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建筑·城市 >> 正文
    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https://www.guandian.cn 李洋2008-07-07 16:12:27 来源: [ 文汇报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致信编辑

      中国客家文化的象征“福建土楼”建筑群申遗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福建永定土楼位于龙岩地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龙岩地区共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多座。永定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了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

      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6日从来自全球41个国家的47个候选项目中选出最新的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中国客家文化的象征“福建土楼”建筑群申遗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在福建西部或南部的崇山峻岭里,隐藏着各式各样的供人居住的土楼,据估计,永定县有2万多座,南靖县有1.5万多座,平和县、漳浦县、诏安县、华安县等,也各自有千座有余。土楼的出现,缘为千百年前,在蛮荒、动乱的年代,客家先民历尽千辛万苦,南迁落脚福建境内,为了抵御匪盗的侵袭和野兽的威胁,客家人用当地生土、砂石、竹木,将他们的房子夯筑成一个浑然一体、精巧奇特的庞大建筑,兼具安全防卫、通风采光、抗震防火、防潮保温、隔音隔热、冬暖夏凉等种种功能,是他们生存居住的理想“乐园”。

      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公司营销部经理林志成也是客家人,他告诉记者,“我们对土楼的保护开发,不仅包括居住环境的保护,细致到木头、土和竹片,更要保护土楼里的居住生活形态、客家先民的生活方式,这是与城市生活完全不同的体验。”

    相关文章

    ·“东城老虎”戚金兴 08/07/07

    ·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8/07/07

    ·凯悦富力携手合作,打造重庆江北首个国际超五星级酒店 08/07/07

    ·香港房地产周期对大陆房地产市场的启示 08/07/01

    ·上海新房滞销7月将达顶峰? 08/07/01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