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小试身手
李兆基是老牌的地产商,发展顺利,1958年与郭得胜、冯景禧等八人合组永业企业,开始进军香港地产业。1963年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组成新鸿基企业,成为著名的地产三剑侠。1965年香港发生银行挤提及倒闭风潮,内地十年文革开始,香港发生六七暴动,冯景禧缺乏信心,移民加拿大,李兆基反而趁低吸纳,在香港买入大量地皮。1972年新鸿基企业以新鸿基地产名义上市。1973年成立恒基兆业有限公司,大量购入乙种换地权益书,又并购旧楼。1975年与长实、新地、新世界等,合作发展沙田第一城,成为新界大型屋苑的代表作。同年购入中华煤气,助当时的中华煤气主席利铭泽击退英资怡和及港灯提出的收购。1980年开始投资中国地产,与友人在广州合股兴建中国大酒店和花园酒店。
过去20年投资地产令香港人致富,但1997年楼市崩盘后,再来金融风暴,香港经济迷失方向,人人怨声载道;大家都知道要转型,但路在何方?无人说的清。虽然今年倚赖开放市场,经济缓慢回暖,但香港的自身增长力一直没有清晰显现。
消费市场无力承担香港经济地爆发力,地产也进入平稳发展期,工业纷纷北迁,大家似乎都明白香港唯有金融投资市场才真的是世界级的,而历经负资产、股市低迷,这一切元气未恢复。
2003年突然出现了一个“炒国企新股”转机,中国人寿12月在香港纽约上市,集资5亿美元,中国人寿良好的利润前景将预期带来高投资回报率。根据有关招股档,中国人寿2003年上半年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2%,达到31亿元,预计年销售额将增长20%,其2004年预期投资回报率将从2003年的10.1%增加到11.3%。而统计资料显示,长江实业2002年投资回报率为5.3%,恒基兆业地产为4.1%,和记黄埔6.4%,均低于中国人寿。
长实(0001HK)主席李嘉诚、恒地(0012HK)主席李兆基及新世界(0017HK)主席郑裕彤,分别斥2亿美元(约15.6亿港元)、2亿美元及1亿美元(约7.8亿港元)内部认购中国人寿,以中国人寿招股价3.59元计算,李嘉诚及李兆基分别获得约4.35亿股,郑裕彤则获约2.175亿股。2003年12月25日,上市一周收市已报5.8元,较招股价升2.21元,累积升幅61%,斥巨额认购中国人寿股份的香港三大富豪—李嘉诚、李兆基及郑裕彤,合共已帐面获利24亿元。
2004年中国人寿禁售期解禁后,两大投资客李嘉诚及郑裕彤先后在每股5元价位进行减持,其中郑裕彤获利1.9亿元,回报率高达50%,李嘉诚净赚超过3亿,回报率亦逾40%。两位富豪虽获利不菲,急急离场。投资感觉不同的“四叔”确按兵不动,似乎在学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做法,看好经济成长阶段的中国龙头保险公司的无限空间,他要长持。
到2006年,中国人寿发力劲升,一年内升幅达两倍半,12月中旬收在24元,屡创新高,四叔手持的中国人寿股票,帐面足足赚了90亿元。到2007年8月,股价再升到34元,李兆基的一笔16亿港元的投资已经赚了130亿港元。而中国人寿强悍急升,丝毫不退让,2007年11月中旬,股价一度高达54元,四叔的赚头跨越200亿,即便2007年12月股价回落到44元上下,其盈利依然有180亿左右。
金融投资很快尝到甜头,这使得昔日“楼神”转变要做“股神”了。而1997年,他曾经向北京有关高官投诉,批评红筹股炒得过热,市盈率远高于包括恒基地产在内的蓝筹地产股;投诉香港不应该炒味太浓,不应该都去炒股。
香港要做东方的瑞士
李兆基坦言:我与滙丰控股大班庞约翰的意见不谋而合,香港要做到东方的瑞士;至于未来香港最佳投资,我认为离不开金融市场。
李兆基甚至公开表示目前在香港投资股票回报较地产投资好,“软性投资(包括股票、外汇及衍生工具)容易赚钱,2005年投资债券回报可观,2006年投资外汇可赚大钱。现在投资200至300亿元,随时有一成回报,赚取20至30亿元并非难事;相反,今天要在地产市场赚30亿元,就相当不容易。”他很快转型,做地产差不多40年,开始转身做金融投资,“软性投资要有大量资金,软性投资近期回报确实理想,但以三至五年为期就较为波动,长期回报未如从事实业般稳定。”他对整体行业的看法相当清晰,相比而言,76岁开始的活跃令人刮目相看,“单看港股每日成交约400亿元,地产每日成交只得4,000万元,两者相差一千倍,你应该知道机会在哪里?”
的确,单从帐面看已见分晓,中国人寿2003年底上市时,四叔只花16亿认购了4.35亿股,三年来已升值70多亿元,劲赚6倍。而2006年恒基地产全年纯利135.487亿元,但撇除物业重估盈余等,基本纯利为52.682亿元,还不如一只中国人寿赚的多。
李兆基一再指出:“香港一定要朝金融方向发展,世界各地也可以发展地产,惟独香港金融市场地位就不容易被挑战,首先香港没有外汇管制,外资今天来明年即可以走,税率又低,有利投资,若再配合未来投资移民,相信香港金融业大有可为。”他认为,香港极有条件成为东方的瑞士,成为有钱人聚居之地,特别是税率低企,远优于欧美,若投资移民推行顺利,他扬言三至五年后,香港将会成为另一个东方的金融中心,届时豪宅、地产价格还会三级跳。
他预期说:未来有钱人陆续到香港定居,豪宅分分钟卖到缺货,香港的豪宅地盘如凤毛麟角,山顶要找一两个地盘也不容易,豪宅最淡时每尺价约8000元,以现在情况,三年后可能升到1.6万元。
李兆基同时传播自己的看法:香港资本市场新股投资方兴未艾,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目前股票市场又未如当年般疯狂,应该有余未尽,即如中国人寿,保险行业盈利较银行佳,国寿应物超所值。
其实香港富豪的动静从他们日常行为可以看到,李超人家族更喜欢走国际化,李泽巨私人收购加拿大航空公司是一例,李家对香港本地投资适可而止,更喜欢发展西九龙等政府扶持专案。
而恒基主席李兆基看好大中国市场,派大儿子李家杰任恒基中国的董事长兼总裁,在中国内地北京、上海、深圳投资地产,二儿子李家诚在香港发展,他说香港地产只会平稳,工业没机会再搞,他只看好金融业,他不时提醒政府应该好好把握并巩固这优势。李兆基指出,投资香港可分为两大范畴,一是硬性投资,如房地产等投资专案、一是软性投资,即纸上投资,如股票、债券等。前者将由上市公司全力进行,后者则由家族基金主力发展。
500亿兆基财经基金出世
2004年12月15日,李兆基以私人基金500亿元成立兆基财经企业,在海内外四出搜罗股票、债券及地产专案,投资的大方向由李兆基亲自掌舵,五名董事中,除了李兆基,还有儿子李家杰及李家诚,妹妹冯李焕琼及恒基副主席林高演。“大约两、三年前,我就开始尝试投资金融股票,以前就由投资银行的基金经理做,后来就自己做。”李兆基透露,2004年前后基金主要认购国企股及投资日本市场。“日本股市,有十几年的沉默期,最近两、三年开始复苏,息口开始有起色。我之前买入日本四大银行股份及垃圾债券,都有1-3倍赚头,例如三井住友银行债券,以前每股只要0.3元,后来升到1.3元。”李兆基买入日本地产股,同时沽空美国地产有关的股票,一边做投资,一边做对冲,获利过百亿元。但他很少说这一段故事,也许香港本地市场基本不关心日本股市。
·楼王成股神 李兆基财技大揭底 08/07/30
·百仕达与黄浦滩 神秘湖南富豪欧亚平 08/07/17
·华人置业收购战:TCI打黑拳 刘銮雄练铁布衫 08/07/10
·豪门恩怨 新鸿基“家变”全记录 08/07/09
·杨国强加码25亿 邵氏收购接近尘埃落定 08/07/0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