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产权纠纷
在2004年京基集团与蔡屋围集团公司签署相关协议,获得蔡屋围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的时候,京基畅想在深圳这样一块土地的未来发展。京基集团将蔡屋围城中村近4.6万平方米土地(包括宅基地)已全部收归囊中。
但很快他们发现事实与他们想象的相去甚远,蔡屋围集团并未把卖地的事情告诉蔡屋围的村民。
蔡屋围集团董事长蔡洪亮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解释:“这涉及到城市规划大局,不可能一个一个商量好再去签。一定要把大局定好了,再一个个和村民去商量。”
但显然村民们似乎并不赞同这种说法。多数蔡屋围的村民认为:“卖我的东西,却不让我知道,这是哪门子道理?”
事实上作为身处深圳最为繁荣地段的蔡屋围迄今为止仍是村用土地。深圳市政府在旧城改造之前并未征收与拆迁该地块,原因是在深圳作为特区发展起来之后,村民们大部分利用自己的宅基地建起了楼房用于出租,而与此同时,村里成立了蔡屋围集团公司,负责对蔡屋围土地的经营进行管理。蔡屋围的村民则作为股东分享集团经营的收益。
京基公司提出的拆迁安置补偿方案是可以按“一比一”选择回迁,其中的120平方米可以现房安置,现房安置可补偿6500元/平方米。此时,蔡屋围一带的二手物业每平方米均超过万元。蔡屋围村民认为补偿不公。
焦点集中在一个叫蔡珠祥的村民身上。蔡珠祥1997年在宅基地上建起了自住加出租的六层小洋房。120万元的建造费用,有相当一部分是向同村人借的。此后,每月一万多元的租金成了这个家庭的主要收入。
蔡珠祥1972年赴港谋生,获得香港居民身份,却失去了股民资格,他没有了村集体经济的分红。
因此,在整个蔡屋围拆迁的过程当中,蔡珠祥成为了京基集团最难拔的一颗钉子户。自2004年京基集团与蔡屋围集团公司签署了相关协议,蔡珠祥就一直坚持,直至2007年,蔡珠祥家的小楼重现了重庆最牛钉子户的一幕,一片被推土机平整了的土地上,孤零零的一座小楼,格外刺眼。蔡珠祥拒绝京基的拆迁补偿方案。
2007年,京基集团终于以过千万的高价拔掉了蔡珠祥这颗最后的钉子户,但此时从拿地到拔掉钉子户,已经过去了三年。
陈华拐点
2004年到2007年是大多数中国地产企业为之振奋的三年,同样是地产企业迅速成长进入扩张期的三年。此间,深圳卓越、星河、佳兆业、花样年等一批二线地产企业先后崛起。京基同样在这一期间开始了扩张。犹以2006年之后,京基扩张最盛。
·京基倒影:抹平城中村的蔡屋围金融中心 08/07/13
·佳兆业:烂尾楼专业户的资金通道 08/07/13
·京基集团简介 08/07/12
·京基集团主要项目 08/07/12
·陈华:制造京基新闻 08/07/1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