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国家发改委宣布2008年6月20日起汽柴油价格每吨上涨1000元,7月1日起电价上涨2.5分,同时要求煤炭企业价格不能突破6月19日的结算价,从而对煤炭进行临时价格干预。
由于本轮通胀是输入性的,而只依靠国家的补贴平抑油、电价格并不现实,所以这次的能源价格调整是情理之中。
但在CPI数据略见缓和、PPI指数继续高位、各行业利润滑坡之时,在并未有统筹性的解困举措之时出台,切力度如此之大,是意料之外的。
这次调整也意味着政府对继续补贴能源资金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了。
实际上,政府相关部门对有关价格控制的政策是否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非常值得商榷。
中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潮起之时,不能顺应多次微调,并以实际的价格杠杆鼓励节能,而凭一己之力无知硬撑,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才大幅提价。
这个对经济的损伤将非常之大。先不谈这个问题,根据手中拥有的数据先看看行业内的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发电量32777.2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火电27218.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4.9%,水电4828.8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0.8%,核电628.62亿千瓦小时。
如果我们假设今年的总耗电量增加10%,将达到36000亿千瓦小时,按目前提价2.5分计算,整个中国对本次电价上扬支付的代价为900亿元。
根据有关方面预测,2008年中国对原油的需求量将达到3.6亿吨,由于成品油的年消耗量暂时手中没有数据,无法得到社会为本次提价支付的代价数据,如果有知情的朋友,请在博客后评论告知,谢谢。
能源价格上扬将进一步抬高各行业的成本,成本能向下游转嫁的将抬高PPI,成本无法转嫁的进一步加剧生存危机。
根据此前世界银行对中国2008年的经济报告预测,中国经济今年GDP增长率为9.8,将步入一个可持续增长的空间。
总体而言,在能源价格远期继续上扬的情况下,具有节能优势的公司将得到长足发展,新能源、绿色能源产业将再次成为市场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