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坊间再一次热议二手房贷政策松动的话题。先是有上海、北京等地媒体报道,日前,武汉媒体也报道称本地一些商业银行对购置第二套房的客户开始“灵活”起来。比如,如果第一套的贷款已还清,那么第二套房贷办理起来就跟第一套房无异。报道一出,同城其他媒体迅速跟踪采访,结果大部分商业银行予以否定,个别银行未置可否。这难道又是一场媒体“炒作”?
虽然商业银行大都给予了否认,但我们也不能下结论说,所谓的“第二套房贷政策松动”是子虚乌有的事。要知道,尽管银监局出台了相关规定,但对商业银行具体实施方面的监管措施却很难得力。比如,不排除个别银行通过从装修等方面的“返利”,来招徕有第二套房或多套房需求的居民或投资客。
也就是说,不排除有关第二套房贷政策松动的消息,是一些银行等机构欲擒故纵、主动“放风”之举。这一行为或映射出,在房地产从紧调控时期,交易惨淡的情形下,可能会出现一些“灵活”的手段,而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的第二套房贷这一块,容易被作为一个“切入点”。
实际上由于购买第二套房的门槛提高了,更多的变通渠道就多了起来,公积金贷款、住房抵押消费贷款等方面的特征就很明显。由于第一套房用商业贷款,购置第二套房用公积金贷款可享受首套贷款政策,即使第一次也是公积金贷款,如果你还清了,第二套房也不受影响。统计资料显示,3月上半月,报送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批购房申请数量较2月下半月环比上涨了21%。
住房抵押贷款是另一通道。按规定将自有产权房抵押出去后贷出来的款只能用于购买家具、装修等消费用途,但有客户或投资者拿去购房,是难以避免,也很难去监管的。据《重庆商报》报道,3月上旬,重庆一些中介住房抵押消费贷款需求同比增长了五成以上,成交量涨幅在10%以上。
事实上,房贷政策出现松动的大环境是楼市重新回暖迹象显露。有三个支撑元素值得关注。一是3月18日,发改委公布的数据表明,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0.9%;第二,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美联储又在3个多月的时间内降息200个基点,利率倒挂,热钱涌入中国的可能性加大,而中国股市近两个月以来持续低迷,资金供应不足,这为热钱去购买楼盘等实物商品提供了契机;第三,阶段性调控有告一段落之势,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简称“建设部”)最近表示,建设部不主张“拐点论”,房价上涨的压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这是官方又一次暗指,房价短期内不可能有下跌或大跌的可能性。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严堵房贷办理的一些“旁门左道”,而是说,在楼市回暖、炒房情绪又可能再度抬头的形势下,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不能有丝毫松懈,同时需要根据像第二套房贷政策导致的众多变通方式(包括合理变通和“骗贷”)等具体情形,对市场的需求加以合理引导。而作为普通民众来讲,无论对于“房价大跌”还是“第二套房贷政策松动”的消息,都应多个心眼,无论是谁在炒作或是欲擒故纵,都应分门别类,先探究一下其背后的动机。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