
成都市政府在地震后商品住宅成交量下挫的情况下,果断的采取积极的房地产业扶持政策,力图在尽可能的短时间内恢复成都楼市。6月15日,成都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恢复发展扶持居民安居置业的意见》,从居民购房补贴、首次购房信贷优惠、鼓励企业恢复生产等多方面政策鼓励在蓉购房及企业生产。该项政策给予购房者更多置业优惠的同时,也传递给发展商一个强烈的信号,政府从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进一步为成都房地产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助于增强他们投资成都的信心,从而促进成都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成都市绝大多数项目已经通过检验恢复施工。政府主管部门对地震后成都房地产市场大势的果断判断,在震后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对成都楼市信心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该《意见》的实施细则还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关于《意见》政策效应的评估还需要更长的观察周期。
6月29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从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多个方面来支持汶川灾区重建,如在税收方面规定:由政府为受灾居民组织建设的安居房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转让时免征土地增值税;由政府组织建设的安居房,所签订的建筑安装、销售、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等多项优惠。国家政策一系列的扶持,将促进灾区的重建,从而也将助推成都楼市的逐渐恢复。
在全国信贷总量不变前提下,中央对灾区实施差异化经济政策,显现“局部温和倾向”,同时也挤压部分资产价值高估城市的信贷量,这对于受灾较轻的成都来说是一大优惠。如5月15日央行在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下,决定对受灾严重的成都、绵阳等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5月20日暂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追加救灾支农再贷款限额15亿元和再贴现限额10亿元。之后,央行两次对地震灾区增加再贷款额度,共计70亿元。
发展商积极自救树立品牌形象
以华润置地、蓝光集团、龙湖集团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在震后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小组,紧急疏散业主,安排避险场所,对所建项目和物业进行安全检查,并承诺负责对所有因灾造成的公共部分坏损及户内墙面进行免费维修,同时对已完成装修的房屋也按交房标准进行基础修复。震后发展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仅消除了业主的紧张情绪,同时也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部分发展商从产品本身出发,设计出一些抗震、避震结构的住宅,在震后引起了较好的市场反应。
近期出现的宣传中,“放心”、“安心”,“和你在一起”、“明天会更好”已经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字眼。主题集中在:抗震救灾,我们在一起;物业工程质量保证、抗震性、震后质量检测;关注灾区儿童。
预测:短期楼市难以恢复长期趋势仍然向好
地震仅仅波及成都市区,并没有对成都建筑产生灾害性影响,楼市人气正逐步回升。目前成都住宅市场短期内成交出现大幅度攀升的可能性不大,各种明折暗扣的促销手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国外地震后住宅市场恢复的情况来看,成都楼市或将经历约6个月的恢复期。恢复期的长短,取决于成都住宅市场信心的恢复情况。
随着大量重建工程在今年底至明年初展开,估计明年将是建筑原材料最为紧张的一年,将引发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增加房地产项目的建安成本;加上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会造成行业劳动力短缺甚至匮乏,导致人力成本上升,开发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而在前期市场调整、量价走低的大环境下,开发商将在短期内无法提高房价,对冲建安成本、人力成本走高的影响,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个别小开发商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四川省各地城镇基础设施重建项目计划总投资额高达6258亿元,其中2008年计划完成的投资高达2139亿元。在各地重建中,成都城镇基础设施重建项目计划投资额为1410亿元。城镇基础设施重建项目主要包括城镇供水系统设施、乡村供水系统设施、城乡住房建设、城镇供气设施、城镇道理桥梁、乡村道路桥梁以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七大类,预计巨大的重建计划及需求,未来将为成都带来更多高素质的投资商,同时规划、产品等的质量将更快提升。
从长远来看,成都长期积累的宜居内涵和质地并没改变,试验区政策对楼市长期刺激效应并没改变,楼市恢复期后的成都房地产市场将继续稳步发展。
·红火八月方圆四盘热推,产品线齐全 08/07/31
·新地华置杭州合作 首期住宅下月推售 08/07/31
·宏调见效 上半年建筑业投资负增长 08/07/31
·房地产改革或加快 物业税势在必行 08/07/31
·全球地产观察:夸大断供潮逼政府就范 08/07/3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