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繁华或许将如过眼云烟。退潮时候的萧杀或如涨潮时候的壮观。
发改委的关于2008年经济形势分析一书中,只有一个名词房地产,你甚至可以读到作者对于房地产略显憎恶的情感。房地产成了流动性过剩的罪魁祸首—当然这有些显得意气的评判,也不十分科学。
繁荣社会的一个基本法则,就是资产膨胀。房地产作为资产中具有代表性的载体:可流通性强(略弱于黄金),具有使用价值(强于黄金,弱于石油),符号价值(等同艺术品)与象征价值(彰显身份与识别),这四个价值再加上人为的稀缺性与唯一性,让房地产在当今社会当仁不让的充当了资产的第一代名词。
十几年,如人们已经习惯太阳是东升西落一样恒常。虽然偶有回落,也如太阳出来之前那点乌云盖脸。房地产是可以唯一摆脱经济规律的一种商品。这或许是很多人的认识。
作为资产工具:郁金香、黄金、白银、铜、美元、房地产都曾充当过。任何一个商品,只要充当了资产的工具,或者资产的代名词那天,就开始拥有无比的光环和荣耀。但是所有资产都是一种工具,就如锄头总有生锈的那一天,当人们发现作为工具已经不堪其用的时候,那就是这种资产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于是资产重新沦为商品。
一旦资产重新沦为商品,尊贵如黄金也可以随意被人贱卖。在布雷森顿体系之前的黄金与今天的黄金最大的差别就是以前所有经济行为必须与黄金挂钩,拥有黄金你就拥有市场发言权。不过在美元为计价标准的时候,黄金的价值是用美元来计算的。黄金不再唯一,唯一的只是人们对待黄金的态度已经日落西山了。
很难想象,一旦房地产蜕变为一种只是供居住的纯粹商品,它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未来的世界是怎样,我们谁也无法去想象。在以美元为价值计量标准的时候,房地产只是一种居住工具。如果换一种思路,将来资产计价以人民币来衡量的时候,房地产是不是也会沦落呢?当然这仅仅是个假设。假设的前提是在资本操众者对于每种工具的态度。
人民币成为中朝官方结算货币,是一个苗头还是一种偶然。在饱受美元贬值之苦的人民币,会不会期望有朝一日让美元也尝尝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于美元的巨大难堪了,至少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设想。
假设,所有的假设仍然只是一种假设,当然现实还是可以从假设中找到足够的影子。这给了我们对这个世界进行继续假设的理由。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央行一下提高了1%的准备金,冻结基础性货币多达4400亿左右。税收预增曾经让地产股地震,最近出台的商住房原则上开发周期不超过三年,则更是一枚炸弹;北京市规定廉租房不得兴建车库。这一切只是表明一个态度,至少在目前中央政府不希望房地产成为一种资产泡沫工具。希望的是房地产的功能更为简单更为纯粹。满足人们基本居住生活这样一种简单的功能。
当房地产从资本工具走下神坛的时候,它就必须面临和其他商品一样的尴尬,决定它的身价更多的是简单的关系:供求关系。2008年全国房地产行业集体出现需求萎缩,这有点可怕。当我们不再对房屋进行疯狂的图腾与崇拜的时候,房地产行业真实需求还有多大?值得我们反思。
规律有时候会很简单,比如那潮汐,有涨得时候肯定就有落;飞的有好高,摔的就有多疼。10年地产繁荣造就了今天的地产神话,反过来的是今天持续的神话,会不会是明天一个噩梦的持续?
·世家机构:成都市5月房地产分析 08/06/11
·商业银行房贷集体违规冲击房产调控 08/06/10
·为什么说油价决定房价 08/06/10
·河南建业“贱卖”房企上市拐点乍现? 08/06/10
·17.5%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什么? 08/06/1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