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建筑·城市 >> 正文
    中外专家探讨复兴中式建筑
    https://www.guandian.cn 周建琳2008-04-01 16:23:56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关闭

      一个民族都有个自的特色建筑,如果都西化,就没个性了。 

    一个民族都有个自的特色建筑,如果都西化,就没个性了。眼下,中国的许多城市却出现了流行的欧陆风,这是很遗憾的事。”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今天在苏州出席“中式建筑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感慨地说

      刘太格认为,中国的建筑和中国人的哲学有关系,和中国人的思维有关系。他批评目前在中国房地产企业中流行的“欧陆风”、“北美风”的现象。他评价说,目前国内有的所谓欧式风格建筑充其量是“三流建筑”。

      与此同时,近些年来,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也出现了一批以中式传统建筑风格为主的“新中式建筑”。北京的“观唐”、上海的“九间堂”、成都的“鞭蓉古城”、苏州的“姑苏人家”……这些带有明显“中式符号”的建筑开始显山露水。刘太格认为这是好现象。他说,二十一世纪是亚洲世纪。“中式”建筑应该在“洋风”中复兴。

      中国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也对刘太格的观点表示认同。他认为,坚持吸收国内外建筑的特色,走创新之路是未来国内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杨慎说,由于功能上的缺点和不足,这些年来,中式建筑的发展面临着不少难题。同样是继承传统文化,能否与现代居住的舒适性要求相结合是关键;同样是引进国外建筑风格,能否与当地的人居文化相结合是关键。

      他说,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些符号可以采用,这样可以满足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回忆。但也不能完全复古,居住的舒适性仍然要放在首位。同理,引进的国外建筑,就要看哪些元素适合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审美情趣,不符合,就要剔除。实践证明,纯欧美式的建筑风格也并不完全适合国内。

      今天,与会的有关专家都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传统文化得以重新回归。这给中式建筑的复兴提供了好的机会,但中式建筑应该走创新之路,要创新发展。

    相关文章

    ·摩托罗拉为什么会走向没落? 08/03/28

    ·沈阳市建委副局级巡视员李国华致词 08/03/28

    ·城市·观点论坛沈阳行实录 08/03/28

    ·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副社长,辽沈晚报社社长徐少达致词 08/03/28

    ·2008年,郑州商业地产——谋求一个华丽转身 08/03/26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