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的中产们开始成长时,曾以电子琴征服过这个市场的雅马哈又开始卖钢琴了。手段之一便是开设音乐教室。
乐器教具是雅马哈的,课本是雅马哈的,老师也是雅马哈的——这是5岁的王佳男每周都要面对的。从4岁开始,每周六的上午,他都会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的雅马哈音乐中心,学习为期两年的幼儿课程。
那是雅马哈专门针对4-5岁的幼儿开办的课程,每周一节课,每节课60分钟,每年40个课时,采用小班式教学,每个班由8-10个亲子小组组成。因为与母亲一起上课,又能学习各种各样的乐器和歌曲,王佳男觉得这个教室是和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我喜欢这里。”他说。
这是王佳男母亲愿意听到的。和中国其他的中产阶层家庭一样,王佳男是她惟一的孩子。她希望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能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有一天能凭此出人头地。
近年来,在中国,像王佳男这样的家庭正在逐渐增多。那些小时候对雅马哈电子琴这个品牌耳熟能详的人,现在大都为人父母。而此时,雅马哈又改变策略,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钢琴了。拥有一整套严格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的雅马哈,无疑契合了像王佳男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需求。
从1953年在日本东京的银座开设第一家雅马哈音乐中心、创立自己的音乐培训系统开始,到目前为止,雅马哈已经形成涵盖从两岁半到12岁整个少儿阶段所有的培训课程。而在过去的55年时间里,雅马哈在遍布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7600家音乐中心,培训70万名学生。
“中国的音乐教育严格地说只培养金字塔的塔尖,比如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培养的都是成人音乐人才,而少儿音乐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是缺位的。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学的只是歌曲,而非乐器。”吴红江说。
他是红江乐器的负责人,在北京昌平区回龙观有自己的音乐培训中心。他认为雅马哈音乐培训体系正好弥补了这个缺位,因而优势明显,再加上其55年的品牌积累,打开市场很容易。
事实证明了这种判断。北京雅马哈音乐中心的工作人员李娟表示,即便雅马哈的幼儿课程要150元/节,是国内其他音乐培训课程的6倍,但这个成立还不到1年的直营音乐中心,还是涌进了700名学员。而在上海,雅马哈的音乐中心在短短两年内,已经完成了1家直营音乐中心、5家加盟分中心的布局,学员已达到1700人。
“国内的音乐培训机构,其一个培训中心每年能招收100人就已经很不错了。”吴红江说。
“这个市场在中国正在崛起。”王俭是雅马哈音乐普及科科长兼音乐中心直营店店长,她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从1980年代雅马哈就开始关注中国音乐培训市场。2003年雅马哈专门对这个市场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调查研究,在2005年正式进入,虽然随后制定了5年规划,但还是实施得小心翼翼。
2005年7月,雅马哈选择在上海静安区开第一家雅马哈久光中心直营店。选择这个地址是因为音乐中心的下面就是久光商场,出入商场的人收入比较高,多为外籍和中国港台人士,交通方便。当时雅马哈音乐中心的定位是年收入15万的“海派”背景家庭。
“这种定位,现在看来是狭窄的。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进入了雅马哈音乐中心。”王俭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3个目标城市已经完成了直营中心的布局,共有学员2800人。根据每个直营中心要配备4-6个加盟分中心的规划,再加上不断增加的直营中心,到2020年,雅马哈打算把设在中国的钢琴、吉他等音乐教室增加到40处,使学员增加到1万人。
乐器是雅马哈自己的,成本主要是场地费和老师的工资,因此高昂的培训费用将使音乐中心为雅马哈提供丰富的现金流。吴红江给《第一财经周刊》算了一笔账,雅马哈每节课的价格在120-150元,从4岁一直到12岁,和中国小学教育一样是连贯的课程,这意味着每年雅马哈学员的支出将在4800-6000元人民币,如果到2020年雅马哈的音乐学员达到1万人,那培训的收入每年将高达4800万-6000万人民币。
但更重要的是,雅马哈可以借此来推广其品牌。该音乐中心80%的学员都是3-12岁的孩子,他们将在长达6-8年的时间里长期接触雅马哈,而这无疑将促进其钢琴等乐器的销售。
“长期使用一个品牌的乐器,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培训机构就是乐器制造商,其市场推广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比如,斯坦威钢琴也有培训,但主要是在艺术家群体中,并没有像雅马哈这样强大的培训体系。”吴红江说。
事实上,在日本,音乐中心一直都是雅马哈市场推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据雅马哈提供的数据显示,为了培育市场,雅马哈在日本拥有6000个音乐中心,大约50万学员,其中除了直营的之外,加盟的都是雅马哈的经销商,目前已经深入到日本的各个社区,每年举办和赞助各种各样的音乐比赛。而且凡是在雅马哈音乐中心上学的学员,购买雅马哈的乐器都会享受优惠价格。
雅马哈集团曾在1999年经历过一场危机,从此以后决定收缩半导体、机车等业务,把战略重心转向乐器业务,并对音乐市场越来越重视,
为了扭亏为盈,雅马哈不但决定重新回到钢琴、电子琴、吉他等传统的生产业务中去,还准备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在音响、音乐、乐器等擅长领域发挥特长,摸索出一条进一步扩大业务的新途径。
这一决定后来证明是有效的。2007年年中,雅马哈集团的年中财报显示,公司乐器业务销售增长强劲,运营利润同比增长了54%。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市场对钢琴需求停滞的情况下,为了发展乐器业务,日益壮大的中国乐器市场对雅马哈越来越重要。
雅马哈公司总裁伊藤修二曾在2005年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增长潜力巨大,富裕的父母们为他们的独生子女很乐意大把花钱。”目前,中国只有2%的人口拥有钢琴,而相比之下,日本1/4的家庭拥有钢琴。每年中国市场对钢琴需求量达23万台,几乎占全球50万台需求量的一半,因此该公司非常重视对华业务。
近两年,雅马哈一直在加强其音乐策略。该公司在其最新的中期计划中提出,将经营资源向“音响、音乐”方面集中,目标是2009财年联合销售额比2006财年预测值增加9%,主力业务——钢琴的销售额也将力争增加6.398亿人民币,达到62亿人民币。
“但是雅马哈音乐中心的扩张计划也面临着中国现实环境的考验。”吴红江说,1万名学员需要上千名音乐老师,这些音乐老师只有经过雅马哈严格培训才能教学。为此,雅马哈音乐中心的发展计划也随之浮出水面。
王俭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目前雅马哈系统培训老师有大约50名。为了配合音乐中心的扩张,他们每年都向全中国各大音乐学院招聘,并对经过测试、严格培训的老师再一次进行一次考试才允许其上岗。
音乐老师的紧缺是摆在雅马哈面前最现实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像王佳男这样的学员能否获得像现在一样的雅马哈音乐教育,还关系到学员家长对雅马哈乐器的态度,也将关系到雅马哈的钢琴等乐器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表现。
雅马哈历史
1887
山叶寅楠(Torakusu Yamaha)成功制作了第一台风琴,并且一开始就接获了不少订单。
1897
日本乐器制造有限公司成立(Nippon Gakki Co., Ltd),山叶寅楠出任首位总裁。
完成了它的第一个海外订单:78台风琴出口到南亚。
1900
开始生产竖钢琴。
1902
生产第一台大型钢琴。
1903
凭借它的木材加工经验开始制作精美家具。
1904
雅马哈的钢琴在世界圣易斯交易会上获得参加者的高度评价。
1914
推出第一款口琴。一年以后雅马哈口琴出口到世界各地。
1922
开始生产手摇式留声机。
1930
创办世界上首个音响研究室。
1931
设计出日本新的议会大厅的音响。
1932
开始大量生产管风琴。
1935
推出Magna风琴。
1942
生产第一台声学吉他。
1951
雅马哈公司大楼在东京银座建成。
1953
总裁川上源一(Genichi Kawakami)开始他的第一次国外考察。
1954
建立了音乐教育系统。
生产出第一台Hi-Fi播放机。
公司的专家们利用冶金技术制作了雅马哈首辆摩托车:YA-1。首年产品:125cc摩托车。
1955
凭借雅马哈摩托车研制成功,雅马哈发动机有限公司(Yamaha Motor Co., Ltd)成立。
1958
第一个海外子公司在墨西哥建成(Yamaha de Mexico S.A.)。
1959
成立了技术研究所。
开发了第一台电子管风琴,即电子琴。
雅马哈发挥其在材料方面的专业技术,组装了一条强化玻璃结构的设备生产线。
1960
雅马哈国际公司在美国建立。
1961
随着射箭器材的成功运用,开发并销售首款FRP滑雪撬,并多样化开始生产和销售合金产品。
1962
雅马哈娱乐有限公司成立。
1964
成功举办第一届电子琴比赛。
1965
开始生产管乐器。
第一个海外雅马哈音乐学院在美国洛杉矶成立。
1966
雅马哈扩展欧洲的业务,并随之在西德创建了Yamaha Europa G.m.b.H公司。
雅马哈音乐基金会(Yamaha Music Foundation)成立。
开始销售吉他和鼓。
在墨西哥、加拿大、泰国建立了雅马哈音乐学院。
1967
建成了Nemu-no-Sato,这是唯一将娱乐与音乐融于一体的度假村。
开发出CF平台大钢琴。
1968
雅马哈生产第一台Hi-Fi立体声设备。
1969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将CF平台大钢琴带到意大利进行巡回表演。
1970
在东京举办了首届世界流行音乐节。
1971
开始生产半导体产品。
1972
主办了首届儿童创作曲发表会。
雅马哈和维也纳管弦乐队合作,研制成功了新的风琴。
1974
雅马哈研制成了1000纳秒的铍膜扬声器(NS-1000M)、首个合成器CSY-1和混合控制台PM-100。
开办了以音乐和体育为主题的Tsumagoi度假村。
在西德,雅马哈第一次在日本以外举办儿童创作曲发表会。
1975
雅马哈运动器材工厂推出多款网球拍。
开始进行上等家具的原装制作与销售。
1976
开始生产电子产品和电子琴。
1977
在东京成立管乐器工作室。
1978
在汉堡成立管乐器工作室。
1980
在东京成立钢琴技术研究院。
开始销售便携式键盘(portable keyboard)。
1982
研制并销售用复合材料制成的高尔夫球杆。
推出密集型的CD-1光盘。
第一台数码钢琴面世。
1983
雅马哈生产并销售电子琴(Clavinova)和DX-7数字合成器(Synthesizer)。
推出CF大平台钢琴。
开始生产LSIs客户订制产品。
1984
综合多种专业技术生产出第一台自动化工业机器人。
1985
雅马哈电影制片厂在东京创立。
1986
雅马哈数字音场处理器DSP-1诞生。
在维也纳成立吹奏乐器工作室。
1987
在巴黎开办钢琴艺术家服务中心(C.E.A.A.)。
在伦敦创立电影制片厂。
在东京,雅马哈创办第一家Band Explosion World Final。
创业一百周年,公司更名为雅马哈有限公司。
1989
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了雅马哈的管乐器、 乐器数字接口(MIDI)控制器WX7。
推出了首个CD记录机。
1990
在前东柏林开设了一间样品陈列室。
1991
雅马哈钢琴和管乐器的总产量均突破五百万台。
庆祝儿童创作曲发表会成立20周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了雅马哈的有源伺服处理扬声器(the Active Servo Processing Speaker)YST-SD 90。
1992
Fin Christian Jagge(挪威)在阿尔贝维尔(Albertville)冬季奥运会上凭借PROTO-SL滑雪撬获得一块金牌。
雅马哈收到来自维也纳爱乐团管弦乐队嘉奖信。
Kemble & Company(英国)荣获英国女王对外杰出成就奖。
1993
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钛合金的高尔夫球杆。
开始销售静音钢琴、VL1和VP1虚拟音响合成器、CD刻录机CDE-100和CDE-100H10。
1994
开始销售三角钢琴静音系列(the Grand Piano Silent Series)。
1995
开始销售数字钢琴(the Silent Brass System和the GranTouch)。
1996
发布电子鼓的最高端机型DTX Silent Session Drum。
1997
雅马哈鹿儿岛半导体设备通过ISO14001认证。
斯坦福大学和雅马哈公布the Sondius-XG联合许可计划。
阪本龙一首次提出Internet MIDI Live。
推出静音小提琴(Silent Violin)。
1998
挂川市钢琴工厂(Kakegawa Piano Factory)和雅马哈电子工厂(马来西亚)(Yamaha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Malaysia ) Sdn. Bhd) 通过ISO14001认证。
丹尼斯·马休(Denis Matsuev)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中首次使用CFIIIS大平台钢琴演奏。
开始销售静音大钢琴(Silent Cello)。
综合各种专门技术制作了数字声场处理器——这是一套标准的家庭影院系统。
1999
雅马哈的盘田金属工厂Yamaha Metanix Inc和Saitama Brass通过ISO14001认证。
开始销售计算机用多媒体音响系统。
2000
雅马哈开始新数字网络接口技术(mLAN)的授权活动。
在日本和台湾推出手机Mobile Phone彩铃业务。
为庆祝雅马哈钢琴制造一百年历史,雅马哈精心制作了一款纪念用钢琴。
成立唱片公司——Yamaha Music Communications Co., Ltd。
2001
在上海建立视听产品销售子公司。
所有雅马哈生产基地都通过ISO14001认证。
在韩国创办乐器销售子公司。
推出一款静音吉他(Silent Guitar)。
2002
终止射箭器材业务。
开始销售静音中提琴(Silent Viola)。
雅马哈开始销售电子小提琴(Elecrtic Violin)。
在中国建立投资控股公司。
在中国苏州成立AV/IT生产公司——雅马哈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在欧洲成立控股公司。
2003
推出“Vocaloid”数码声音合成技术。
在中国建立乐器生产子公司。
退出CD-R/RW业务。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